11月13日上午,记者深入市区天山南路,对一些商铺进行暗访,发现部分餐馆、理发店等业主及服务人员存在不戴口罩、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和监管。
上午9时30分,记者在天山南路三段与珠江东路交会处地段暗访发现,一些烟酒店、面馆、米粉店的业主和服务人员未戴口罩,更别提“扫码进入”了。在一家面馆,记者看到,煮面条的和给客人端面条的店主(从业人员)均未戴口罩。记者询问店主“你们为什么不戴口罩?”,店主回答“没哪个叫我们要戴口罩啊”。
在天山南路二段,一家药店严格遵守防疫规定,专门有服务人员站在店门口对进入药店的顾客测量体温、提示“扫码进入”,有的顾客不知如何扫码,服务人员还耐心进行指导。而在该药店相邻的一家理发店,记者透过玻璃看到,两名正在给顾客理发的理发师均未戴口罩。记者继续前行,看到一家火锅店,里面的两名服务人员正在打扫卫生,也没有佩戴口罩。
来到天山路水果市场,两道大门均有人值守,对进出人员测量体温、提示“扫码进入”。而就在水果市场大门外两边的水果店、花店、菜店,仍有一半以上的店主未戴口罩,有的戴着口罩却将口罩扒到下巴上,成了“掩耳盗铃”。
随后,记者乘坐13路公交车至旌湖路口下车。上车时,公交司机就提示“测体温、扫码”,当然少不了要求“戴口罩”。比此前记者暗访公交车“未提示扫码”时有了较大改观。
据了解,针对当前部分餐饮商贸等人群密集场所防控措施要求不严,部分群众自我防控意识淡化弱化,不愿戴、拒绝戴、不规范佩戴口罩等现象,11月12日,四川省应急指挥部市场监管组出台《关于餐饮商贸场所严格佩戴口罩的紧急通知》,就餐饮商贸场所严格佩戴口罩相关事项作出严格规定,明确了餐饮商贸场所需戴口罩的场景和情形,明确下列两类情形必须戴好口罩:一是处于商场、超市、农产品市场、专业市场、药店、宾馆、茶馆(棋牌室)、旅游景区、“农家乐”等人员密集场所时;二是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同时提示,不同群体正确选择和使用口罩的技巧,重点对餐饮商贸场所从业人员、普通公众“两类群体”正确选择和使用口罩的“技巧”作出提示。
本报希望有关部门、街道社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和监管,提高广大经商从业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共同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记者何羽佳鲍安华李春梅秦瑶)11月12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采取线上模式联合召开成渝地区双城...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