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熊飞
9月13日,四川省发布《关于在全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进一步推广使用普通话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人员在公务场合,必须使用普通话。(9月13日央视新闻)
以成都话为代表的四川方言,近些年在网络上很是流行,并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与模仿。方言确有其趣味性,网友在配备字幕的前提下,聆听、理解也几乎不存在困难。可一旦脱离文艺作品、视频等语境,特别是在没有字幕的前提下,即便一些传播率较高的方言,非方言使用者想要完全听懂与理解,也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更何况,在现实中,除了成都话,四川还有诸多不同方言,这进一步加大了交流的难度。
普通民众使用方言可以理解,可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人员在公务场合,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着政府部门形象,因而理应自觉使用普通话。这不仅是为了方便交流沟通,特别是在涉及市外、省外工作对接时,使用普通话能减少因方言造成的沟通困难,提高工作效率;更是国家相关部门对公务人员的明确要求,早在1999年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普通话培训的通知》就规定,“国家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应当自觉使用普通话”,还指出“加大公务员带头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力度”。可见,公务人员在公务场合不仅要自觉使用普通话,同时还承担着带头推广普通话的责任。
如果说在1999年,公务人员对普通话的重要性还未有足够重视,那在全国、全球高度互通融合的今天,还不会说、不想说普通话,那显然就与时代发展脱节了。借助互联网、高铁、高速,一地公务员服务的对象早已不限于本地民众,更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游客、企业家等,如果都讲着各自的方言,那很多工作就可能因为语言不通而耽搁甚至泡汤。
可能有人担心,在公务人员中强制推广普通话,会否破坏方言的传承?如此担心大可不必,一则各地方言传承都由专门的机构或社会组织负责,二则公务人员必须使用普通话的规定仅限于公务场合,非公务场合照样可以讲方言,甚至也可以参与到保护传承方言的行动中。
对于绝大多数公务人员,特别是年轻一代而言,使用普通话不存在太多难度,关键是使用普通话的意愿,即“不想说”的问题,毕竟对于长久生活在方言环境中的人而言,脱口而出的方言还是比普通话更顺口。而一些年龄偏大,特别是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公务人员,可能面临“不会说”的难题,对于这部分群体在强制的同时可能还需要加强普通话培训,拉他们一把。
其实除了四川,重庆、山西等多地都出台过类似规定,可见“公务活动使用普通话要求落实不到位、公务人员普通话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并非个案,依然在较大范围内存在,这也表明公务人员在公务场合使用普通话的自觉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否则强制要求使用普通话的规定也不至于屡屡被提起。
新闻推荐
本报讯(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敏)9月11日,记者从四川省第五届农村手工艺大师(乡村美食大师)”评选活动新闻通气会获悉,...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