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值毕业论文答辩季,与论文相关的话题多次引发热议。
5月26日,话题“大四学生知网账号被盗后现电商平台”冲上微博热搜,揭开论文查重背后的多个乱象。
临近毕业,武汉一高校的多名大四学生反映,学校提供的免费中国知网账号被盗。查询后得知,其账号里附带的论文查重机会,被当作商品挂在电商平台上售卖。
热评
论文“降重”成生意, 排雷还是埋雷?
又是一年毕业季,对毕业生来说,论文通过是一急。为了防止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很多高校将重复率作为论文审核的一道硬杠杠。于是,一些商家通过电商平台推出有偿“降重”服务。据报道,有的商家一天能接150单,生意兴隆。
这里的“降重”,是指把抄袭的内容改头换面,使其难以被察觉,实质上还是造假。论文造假败坏学术风气,违规;侵犯知识产权,涉嫌违法;以此牟利,则可能涉嫌犯罪。
要想有效“降重”,必须达到一定学术水平。一些卖家透露,当枪手的很多是高校老师。这就需要高校加强监管,杜绝老师参与其中。没有了枪手,这门生意也就做不成。
“降重”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提供渠道的电商平台难辞其咎。指望商家自动退出,绝无可能。面对滔滔舆论,电商平台主动封掉此类商家是首选,免得被指挣脏钱。此外,执法部门也不妨主动作为,铲除此类毒瘤。
毕业论文是每个毕业生拿得学位必须翻过的山。虽然有难度,真正翻过去,收获的是能力与自豪。靠“外挂”即便通过,在获取论文等信息如此轻松的今天,保不准哪天也会“爆雷”。到时“人设”崩塌,悔之晚矣。
该吃的苦吃了,该受的罪受了,内心踏实,问心无愧,人生路才能走得扎实。 (新华社 作者:刘怀丕)
这锅,别让翟天临一个人背
我们常常提到“商业伦理”,而有些生意本身,就是对伦理的背离,比如论文查重的这股虚火。
教育链条无小事,对于任何一位高校学子来说,论文查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其涉及人员之广、意义之关键,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服务的性质。论文查重本身带有极强的公共服务属性,理应具备人性化、规范、合理的标准。可如今,论文查重不仅很贵,而且很乱。
最先吃不消的是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生活费拮据的同学们。由于知网不对个人提供检测服务,学校提供的查重次数又十分有限,同学们往往不得不去淘宝等平台购买查重服务,商家们就此坐地起价,查一次就要几百甚至上千元,借用我一位同学的话来说,“比写不出论文更悲哀的,是论文写好了却没钱查重”。
此外,这些所谓的查重服务有着很大的泄露隐私和论文内容的风险。平台中的很多商户,是集代写论文、查重、降重于一体的,他们之所以能“批量生产”论文,除了拥有极强的“洗稿”技巧外,还是因为手中有大量的论文资源。你辛辛苦苦写好的毕业论文,很有可能被他们“清洗”一波后,帮助别人拿到学位。
还有很多商户存在坑蒙拐骗现象,提供的查重报告并不是来自知网,具有很大的误差,这也“害惨”了不少学生。
可怕吗?毕业论文查重是学校与国家的要求,也是引导学生遵循学术底线与学术规范的应有之义,本无可非议。但问题在于,教育链条中如此关键的一环,如今却在操作、隐私等方面存在这么多的风险和漏洞,而且都要学生自己来承担,这合理吗?
更为荒唐的是,由于知网的查重服务只针对机构,网上售卖的知网论文查重服务可以说全是违规的。比如最近有一所学校的学生发现自己学校提供的查重账号被盗,并且被当作商品挂在了电商平台上进行售卖。是谁在纵容这种违规?
有恃无恐是因为需求巨大,首先应该反思的是知网本身。如果能在特定时段适当开通个人查重的服务,或者与学校合作,给学校更多的免费查重名额,或者进行灵活调整,对某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酌情增加查重机会,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从根本上来说,作为一家本应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知网没有为大家提供更好的论文查重服务,折射出的是其公共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的欠缺。
一家独大是现实,但不能成为“店大欺客”,否则不仅是对企业初心的背离,教育生态的扰乱,学生、学校也都会用脚投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校方能不能也对学生多一点体谅,主动作为,努力为学生争取、提供更好的查重支持?
这几天,许多学生因为论文查重带来的烦恼,再度在网上声讨翟天临“博士”,但发泄之后,问题的焦点不能跑偏——要浇灭论文查重虚火,就需要净化市场生态;要杜绝论文查重的违规行为,平台必须加强监管,重拳出击,露头就打。
而知网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是不是也该多一点责任感,多为本来就没什么收入的学生群体考虑考虑? (澎湃新闻作者:吕京笏)
知网:不对个人提供检测服务
近些年大学生论文查重账号被盗屡禁不止。
2018年,广东中山市警方就曾接到过此类报案,警方调查发现,账号被盗用的学生人数多达两百余人;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多名学生也曾反映,学校提供的两次论文查重机会被人占用。
记者在多个平台搜索“知网论文查重”,发现有大量提供论文查重服务的网站与店铺,一次查重的价格从几元到上千元不等。
对于上述情况,知网法务部工作人员回应称,“知网不对个人提供检测服务,网上售卖的知网论文检测基本都是违规的。”建议学生拿到账号后立即修改密码,如有账号被盗,应联系学校或报警。
论文查重价格一年内暴涨10倍
近些年,不少高校纷纷压低论文查重率。据报道,有毕业的网友回忆称,“往年是20%的论文查重率被压至15%以下”。
一位毕业生提到,并非所有高校都会提供知网免费查重的机会,有些学生就会选择上网购买。部分为论文降重担忧的毕业生也会选择在电商平台购买论文查重、降重服务,而论文查、降重的价格因此一路水涨船高,部分店铺内的查重价格一年内暴涨10倍。
记者以毕业生的身份联系到某电商平台上自称可提供论文查重服务的卖家,该店客服称在售的本科论文及硕博论文查重服务皆为知网查重。店铺信息显示,本科论文查重售价220元,硕博论文查重售价1380元。
该店所售产品的历史价格信息披露,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硕博论文查重价格从140元飙升至1380元,去年7月甚至涨至1980元,其价格一年内暴涨近10倍。而店家则称,“我们使用的是学校剩余名额”。
为何高校免费查重名额会被拿到电商平台高价出售呢?中国知网法务部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曾表示,“一种情况是,高校内部存在部分人倒卖知网账号,学校有一些多余的检测篇数,可能就会被一些人拿去使用。”
专家:花高价买降重是投机取巧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赵占领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般情况下知网会将出现违约转让、租借等行为的账号进行封禁处理。
“高校学生购买有偿论文降重服务不涉及违法,但从大原则上来讲可能存在学术行为不规范。”赵占领指出,毕业论文重复率过高不尽然是因为抄袭,很多学生只是不清楚学术规范,从而造成引用文献过多或引用格式不合理,导致论文查重率偏高。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称,花高价去购买降重服务实际上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对于整个学术规范而言,没有更好发挥其执行力,更没有发挥传统论文查重的价值。 (据《中国青年报》)
关注论文查重话题,不应只有大学生
5月26日,“论文查重费一年内暴涨10倍”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二位。话题之下充满了学生对查重费昂贵的抱怨。此前不久,话题“毕业生学位论文查重乱象”也登上热搜榜,阅读量破3.8亿次。
公众也许好奇,为什么一个毕业论文的话题能这么热?其中,既有过往舆情事件与公众人物的影响,也有当前论文查重乱象对广大学生群体造成的影响与困惑有关。
查重率:一条富有争议的红线
2019年“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曝光后,同年2月22日,教育部公布的工作要点指出,要开展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等工作。
根据媒体报道,受明星学术风波的影响,高校毕业论文查重率标准变严,不少学校将论文查重率从原来的30%以内降低到20%,更严格的甚至降到了8%以下。同时,针对问题论文的处罚标准也有所提升,如清华大学2019年4月1日修订学生纪律处分管理规定,较2017年的《细则》相比,修订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规定,加大对学术不端的处罚力度。还有学校增加了重审环节,即对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质量跟踪监控,一旦被查出高于查重率,将直接取消学位证书与毕业证书。
尽管类似“某明星以一己之力改变毕业难度”只是一句网络调侃,但舆论认为提高论文查重标准的确具有积极意义。如光明时评指出:“翟天临抄袭事件后,论文审核迅速加码,这只能说明此前失之于宽,漏过了多少水分满满的论文。现在严格要求,不过是常识的回归:重复率高,还能是一篇有学术创新的论文吗?”还有网民评论称:“假如没有这些明星学术问题曝光,更多的人可以蒙混过关了不是吗?学术科研本来不应该是自己要负责的事吗?”
降重绝学:查重率养出来的新内功
值得注意的是,与标准修改伴随而来的,是毕业生的叫苦不迭以及延伸出来的旁门左道。例如不少学生提及,专有名词、固有概念成为查重率高企的核心问题之一。如部分法律系学生评论称:“法条一个字都不能改,不改就全部标红,我们能怎么办?”理工科学生也纷纷抱怨:“公式、物质名词、专业术语都算重复,不知道要怎么改。”
除了这些不能改、不敢改、改不了的地方,网民与个别机构对能修订的论文内容则发明了十八般“绝学”。知乎问题“本科毕业论文如何做到查重率为6%以下?”收获阅读量超过279百万,关注者近万人。高赞评论总结了表格充数法、文字填充法、顺序置换法、文字替换法、转述法等一系列方法。
《中国青年报》关注到了这些降重“绝学”,评论道,毕业论文写作竟然成了“学术洗稿大赛”,这背后有很多引人深思的东西。一方面,论文查重的初衷是为了抵制抄袭,守住学术底线,弘扬学术诚信。如今,不少学生照抄不误,只要降重做到位,一些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的论文也能蒙混过关,仅仅依靠传统的论文查重方式,俨然无法撕下其伪装。
新华社也评论道,查重“防君子不防小人”,导致“遵守规范者不敢合理引用,漠视规范者换着法子抄”。评论指出,当查重率既无法完全检验出学术作假,又可能成为严谨治学者的阻碍,也就意味着这条红线亟待科学调整。
新产业:价格暴涨的查重服务
面对提高的论文查重率要求,为了确保论文顺利通过,学生往往会选择提前查重。根据知网客服,知网所提供的论文查重服务只针对机构开放,个人无法通过知网官方渠道购买到查重服务。但电商平台却有大量查重服务在售。庞大的论文提前查重需求和正规渠道不向个人开放查重服务的鸿沟,给予了新产业野蛮生长的土壤。
微信公众号“中新经纬”文章提到,查重服务已经成为学生的经济负担。河北某高校研究生李飞称购买论文查重、降重服务,总共花了6000多元。当时重复率显示合格,但学校查重时却没通过。四川某高校毕业生张悦表示,从论文初稿到定稿,她购买了五六次知网查重,目前她已在论文查重上投入近两千元。
根据媒体报道,论文查重成为一个“金”光熠熠的产业。电商平台的数据也确实佐证了报道内容。以淘宝一个月销破7万的论文查重商品为例,价格在一年间涨幅超过400%。
舆论指出,当学生的知网账号成为不法分子的盗号对象,论文查重名额成为盗售物品,论文查重服务的经济价值可见一斑。
学生私下查重不仅要面对经济负担,还有论文泄露的风险。媒体报道指出,不少网站收录的文献质量,以及数量都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其数据库也并不完善,更有网站选用的为自建库,权威性有待商榷。最终导致的查重率与学校官方使用的数据库查重率相差甚远,不正规的查重机构还存在泄露隐私和论文内容的风险。网民也反映,如果论文被人抢先发表,将无法自证。
谁躲在火爆话题背后发论文财,毕业论文查重成为学生进入社会前的第一笔学费,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热话题背后的冷思考
抛开网民质疑明星的炒作因素,毕业论文查重话题的火爆与事件本身的多重矛盾也有密切联系。
知网不向个人提供查重服务,未尝没有杜绝毕业生杂糅式、变脸式、掺水式等花式“洗论文”的意图。但毕业生对一次查重则无法毕业的不安感,对查重标准不确定性的忧虑,也属情理之中。
私下查重出现专有名词、法律条文、学术概念等均被标为重复内容,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焦虑。“不得不改”与“没法改”的矛盾,“减少论文水分而查重”与“为了查重而注水论文”的对比,更给严肃的学术增加了几分荒诞的戏剧性。
毕业论文查重话题一次次进入人们的视野,频繁挑起热议,与以上因素难逃干系。微博话题“毕业论文查重”阅读量超过2亿次,讨论量达8.1万次。
热议之下,更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注意到的是,我们对提高高校毕业生含金量,利用政策促进教育公平的美好期许,与当前的论文查重机制并未完全适配。丛生的乱象呼吁更严格的监管,更科学的顶层政策设计。(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相关资料
翟天临事件回顾
2019年1月31日,演员翟天临在微博上高调晒出自己的博士后录用通知书。
2019年2月8日,翟天临在直播中被问到“博士论文能否在知网上搜到?”他回答“知网是什么东西?”他这一举动引起了广大网友对他的博士学位真实性的质疑。
2019年2月10日,四川大学学术诚信与科学探索网将翟天临列入“学术不端案例”公示栏 ,2月11日,北京电影学院成立调查组并按照相关程序启动调查。2019年2月19日, 北京电影学院发布关于“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的调查进展情况说明,宣布撤销翟天临博士学位。
自出现翟天临事件后,大众对学术不端,论文抄袭、学位注水等现象提出了质疑。教育界主张所有大学和科研机构今后招学生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对学生上课的纪律要求和论文管理则需更加严格,推动社会对高学历文凭生产过程的一些松懈环节进行清理,减少“混学历”的情况。为此国家对论文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论文查重率被压至15%以下。论文查重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学术创作过程更加规范,保证学术成果的原创性。
(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这三个考察点位设计有何深意?四川省党政代表团考察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四川日报全媒体记...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