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墨
前不久,刚出生2天的小明被爸爸带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就诊。原来,此前产前检查时,还在妈妈肚子里的小明就被发现肚子里长了一个鸡蛋大的包块,随后便定期在医院的产前诊断中心和儿外科随访,医生们为小明量身订制了产前产后一体化治疗方案。
产前诊断产后治疗,联合实施手术
接诊小明的儿外科总住院医生曾信豪介绍,此前在进行产前检查时,小明的病情考虑为肠重复畸形。小明出生后完善了B超、磁共振检查,证实了病情,此时小明腹腔内的包块已长至鸭蛋大小。在儿外科主任刘铭教授的主持下,全科就小明的病情进行了讨论,值得庆幸的是,因为产后的及时就诊,没有感染和穿孔破裂的表现,所以制定了微创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案。
在小明出生后第6天,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小明顺利接受了肠重复畸形的切除+肠吻合术。手术历时1小时20分,术后仅沿着肚脐的边缘隐蔽地留下了2cm的切口,并且通过美容缝合,切口几乎是隐形的。
术后,在儿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小明在术后第4天开始吃奶,第8天就能吃奶60毫升,基本达到了出院的标准。
“宝宝能这么快恢复,与采用了腹腔镜微创手术密不可分。术后2周小明来复查,体重已经增长了150克。正是按照制定的产前产后一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才能恢复得这么顺利。”曾信豪说。
产前产后一体化治疗模式,提高救治成功率
“肠重复畸形是常见的消化道畸形,随着我国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最早在孕24周便可以诊断,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并无大的影响,出生后及时救治预后效果非常好。肠重复畸形是一种良性病变,在没有继发感染的时候手术,术后基本不会留下后遗症。”曾信豪说,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进行性长大,造成压迫肠管,出现呕吐、腹胀,还可能出现继发感染,给治疗带来困难,所以一经发现要早期治疗,如果产检时发现,出生后就要尽早手术治疗,避免出现并发症。
曾信豪说,产前产后一体化治疗模式为各类先天结构畸形的新生儿,以及腹腔内的各种先天性疾病患儿及家庭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为川渝滇黔结合部的区域中心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拥有四川省出生缺陷临床研究中心和产前诊断MDT会诊中心,儿外科设立有专门的新生儿外科专业组,为孕期产检提示胎儿异常的准父母提供咨询和产前产后一体化治疗方案,明显缩短患有先天畸形胎儿的产后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新闻推荐
青海玛多县地震发生后,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迅速行动 救援,在第一时间展开
5月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青海、四川、甘肃、西藏等地均有强烈震感。截至23日10时共记录到...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