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冷空气频频来袭,全国多地气温创新低,对此,许多网友留言疑问:“不是总说气候变暖吗?为何今冬这么冷?”
冷空气频频来袭与全球变暖矛盾吗?1月7日,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回应称:“冷空气频频来袭,恰恰与全球变暖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冬季气温出现冷暖波动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
宋连春解释说,首先看表层,造成近期大范围气温偏低的最直接原因是欧亚中高纬“西高东低”的经向型环流和偏强的东亚冬季风,并且这样的环流形势自12月以来一直持续;从更深层和更大范围来看,赤道中东太平洋目前处于发展盛期的拉尼娜事件,2020年9月北极海冰异常偏少(历史第二少)。这两个信号,都为今年冬季的经向型环流和偏强的东亚冬季风提供了重要的背景条件。
北极海冰监测,2020年9月北极海冰范围异常偏小,北极海冰达历史第二少 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再往更深层看,全球变暖的总体趋势没有变,但是在此趋势上会出现年际尺度上的冷暖波动,以上两个年际尺度的外强迫信号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这一整体趋势背景下对气候的一个年际变率调制,它们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但会影响个别年份的冬季气温出现冷暖波动。甚至,其波动都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全球气候变暖会改变全球的大气环流形势,通过海洋和大气、陆地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影响到局地的气候。比如北极海冰情况,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最初源地来自北极,盘踞在北极上空的极地涡旋会将冷空气“锁”在极地。同时,北极地区又是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其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的2倍到3倍,这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2020年9月北极海冰达到历史第二少,极地涡旋减弱、分裂,偏向欧亚地区,难以“固定”冷空气而由其南下。近期北美地区偏暖和欧亚地区偏冷都与此相关。”宋连春称。
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防范气候风险意识
在全球气候这个非线性系统中,“全球变暖”并不会像简单的连线题那样,可以一一直接连到“暖冬”“冷冬”或“某次过程冷不冷”等结果。
“我们盯着这个复杂的系统,有时就像看一个摆钟。监测偏冷,或者偏暖,如同观察钟摆的摆动。”宋连春说。
全球变暖,在更多时候,会让这个钟摆的摆幅出现剧烈变化,也就是使气候更加不稳定,极端事件多发。宋连春表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一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全球变暖不是说所有的地区都一样,北极地区是全球增暖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之下导致很多极端事件发生,比如极端的高温事件和极端的降水事件。
“极端冷事件频发,正是对全球变暖的典型响应。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气候变暖已经导致了极端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增强。”宋连春呼吁,全社会应共同努力,提高防范气候风险的意识,加强防范和应对能力,尽力减少极端事件带来的损失。
近期冷空气活动还会比较频繁,部分地区气温可能会持续偏低一段时间
入冬以来冷空气频次不多,但两次过程影响范围较大、势力较强。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入冬以来(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5日),全国平均气温为-4.4℃,较常年同期气温(-3.8℃)偏低0.6℃,为2000年以来第六冷。
历年12月1日-1月6日全国平均气温(1961-2020) 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具体来说,今年冬季以来,我国除西藏大部、四川西部、云南、黑龙江西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1981年至2010年平均)偏高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尤其西北地区北部、内蒙古大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偏低2℃以上。宋连春表示,从统计数据来看,与历史同期相比,今冬以来冷空气活动的频次并不多。2020年12月,先后有两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分别为2020年12月13日至15日(全国型强冷空气)和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1日(全国型寒潮)。这两次都是全国型冷空气过程,影响范围大,冷空气强度也较强。
特别是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1日的全国寒潮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强度强、部分地区风寒效应明显,过程降温幅度超过8℃的面积有321万平方公里,降幅超过12℃的面积有122.7万平方公里,降幅超过14℃的面积有40.7万平方公里。综合考虑其强度和影响面积,为近10年来排名第六的寒潮天气过程。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后期我国还会有冷空气活动,或达不到过去这几次全国型寒潮的强度,但冷空气活动还是会比较频繁,部分地区的气温可能会持续偏低。(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四川新增62家瞪羚企业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徐莉莎)记者1月6日从省科技厅获悉,该厅近日公布2020年第二批四川省瞪羚...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