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骑吏画像砖拓片
驼舞画像砖拓片
卢升弟
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从此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交通线——丝绸之路。这是一条长达数千公里的道路,尤其是其中的沙漠地带,人迹罕至,茫茫黄沙一望无际。若要顺利通过这样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路途,可谓困难重重。而生长在沙漠地区的骆驼不仅在这样的环境中如鱼得水,而且吃苦耐劳甘于奉献,自然就成了人们穿越大漠、运送物资的唯一交通工具。当悠扬的驼铃声响起,意味着又一支商队的到来。可以说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骆驼居功至伟。
随着频繁的贸易往来,汉族地区的人们对这种高大温顺的动物,也从陌生到熟悉,从敬而远之到喜爱。于是,骆驼的艺术形象便开始出现在中原乃至西南地区的成都了。1978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马家乡就出土了一件“驼舞”(又名“骆驼”)画像砖(现收藏于四川博物院)。
这件“驼舞”画像砖长42.0厘米、宽33.8厘米。画面上为一匹高大健壮的骆驼:驼背佩鞍,驼峰之间竖立一只建鼓。建鼓前后两端分别系有一条绳子,绳子的另一头被拴在骆驼的颈下和尾部。建鼓上面还饰有两段羽葆,羽葆有两节,自上而下垂落。建鼓旁的驼峰之上,两个深目高鼻的胡人相对而坐(出土时,画像砖左边图像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模糊不清。经与其他“驼舞”残砖对照,发现骆驼上共有二人,相对跽坐于驼峰之上)。骆驼上的两位胡人,双臂高举,两手各执一根鼓桴(敲鼓的木棒),一边敲击建鼓一边起舞。他们座下的骆驼,虽然背驮起舞的两人,却似若无物。只见它张嘴露齿,昂首挺胸,一副绅士派头。随着鼓乐的节拍,它的左侧两蹄扬起,右侧两腿立地。迈着酷炫的舞步,一边前行一边起舞。鼓声咚咚、蹄声嗒嗒,在鼓声与蹄声的伴随下,人与骆驼的曼妙舞姿,就这样被汉代的能工巧匠刻录在历史的记忆里了。
骆驼上驮负的建鼓又名应鼓、植鼓、悬鼓,是我国最古老的鼓种之一。建鼓的鼓体较大,鼓身中间垂直贯穿一根木柱作为支撑。鼓身长而圆,两端细,中间粗。鼓的两面蒙皮,击鼓时用鼓棰击鼓,鼓声浑厚嘹亮,余音绵绵。我国现在尚在流传的许多大鼓,大都起源于建鼓。据宋人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介绍,建鼓始于商代:“建鼓,商人柱贳(音shì)之,谓之楹鼓,近代相承,植而贳之,谓之建鼓,盖商所作也。”又据《文献通考》记载:建鼓“制高六尺六寸,中植以柱。设重斗方盖,蒙以珠网,张以绛紫绣罗。四角有六龙竿,皆衔流苏璧璜,以五彩羽为饰。竿首亦为翔鹭,旁又挟鼙、应二小鼓而左右”。可见建鼓上的装饰是十分繁复豪华的。就目前所知,最早的建鼓实物是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建鼓,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汉代时,建鼓的图像开始大量出现在四川、河南等地的画像砖(石)之上。根据汉代的礼仪制度,文武百官出行,皆配有随行仪仗。其规模的大小由官员的级别决定。由此也可以看出,建鼓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除了用于礼仪场合外,建鼓还用于军队作战。《国语·吴语》中有:“载常(常:旗名,画日月于其端。)建鼓,挟经秉枹(经:兵书,枹:鼓棰),万人以为方阵。”韦昭注:“鼓,晋鼓也,《周礼》:‘将军执晋鼓’。建,谓为楹(木柱)而树之。”此外,建鼓在民间还被广泛用于舞乐伴奏。在1965年成都市百花潭中学战国墓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壶”上,就分别刻画有建鼓在战场和宴享乐舞上的画面。至于历史上是否有建鼓舞的存在,由于缺乏历史文献记载,学术界尚无定论。但从河南出土的一些画像砖(石)上,我们可以看到舞者身着长袖舞衣击鼓而舞的画面。有专家认为,建鼓舞的出现有一个渐变过程,最初就是单纯的敲击建鼓,并没有多余的动作。后来,击鼓人开始随着鼓声手舞足蹈,于是这些动作便逐步演变为一种舞蹈了。建鼓舞这个舞名,如同鞞舞一样,都是因鼓而名。
四川汉代画像砖上出现骆驼和胡人的形象,虽然少见,但绝非偶然。在出土于新都马家的另外一方“二骑吏”画像砖上,我们同样可以见到胡人的身影。画面上两位骑士头戴高冠,身着骑袍,腰系箭箙,一手执幢麾,一手握缰绳,正在策马奔驰。骑上两人高鼻深目,胡须蓬张,为典型的“胡人”面部特征。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东西方贸易的繁荣,大量的西域胡人开始进入汉族地区经商和定居,具有异域风情的音乐、舞蹈、百戏也随之而来,如汉族十分喜爱的叠案戏,就是来自于安息(今伊朗)。另一方面,入乡随俗,这些外来的胡人也开始学习汉族的风俗礼仪和文化艺术。因此在“驼舞”画像砖上,出现两位胡人在骆驼上熟练敲击建鼓的情形,就不足为怪了。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新闻推荐
2020四川重点产业园竞争力指数发布扫码阅读《2020四川重点产业园竞争力指数》全文。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高...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