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圣在实验室做研究。
□本报记者 罗端 文/图
“相信过不了多久,‘老坛子’的味道可以通过工业化的方式走上世界的餐桌。”12月21日,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的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其圣说道。
2000年,张其圣考上四川大学,从老家安徽来到成都读书。入川后,初尝泡菜,其低盐爽脆、味型丰富的口感迅速征服了张其圣的味蕾。他思索着,如何让美味的四川泡菜能走出四川,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2007年,张其圣来到眉山,从事泡菜研究。多年来,他致力于让泡菜通过工业化生产,还原“老坛子”的味道。
科研工作没有尽头,张其圣大部分的时间都泡在实验室,常常工作到凌晨。“四川泡菜的泡菜水,一代又一代人不停泡,一直用不坏,味道也不会变,这种现象就是‘稳态发酵’。”他说。
经过三年的反复研究,做了上千次实验,张其圣和团队终于揭开了“稳态发酵”的奥秘。原来,除了四川特有的气候环境,在一定时期内,有三种菌发挥了主要功能,即: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瘦小酿酒酵母。
张其圣发现了泡菜特有的“稳态发酵”规律后,提出了“同形异效、系统调控”等理论方法,并首次制备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活性泡菜直投式功能菌,研发出“基于泡菜优势微生物及其生物反应器连续自控技术示范”项目。“该技术转化为益生菌产品,只需小小一袋,就算是从没泡过泡菜的新手,也能做出‘老坛子’的味道。”他说。
据了解,该技术促进了泡菜由手工作坊式生产向规模化、现代化生产的转变,引领了产业发展方向。在成果转化后近5年时间,直接带动新增产值超过10亿元。同时,该项技术还于2016年荣获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3年科研攻关,张其圣扎根一线,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不断加以工业化运用,为东坡泡菜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他针对我国泡菜产业手工作坊式生产、品质不稳定、难以产业化等问题,率先系统解析了典型四川泡菜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微生态分布。此外,他参与领办的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度融合的新型研发机构,突破了传统科研院所科研与经济脱节等问题,引领了我国科研机构的发展方向,被列入了省政府“一院一策”试点。
小小一碟泡菜,究竟有多大潜力?据了解,2018年,眉山东坡泡菜销售收入达181亿元;2019年突破200亿元,市场份额占全国三分之一、全省50%以上,产品畅销欧美、日韩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坡泡菜,已成为眉山对外开放的优势产业,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
谈及泡菜产业未来的发展,张其圣表示:“打造高端产品和走出去是泡菜产业转型的优选路径,下一步,将继续增加东坡泡菜的科技含量和东坡泡菜的附加值。”
新闻推荐
鸭鸟蛇线虫病又称鸭丝虫病,俗称包包病,是由鸟蛇线虫寄生于鸭的皮下组织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主要侵害3~8周龄的雏鸭,...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