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一域,同根同源”寻找成渝文旅新地标 川博和三峡博物馆的文物“你中有我”。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实习生 甘昕祎 董攀
7月17日晚,第五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线上夏季)巴蜀文创潮集直播推介活动如约而至。四川博物院党委书记王龙带着川博的精美文创,走进了直播间。
这场声势浩大的直播活动吸引了成渝两地的文博爱好者参与其中,云逛文创集市。在互动抽奖环节,有成都的网友抽中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下简称三峡博物馆)的盛筵系列斜挎包,也有重庆的网友喜提川博的东汉宴饮帆布包。
这是成渝两地文博界接力的第二场直播。成都和重庆同处四川盆地,文化同源,民心相连,产业互补,历史往来密切。两座千年相依的西部城市,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2020年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川博和三峡博物馆的文博合作之旅,也迅速扬帆起航。
7月21日,谈及“成渝文旅新地标”,王龙笑称川博和三峡博物馆可以一起“出道”。采访期间,他灵光一现,由两家博物馆的名字想到了“三川一域”的宣传口号:“川是立起来的三,三是悠闲的川,这个名字上的巧合背后,是成渝两地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
汉代陶石上演成渝龙门阵
6月20日,川博和三峡博物馆在官方微博联合上演“双城直播”接力,双城博物馆讲解员为观众摆起了“成渝龙门阵”。一场成渝汉代陶石的对话,不仅生动展示了两个大馆的精品文物,也在打破时空的对话中彰显了文化同源的本色。
西汉以后休养生息的政策,成就了成渝地区经济发达、生活富庶以及精神休闲,从出土文物可以看出,当时各行各业的人们都面带微笑,心情舒畅。
王龙介绍,一走进川博和三峡博物馆的常设展厅,相关展览陈列了分别出土于成渝地区的汉代陶石文物。这些出自相同时代、相同地区、相同文化背景的文物,表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可见成渝文化自古交融。
此次线上直播,两馆选择了和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的汉代文物。川博的说唱俑、庖厨俑、陶房、七盘舞画像砖,三峡博物馆的乌杨汉阙、东汉衔珠陶鸟、讲学画像砖、车马出行画像石纷纷出镜,让成渝观众了解双方的文化根基,也增强了文化凝聚力。
联合策展摘得十大精品奖
“巴蜀地区自古以来同根同源,两地文化地缘相近、文化相亲,虽然各有特点,但几千年来一直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王龙统计,两家博物馆今年合作举办的展览多达十余个,而且这个数字还将持续增加。
这次去重庆直播为川博文创带货,王龙发现三峡博物馆推出的一套大溪文创生活美学餐具大受欢迎,餐具上的纹饰就源于川博数量颇丰的大溪文物。2017年,重庆三峡博物馆举行“走进长江文明之大溪文化主题展”,作为联合举办方之一,川博精挑细选了78件馆藏的大溪文化精品文物参展。同年,川博举办《蜀山之上四川现代四大名家画展》,也向对方借来了陈子庄、蒋兆和、石鲁等大家的不少作品。
文化底蕴同根,双城经济交融,文化元素相近,促进了成渝两地文博界强强联合。2018年,在三峡博物馆开展的“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集合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五省区市8家博物馆的文物在各地巡展,是西南地区青铜重器首次集结。重庆站的展览获得当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川博的镇馆之宝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三星堆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等文物,也给各地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成渝两大博物馆战略合作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成渝相向,无问东西。6月17日,四川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重庆签署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两个大馆坚持“巴蜀一家亲”,强化“成渝一盘棋”发展理念,共同唱好成渝文化的“双城记”。
根据协议签订内容,两馆将创新工作机制,持续推进两馆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联合推出系列文物保护和研究重点科研项目、文物资源活化利用重点示范项目、川渝两地文物展览交流大平台、巴蜀文物文创营销大网络、以文物为核心的巴蜀文化走廊研学游大融合,助力川渝创建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双方将从文物保护、科研、展览、文博教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营销、联合打造巴蜀文化研学旅游品牌和宣传推广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王龙期待川博和三峡博物馆强强联合,组团出道,“我们的合作非常有潜力,可以相互带动,让成渝两地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他向记者透露,两馆未来不仅会合作策划更多的展览,还将联合开发一系列文创,运用两馆的文物元素,让观众把“成渝文化”带回家。
新闻推荐
哥哥不告知父母去世消息 侵害弟弟“祭奠权” “正当律师说法”之九十七
◎老兵白方真一拍案情被告小祥与原告小庆是两兄弟,20多年前,父母随哥哥小祥出国,定居澳大利亚。2013年3月,兄弟俩的父亲在澳...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