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林
1993年春节刚过,远在大竹山后农村的我,收拾好简单行李,怀揣着“高三补习录取通知书”,踏进了大竹中学的校门,继续追逐我的大学梦。
光阴飞逝,高考如期而至。那时,高考时间是在七月的七八九三天。为了自己有一个良好的状态,临考前几天,我住进了亲友联系的某单位招待所。
首场语文考试,我头脑清晰,沉着应战,发挥也很正常。可当天下午的数学考试,却出了个小意外,好在有惊无险。虽然时隔20多年,仍记忆犹新,那一幕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本来上午考后就应该调整一下状态,但我却偏偏犯了个致命的低级错误,在午餐后鬼使神差冲了一杯咖啡喝。这让我兴奋难眠、浮想联翩,想着,想着,不知何时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一个激灵,让我猛然惊醒。一看时间:“糟了,快到两点了!”这正是进考场的时间,而我的住处离考点有近两公里。
我翻身起床,来不及洗漱,当时除了一脑门汗水和脑袋一片空白,余下的就是跌跌撞撞地冲下楼。
在招待所大门前公路边候车的我,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大约等了三分钟,终于来了一辆空着的人力三轮车,我像遇见了救星一般,冲上前,飞快地坐了上去。由于通往考点的道路拥堵,我不得不叫车夫绕道而行。那时,县城里还没有摩托车,更莫说出租车了。车夫见我着急的模样,双脚不停地踩着踏板,车轮呼呼地转动,载着我火速地朝考点奔去。
到了校门口,刚一下车,耳畔突然传来一个粗犷的声音:“王晓林,上午的语文就把你考败了?你看看,考试还有几分钟……”只见班主任手里拿着最后一张准考证,脸上写满了焦急的愠色。我没有分辩,从老师手里接过准考证,百米冲刺般直奔考场。
那天,暑热难当。我得到监考老师允许后来到自己的座位,定睛一看墙上的挂钟,还有两分钟就要开始答题了。哎!谢天谢地,要是再晚点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我面对数学试卷脑子里一片混沌,听见同学们笔尖沙沙的答题声,心里很是慌乱,汗水湿透了全身。我强令自己镇静,过了约五分钟,才静下心来浏览试卷。
平时得心应手的题,突然间变得那样陌生了。我又一次深呼吸,赶紧调整答题方法:先易后难。信心开始回归,渐渐进入了忘我答题的状态。在交卷前的最后15分钟里,居然有三道填空题在情急生智中得以顺利解出。
也许是老天的眷顾,高考成绩揭晓,我的数学竟超常发挥,得了86分(总分120分)。得知成绩的一刹那,我喜极而泣。
1993 年 8 月 25 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中午时分,我正在地里干农活,从集镇回来的一个长辈叫我快去乡邮政所领取挂号信。之前我和外界从没有什么信件联系,便预感会有什么好事降临。
我放下手中的活儿,沿着羊肠小道飞跑三公里到了乡邮政所。接过信,手颤抖了好长时间却不敢拆开,我简直没有勇气去面对命运对我的宣判。
当我怯怯地打开信封时,一张高等院校录取通知书赫然出现在我的眼前:王晓林同学,你被录取为四川外语学院九三级英语系新生,请于九月十日前来报到。
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竟像范进中举一样在大街上高喊:“我考上了!我考上了!”
我终于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跳出了“农门”,站在了人生一个新的起跑线上,虽然前路遥遥,结局未解,至少我的青春年华,给了自己一个完美的总结!
城乡生活笔记
蒲公英
征稿邮箱:ncrbfk@163.com
新闻推荐
(记者刘佩佩)7月9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半年工作会,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并就生态环境系统业务能力建设工作作动员...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