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发布2020年上半年消费者投诉信息统计分析报告,2020年上半年,全省各级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含成都市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消委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4360件,解决23782件,投诉解决率97.6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761.93万元。
1质量投诉占比最高
在2020年上半年的消费者投诉案件中,按投诉性质划分:涉及质量问题方面的投诉案件7621件,占总量的31.28%,占比最高;价格问题4900件,占20.11%,合同问题2368件,占9.72%;售后服务问题2198件,占9.02%;虚假宣传问题1457件,占5.98%。其他均在5%以下。
从统计数据看,商品、服务质量问题仍居投诉总量之首。与去年同期相比,售后服务投诉下降趋势最为明显,价格、计量、人格尊严的投诉比例上升幅度较大。
按商品种类来分,涉及医药及医疗用品、食品、家用电子电器类的消费者投诉居前三位。
按服务种类来分,涉及生活、社会服务,销售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的消费者投诉居前三位。
2投诉出现新特点新热点
◆涉疫情用品投诉激增
今年上半年,疫情对广大消费者生活及出行方式带来了很大影响,尤其是一季度,口罩类防护用品和餐饮住宿类生活服务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经统计,上半年,医药与医疗用品类消费者投诉量为3986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1倍;餐饮住宿类投诉量为1714件,比去年同期增长99.77%。
省消委会提醒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因疫情发生,旅游、出行、餐饮、娱乐等消费活动因不可抗力这一客观原因取消或延迟,消费者和经营者都受到影响或损失,发生消费纠纷,应多些理解和包容。经营者在无实际损失的情况下应全额退还消费者订金,对于实际发生的损失,要提供相关凭据,向消费者多解释多沟通,合法合理退费。消费者要保存好消费记录或凭证,冷静耐心、合理表达自身诉求。
◆预付式消费“老大难”
近年来,预付消费问题广受消费者诟病,尤其是娱乐健身、美容美发、餐饮住宿、洗车服务等服务行业是预付式消费问题多发频发集中区。经营者不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关门歇业、突然易主、卷款“跑路”等,也不采取善后措施,造成消费者后续的追款之路漫漫无期。
省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预付消费时要保持理性,不要冲着大额优惠一次性购买较大额度预付卡,金额越大,风险越高。选择预付消费时要妥善留存合同(协议)、发票、转账记录等凭据,为日后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依据。
◆网络消费投诉增幅大
今年上半年,全省消委组织共受理网络购物类消费投诉772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6倍。网络宣传与实物不符、商品提价打折有水分、网店刷单炒信做假、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问题也困扰着消费者。尤其在疫情期间,在线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新常态,学习之余,未成年人擅自借用父母的手机网络支付功能,打赏主播、购买游戏装备的情况引发消费投诉。
省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网络消费要理性选择,根据自身需要购买;要注意保留维权凭证;要先验货再签收。
◆消防工程师培训问题多
上半年,成人职业类培训是消费投诉的又一热点,尤其是“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证市场领域,网络广告、电话推销铺天盖地,持续火热。一些培训机构宣称“一年挂靠收益8-9万元、包报名、包拿证、不过退费……”。然而,学员缴纳高昂培训费后却发现自己根本不符合报名条件,承诺包过包挂靠难兑现,由此引发大量消费纠纷。
省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面对“考证热潮”,报考各类资格证书前,要详细了解自己是否具备报考条件。不要单纯为了“挂证”而考证,“挂证”行为本身也违规,如《注册消防工程师管理规定》就明确规定,注册消防工程师不得变造、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转让资格证书、注册证或者执业印章。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记者蒋沁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邓霞)7月8日,由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的健康四川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在成...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