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凡为志愿讲解员解惑 “名人大讲堂”重返四川图书馆星光大讲台。
金沙志愿讲解员向傅小凡教授请教。
5月18日晚,在精彩的演讲后,傅小凡教授还回答了四位志愿者的提问。
对于傅小凡的演讲与解答,提问志愿者中,来自成都市人民检察院的郑睿表示收获颇多。本职是名检察官的她,于2015年加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志愿者团队,负责博物馆日常展陈及特别展览的讲解工作。因为对古蜀文化有极大兴趣,郑睿每周末会抽一个下午到金沙遗址担任讲解员。经常参加博物馆日常展陈及特别展览的讲解工作,使得她对传播古蜀文明有心得也有迷惑,如何向观众更好地传播古蜀文明,是她最关心的问题。
对此,傅小凡拿自己做了比较。他认为,不忘初心,是他最大感触,“就像老师授课一样,授课的主体内容都是需要重复的,但对于学生来说,这都是新鲜的,第一次听的。讲解的工作也是一样,不要只做传声筒,念讲稿。重复的讲解工作固然会有枯燥的地方,但每一次来的游客,都是第一次听到,所以如何保证讲解的活力,是最关键的地方。”
三星堆未解之谜是普通考古爱好者最具兴趣的所在。有关未解之谜的问题,傅小凡表示,有谜团才是大家感兴趣的地方,如果一个文明毫无谜团,大家也不会为此感兴趣。“就像国宝,它除却稀有,还需要有神秘感、有谜团,如果一目了然,那自然也就没有意思了。”
在文创和文物展示方面,如何开发古蜀文明,傅小凡坦言,这要建立在科学的考古挖掘基础上,加入学者的研究,学者的研究过程就是解读的过程,通过解读才能更好地通俗化地讲解。另一方面,市场机制的引入也很重要,傅小凡强调,抓住古蜀文明的唯一性、不可重复性,独一份的天赋,便不用跟别人比,充分解释清楚,就是最直接也最好的方式对外展现古蜀文明。他还拿戚继光的练兵兵法做比较,“我从不会训练士兵敌人会的东西,我一定要让我的士兵操作别人不会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施诗晨 摄影 陈羽啸
青铜立人手里抓的啥?
傅小凡大胆推测获三星堆讲解员点赞
5月18日晚,傅小凡教授以近年的考古研究为基础,为观众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古蜀文化出土文物,从中探寻古蜀文明的精神世界。他从三星堆出土的神秘青铜人像讲起,“这尊青铜神像巨大的手中,究竟曾经抓握着什么东西呢?”
结合青铜像的整体姿态去观察,傅小凡大胆推测,这尊青铜像的手中,其实什么都没有,它本来就是空的。其手臂平端形成怀抱状可能是肢体语言,表达着对权力的崇拜,是王权的至高象征。
对此,三星堆博物馆的资深讲解员唐敏认为“角度新颖”。听闻“名人大讲堂”开讲古蜀文明,他特地赶来讲座现场。唐敏表示,傅小凡教授以非考古专家的身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三星堆和金沙文明一脉相承,三星堆体现了古蜀国在宗教信仰方面的追求,金沙文化则从艺术和审美上呈现古蜀国的精神世界。”唐敏说,“这给以三星堆为代表的早期文明研究,注入了多样性和丰富性,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广阔的思路。”
傅小凡认为,古蜀文明和西方文明不一样,和中原文化也迥然而异,这说明中华文化是多元的,古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三星堆和金沙所代表的古蜀文化就源自巴蜀大地。”
“名人大讲堂”主持人海江认同这个看法。作为四川本土的主持人,海江认为研究祖先文化非常重要。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里,古蜀文明是特别的存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古蜀文明在地域上的封闭,将之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区别开来,而这种差异性增加古蜀的神秘和原始。“对古蜀文明的发掘和思考,可以延展整个中华文明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四川人来说,古蜀研究能够增加我们的文化自信,将古代文明的魂流传下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薛维睿
傅小凡解读古蜀“密码”
近140万网友
“云”围观
5月18日晚,“名人大讲堂”再次归来,《百家讲坛》主讲人傅小凡,带领观众穿越回到3000年前的蜀地,以三星堆和金沙文化为切入点,详解古蜀文明的精神世界。
傅小凡剥茧抽丝,将他对古蜀文明的所思所得告诉观众,把围绕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的神秘传说一一解开。
不仅现场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线上更有近140万次网友参与了这场“云端”上的讲座。据数据统计,当晚《名人大讲堂·古蜀文明的精神世界——傅小凡讲述青铜人像未解之谜》直播,封面直播客户端观看量为79.1万;封面新闻微博、封面新闻视频微博观看量为8.2万;凤凰、新浪、快手、抖音、今日头条、手机百度观看量达到52.1万。全网观看量共计139.4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春华)5月16日,笔者从四川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四川省2019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于...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