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方供图
阅读提示
最近,人文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热播。同期,央视网出品的《人生第一次》收官,展示多重视角下的世相人生,娓娓道来向死而生的哲学命题;哔哩哔哩网站独播的《但是,还有书籍》,讲述与书相关职业人的故事,唤起人们对书籍的热爱……
在纪录片的众多类型中,小众的人文纪录片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有人要流泪,阿巴说:不许悲伤。
有人想说惜别的话,阿巴说:不许舍不得。
那我们用什么送阿巴回家?
用歌唱,用祈祷。用祈祷歌唱。让道路笔直,让灵魂清净……”
在四川汶川映秀,2008年地震之处,作家阿来朗诵起他的新作《云中记》,四下安静肃穆。
去年10月24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陪着阿来再次回到映秀,聊起《云中记》的创作缘起,以及对这块土地深沉的热爱。
这是人文纪录片《文学的日常》中的场景。在影片中,马原、马家辉、麦家、阿来和小白5位知名作家,各自的一位好友来访,相伴两天,一路对谈、走访、体验、观察,笑谈间涉及生死观、世道人心、故乡、青春叛逆等热点话题,围绕时代,以文学照亮日常,映射出名人作家对时代及生活的认知与解读。
“作家的很多想法,就像直接在你火热的生活里泼一盆水。为什么泼水?是让我们不要在日常生活里面那么热切地往前走,停下来看看自己,想一想。”《文学的日常》纪录片总导演王圣志谈及创作初衷,“希望通过《文学的日常》抚慰人们的心灵,听完作家讲日常生活,大家会对自己的生活重新进行一次反思。”
作家打开自己
“我现在唯一信仰的是文学,我已经把文学当成了宗教,我已经离不开它了,所有的苦、乐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我很感谢文学,让我有一个倾诉的渠道。”
在浙江富阳的蒋家祠堂,史航与麦家谈论着彼岸,关于灵魂、信仰和抵达。“我们也试图谈论小说的艺术,然而麦家总能把话题拉回人生的现场。”
如何让作家真正的“打开自己”,对于纪录片拍摄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借助一个朋友来撬动作家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可行方案。
在纪录片的策划阶段,原定题目是《作家的日常》,拍摄作家如何热爱生活,“喝着咖啡,讲一段美妙的话,亦或是去菜市场”。实际上,经过调研就会发现,大部分作家是沉思者与观察者,难以影像化。
此外,作家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只有智力相当的对话者,才能让他们在镜头面前充分表达。于是,中央美院壁画系教授吴啸海带着儿子去云南南糯山看望了作家马原一家,音乐学博士焦元溥前往香港拜访了作家马家辉,编剧史航陪着作家麦家又回了一趟富阳老家,文学评论家谢有顺与作家阿来再次踏上了川藏线,台湾新生代小说家高翊峰与作家小白相聚在上海。
“有朋自远方来,作家的自然心情是好的,自然就能够统一组织一些场景出来拍。”《文学的日常》的总策划洪雷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朋友间的对谈,让我们看到的就不是单方面思想的输出,而是作家向我们畅开的精神世界。”
尊重复杂性
4月16日,《文学的日常》在海峡卫视、优酷视频同步播出。在微博纪录片联盟的每周报告中,《文学的日常》开播第二周的话题阅读量就达到3000万次,排在第二位。
“这么一个冷门的纪录片,居然有这么多人的关注。那些爱好文学、热衷阅读的人们,都出现在了我的眼前。”王圣志为此觉得开心,毕竟准备的时候“心里是没底的”。
王圣志曾是《早餐中国》的总导演,这部美食纪录片拍了近100集,每集5分钟,火爆全网,超过5亿的总播放量。为何要“逆势”拍一部每集48分钟、鲜有娱乐性的人文纪录片呢?这是个洪雷和王圣志都会被问到的问题。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关照时代,也能给人力量、启迪智慧。也许人生的感悟不一定要归纳为哲学课本上的话语,有些感悟可以是浅显的。最好的艺术作品往往会给受众留下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洪雷认为,“如果一味迎合受众喜好去创作,很容易陷入娱乐至死的桎梏。我们有责任在这个时代发出一些能引发大众思考的声音。《文学的日常》就是我们力争做出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作品。”
诚如第一集出境的作家马原所说,“这是个关于我个人生活的片子,它居然感动了我!我像个陌生人一样,惊讶于我终日终年生活在其中的我的家九路马堡……我成了一个十足的陌生人和旁观者。”
而一名95后的观众则发出了赞叹:“感谢这部纪录片,让我的‘抖音’日常,‘微博’人生,能够暂停一会,能够回到生活最初的模样,思考自己的存在,审视自己的状态。”
寻找共鸣最大值
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9年中国纪录片年生产总值达66.6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入局不过几年的新媒体纪录片表现尤为抢眼,既有高品质大片,又有轻盈灵巧的短视频,如《早餐中国》《人生一串2》《历史那些事儿2》《一百年很长吗》等。
在近年来关注度颇高的国产纪录片中,来自网络平台的作品占了很大比重。比如优酷的《侣行》《摇摇晃晃的人间》《了不起的匠人》等;腾讯的《风味人间》《奇遇人生》等;爱奇艺上线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中国医生》等;B站上线的《极地》《人生一串》等。
在纪录片最大限度抵达观众的途中,网络平台成为重要渠道。“视频网站更年轻化,年轻化的平台与思路,可以把传统媒体做的纪录片带到年轻群体中去。”这是王圣志第二次与网络平台合作,《文学的日常》落地优酷,“这就是价值观与流量结合的典型方式”。
《研究报告》也指出,内容上,2019年最受欢迎的新媒体纪录片仍然是美食类节目,优质内容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缺少现象级的传播作品。
“我们尽量在找人群共鸣的最大值。一个作品要脱颖而出,一定要与时代对话,抓住时代脉搏,击中时代的情感需求点。”洪雷对于“现象级纪录片”如是认为,“《文学的日常》我们同样也是从引发受众情感共鸣出发,把有思想深度的内容传递给观众。”
事实上,每一部纪录片都会找到属于它的受众。即便是看似“不合时宜”的《文学的日常》,在豆瓣也获得了8.7的高评。
“希望内容能做到‘浅进浅出’,大家看完了以后有所得就出去,不会畏惧阅读,也不会畏惧文学。如果观众看完影片,对这个作家感兴趣的,他自然就会去买书,去阅读。”这是王圣志在筹备《文学的日常》第二季时的期许。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诚波)“在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过程中,一批职工将面临下岗失业风险...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