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16年,廖银超回家了志愿者(左)与流浪者曹某沟通志愿者张世伟(左)和流浪者陈某
苦寻16年后,廖银超的父母终于找到了他。当初,他离家时25岁,是一个健谈、开朗的小伙;再见到他时,他已经头发半白,沉默寡言。
16年前,廖银超在自己就读的四川某医科大学未拿到毕业证,一气之下前往广东等地,隐姓埋名,打工流浪。为了寻找廖银超,母亲精神出现问题,父亲也曾想过自杀。
廖银超的故事并非孤例。据帮助廖银超找到家人的志愿者组织“让爱回家”统计,仅2019年一年,经其救助的流浪人员中就有46名大学生流浪者。
大学生成了流浪汉,这样的戏剧性和落差感让人唏嘘不已。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选择流浪街头?
医科大学生
隐姓埋名流浪16年
今年3月的一天,“让爱回家”志愿者王梅接到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社会事务局的求助:一名身份信息不详的男子被人送入医院,希望帮忙找到他的家人。
据该男子的工友讲述,男子自称叫“文志伟”,不是长期工,临时干一些小工,因在工地上干活时突然晕倒,被送到医院。但很明显这个名字是假的,他不说自己是哪儿人,也不说家里的情况。直到后来病情严重,被送往东莞市人民医院,他才说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家人情况。
“医生说他患了尿毒症。我们的志愿者追问,他才说自己是重庆大足人,但不知道具体哪个村。之后,他写下了自己的真名‘廖银超’。”“让爱回家”创始人张世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后来医院见其困难,免了他的医药费。
由于不知道廖银超的具体地址,一时间志愿者也犯了难。4月18日,“让爱回家”东莞救助站寻亲工作组组长灵机一动,在网上输入“寻找廖银超”相关字眼,没想到真的搜索到寻找廖银超的帖子,随即联系上了廖银超的家人。经家属确认,这名在广东等地流浪16年的男子就是他们苦寻的亲人。
据廖银超家人称,2004年的一天,时年25岁的廖银超与家人道别,前往川内某医科大学领取毕业证,这一去就是16年。面对志愿者和家人的询问,廖银超说:“因为学费没有交齐,没能领到毕业证。”一气之下,他前往广东,打工流浪16年,音信全无。
4月28日,记者就廖银超未拿到毕业证一事向该医科大学求证,对方称因年代久远,尚需时间调查。
苦苦寻觅
父母耗尽家财痛不欲生
廖银超老家在重庆大足农村,家中还有一个妹妹。2000年左右,廖银超考上川内一所医科大学,家里东拼西凑才能勉强供其读书,为的是希望他有出息,学成归来开一家诊所,改善家里的状况。
在廖银超堂妹廖英的记忆里,当时自己还在念初中,对堂哥走的那天印象深刻。在农村,大学生去拿毕业证这样的大事亲戚都知道的,“读了医科大学,当时就等着拿毕业证回来开个诊所,终于可以回报家里,走的那天堂哥也来了我们家道别,脸上都是喜悦。”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说好去拿毕业证的廖银超再也没有回家。廖银超的父母陷入了苦苦寻觅的过程。他们去过泸州、成都等地,到处打听、贴寻人启事,几乎耗尽家财。因为廖银超的失踪,父母格外看紧妹妹,不让其外出工作,怕女儿也不见了。
廖英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二伯母精神已经有些问题。我二伯还想过自杀,被我爸爸劝住了。去他家的几次,两个老人都是哭。后来我大学毕业了想着帮他们找,几年前在网上发了那些寻人帖。”
廖银超称,16年里,他去过福建、广东,在小厂里干过活,没有证件只能做些小工,一直漂泊不定,没有固定居住地。
4月22日,廖银超的家人开车从重庆到东莞相认,回到家后的廖银超住进当地的医院。廖英为堂哥一家发愁,患上尿毒症的堂哥还伴有其他疾病,后续有许多花费,但伯父家十分困难:多年的寻找,家里赚了钱就托人找人,目前家里只靠堂妹夫一人开车养活。
4月29日,记者与廖银超视频通话,面对询问,头发已半白的廖银超久久沉默,随后只是断断续续发出几个音节:“想着要弄个样儿出来(闯出一番事业)。”不仅事业无成,还患上重病,廖银超更不好意思联系家里了。这次如果不是生病严重被志愿者帮助,他说也许一直不会和家里联系,“担心拖累(家里)”。
公益寻亲网
去年救助46名流浪大学生
廖银超的经历并非孤例。在“让爱回家”公益寻亲网,志愿者帮助失散家庭发布寻亲信息,免费帮助流浪人员回家。到目前,已有4000多名流浪人员与家人团聚,其中救助的流浪大学生不在少数。
■大四成绩不理想 他放弃学业离校流浪
“我们做了大致一个统计,仅仅是我们救助的大学生流浪人员,去年就有46名。有一个月就帮助过3名江西某大学毕业的流浪汉,这个数据值得警醒。”“让爱回家”创始人张世伟告诉记者,多年的救助中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
去年国庆节期间,张世伟的团队救助了一名大学生流浪者陈某。这名在广东中山市四处流浪、衣衫褴褛的男子,最初很抗拒志愿者。为了获得流浪汉的信息,张世伟和他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获悉了其身份信息。
根据陈某的讲述,他于2000年考上湖南某学院,但在大四毕业时因成绩不理想,自尊心极强的他默默离开校园,开始了流浪生活。15年来,他去过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平时靠捡垃圾维生,夜宿桥洞或长椅。
在网络发布寻亲信息后,家人很快找到了陈某。去年10月2日,家人从湖南赶到中山,将陈某接回。据家人讲述,陈某出生在湖南张家界慈利县一个农村家庭,从小成绩优异,2000年考入大学,后因大四期间成绩不理想,前途渺茫,他放弃学业离校流浪至今。
■留学德国遭遣返 他家人以为他已不在人世
2018年10月,“让爱回家”志愿者吴女士发现曹某时,他在一个小亭子里,地上铺着破旧的被子,他手部和脚多处溃烂,经询问得知他是陕西人,2004年便来到东莞打工。
曹某的情况让志愿者唏嘘:1995年曹某考取重庆大学,毕业后自费留学德国,后遭遣返。之后到东莞,证件丢了找不到工作,也回不了家,在东莞四处漂泊。
张世伟说,起初联系上曹某的爸爸时,对方并不相信,以为儿子已经不在人世了。经志愿者反复劝说,才让曹某的堂叔和一个同学到东莞确认,确定其就是已经消失多年的曹某,其经历也进一步完整起来:1999年曹某从重庆大学毕业后前往德国自费留学,留学期间买过奔驰车,还有漂亮的女朋友,但其打工被认定为非法劳工被遣送回国。回国后档案丢失,接受不了落差,悄悄做起了服务员,后到东莞打拼,证件丢失后一直没有回家,最终成为流浪人员。多年的流浪生活使得曹某目前的身体状况并不乐观。
张世伟分析了导致这些大学生流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我期望值太高。“随着我们救助的大学生流浪人员越来越多,我们发现有很多人走上流浪道路都存在这个原因:他们出来打工,自己的期望值太高,或者是害怕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很高,后来因为自己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报答不了父母,就选择逃避、自暴自弃。”在张世伟看来,主要还是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他们不仅仅要学会知识,还要接受如何应对挫折,怎么去适应这个社会”。
■专家说
大学生流浪的背后 是生存教育的缺失
大学生流浪街头屡见于新闻,在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近几年关于大学生流浪的社会舆论已经引起广泛关注,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是导致大学生成为流浪汉的背后原因。
大学生成为流浪汉,每个人有不同的故事,但总体看,自身性格、能力、心理问题等是共同原因。熊丙奇认为,从总体上来说大学生个人原因占比更大。一些大学生能在知识学习上考出较高的分数,甚至名校出身,但进入社会后缺乏生活能力、生存能力,无法融入社会,由此选择流浪;一些大学生在学业发展、人生成长过程中遭遇挫折,例如情感上的问题、家庭的变故等,在挫折之下一蹶不振,缺乏重新站起来、重新开始的意志,开始自暴自弃,最后选择流浪。
“大学生成流浪汉,在这样的事情中,我们要注意的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还要关注对学生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这些让学生能够立足于社会的教育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分数高就是高材生,就是优秀人才,这会导致学校和家庭忽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
曾参与多名流浪人员救助的张世伟认为,许多大学生流浪汉找到家人后,出于自尊或面子思想,甚至都不愿意相认,“他们原本应该是社会的宠儿,但因为某种原因自暴自弃,不敢面对社会现实,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都想回家,只是缺少一种推力,一个台阶。”
红星新闻记者 马天帅 刘成梦 图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4月29日,在四川省陆上运动学校,四川队选手雷琪(中)在10米气手枪比赛中。当日,“2020年西南射击网络赛(10米气枪项目)”同时在重...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