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4月30日这天,我和曾经战斗在武汉抗疫前线的许多“小伙伴”在青年座谈会上相遇了。
作为记者,采访过很多次这样的座谈会,从记录者的身份去观察、了解被采访对象。而这一次我有幸参加了青年座谈会,以参会者的身份去聆听学习身边优秀青年的故事,更加感到热血澎湃。
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座谈会上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我采访中得到这样一组数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征集100名护士驰援武汉。短短两个小时内就有1130名护士主动报名,其中绝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
作为新闻人,我们身担记录时代的职责,逆行武汉,用笔和镜头记录“四川军团”在武汉与疫情的鏖战,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发言代表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生产一线青年代表唐成凤,她是一名有13年工龄的焊工。她说,长期跟焊枪为伴,双手布满了老茧,身上还有焊花造成的伤疤,但从未后悔过。
“80后”“90后”是值得信赖的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因为我们正青春,所以共和国正青春。
莫色小兰穿着彝族服装,在会场非常醒目。她是当地一名中学教师。多年来,莫色小兰帮助当地孩子争取社会爱心资金,她说,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让更多孩子走进教室,让更多家庭走出贫困。
莫色小兰的故事,在脱贫攻坚一线并不鲜见。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将实现亿万中国人期盼已久的小康梦。作为青年记者,能见证和报道这样的历史,实乃人生幸事。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吴平大米好吃,不光要种得好,存放也要好,远离虫鼠霉,到达餐桌时才新鲜又健康。4月21日,记者采访了刚刚获评...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