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治钊
小时候,我生活在四川东部农村。对于给农村人理发的那些师傅,无论是剪头的,还是剃头的;无论是摆摊儿的,还是走村串户的,当地人一律都称他们为“剃头匠”。
那时,每逢赶场那天,在场镇僻静的小巷子里,保证能看到剃头匠。他们像医生那样,穿着白大褂,一手拿剃刀或推剪,一手扶在被剃者的脑袋。目光专注,围绕被剃者打圈圈,完了还认真地瞧一瞧,看剃干净没有。剃头匠的摊儿最简单不过,一面长方形的镜子挂在墙上,镜子前面放着一根塑料方凳,或者一把木椅子,旁边还有一个架子,上面放着洗脸盆,或许还有一个炉子,烧着柴火,上面架着烧水壶,这是为了给来剃头的人洗头准备的。
当然,除了剃光头还可以剪发,不过大多数是剪小平头,就是我们常说的板寸发型。那时剃头并不贵,只要几分钱,后来涨到几元钱,但与城里理发几十元相比,还是便宜许多。用刀剃或者用推剪,都是手工作业,费时费力。剃头不只是剃头,还要剃胡须、刮脸、修眉、剪鼻毛等,当然要额外收费。那时,农村男人大多数没有刮胡刀,胡子长得快。不剃,胡子拉碴的,整个人看起来都不精神。于是,农村的男人们逢场天即使不剃头,也要光顾剃头摊子剃胡须,因此剃头的生意格外的兴旺。那时在农村剃头成了一种挣钱的门道。有的师傅手艺好,三下五除二就把头剃得一干二净,或者把头发剪得整整齐齐。一些年轻人就向这些师傅们拜师学剃头手艺。
在我们那儿,有一个剃头匠,三刀就可以剃一个头。他姓许,人们都称他为“许三刀”。他不仅剃得快,而且剃得好。尤其是小孩子不愿剃头的,在许三刀面前乖乖就范。只见他一边哄着说:“娃儿真聪明,头型长得好,将来有出息。”或者说:“我剃头,不得痛,一会儿就好了。”一边说一边果断而快速地剃头,小孩子还来不及反应,就搞定了。许三刀的手艺,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经过反复练习出来的。没事儿的时候,他用南瓜或者冬瓜当道具,反复琢磨和练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寒来暑往,精湛的手艺就是这样磨炼出来的。
当地农村还有一个风俗,叫“剃胎头”。就是小孩满月时,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头发必须剃掉。一般来说,父母提前通知剃头匠到家里来,要求在那天午饭前赶到。剃头匠来的这天,刚好遇上办满月酒,有许多亲戚朋友应邀前来,热热闹闹的。给婴儿剃头也算是满月仪式内容之一,亲戚朋友都围着看热闹。因为刚满月的婴儿娇嫩,尤其是头皮比较细嫩,有的脑门儿还有点软,所以,这就需要剃头匠手艺过硬,出不得半点差错。否则将婴儿的头剃出了血,就会认为一辈子都不吉利。另外让这些亲戚朋友看了后,一传十,十传百,把剃头匠的名声传孬了。
那个时候,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一家都要生几个孩子,甚至生七八个都不在话下。有的家庭给婴儿剃胎头,以请到许三刀为荣——请许三刀剃头的人多了,他基本上忙不过来。剃胎头有讲究,一边剃头还要一边说吉利祝福的话,比如“一刀顺,二刀发,三刀福,四刀祥,长命百岁”等,然后将胎毛捡起来,放在手掌里揉捏,搓成一团儿小毛球,递给父母做纪念。有的父母则拿去做成胎毛笔,有的人压在箱子的一角,等孩子长大后才拿出来看。当然,剃胎头的匠人得到的工钱不会少的,一般都要给高于平时五六倍的工钱。甚至有的农户还留剃头匠吃满月酒,让其成为座上宾客,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
剃头匠除了在场镇逢场那天固定摊位外,平时还背着木箱走村串户。这个木箱可是百宝箱。小时候的我,经常好奇地盯着这个箱子里面看。几把剃刀、一把推剪、一件白布围衫、两把梳子、一块小小的磨刀石、一块帆布刮刀片、几把剪刀、一把刷毛的刷子,一面镜子镶在箱子内盖里面,等等。操作的时候,就把箱子打开,用箱盖里面的镜子,对着剃头的人,凳子就借当地农户家里现成的。剃头匠这样上门服务的方式,深受村民们欢迎。有时剃头匠只要摆上这么个摊子,在院子里挨家挨户的人都来剃,基本上不挪窝就可以剃十几个头。
如今,乡村的剃头匠越来越少,年轻人从事这门手艺的更少——除了多数年轻人外出到大城市打工以外,还在于现在剃头挣不了多少钱,而且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人瞧得起。也许在将来某一天,乡村剃头匠终将消失在我们的记忆中。
新闻推荐
试点城市成效明显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将重点从四方面着力本报讯(记者张明海)4月24日上午,记者从在成都举行的全省生活垃...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