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四川省成都、南充、德阳等地部分学段开学。此前,四川省高三、初三学生已于4月初平稳有序复学。朗朗读书声,透露出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节奏,与逐渐浓郁的城市“烟火气”一起告诉我们:一切都在复苏,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然而,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因疫情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不少人还需要一场“心理复苏”。
突发疫情使不少患者以及身处疫情“风暴眼”中的人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普通人的心理同样遭遇巨大冲击:有的防疫过度,每天反复消毒、频繁洗手导致脱皮;有的内心惶恐,导致失眠;有的担心返工安全,担心失业、收入下降等……恐惧、焦虑、麻木、自我封闭等问题,几乎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体现。
“我是2月3日第一批复工的。那天下班,公交车上突然有人打了几个喷嚏,吓得我车一停就赶紧下去了,根本没想过当时离目的地还有七八站路。”在成都市锦江区上班的李女士说,下车后,她觉得自己有点反应过度了。后来,看到“学习强国”APP联合相关心理机构推出的《疫情期间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李女士马上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疫情并未对你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那些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只需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干预即可缓解。”这个评价令她松了一口气。不过,戴口罩、勤洗手、在外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等习惯,她和家人一直坚持着。
“遭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我们身心很容易出现紊乱状态。如果不严重、不持续,都是合理、正常的应激反应。”绵阳市政协委员、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黄国平说,在不同事件中,不同人群承受的伤害程度不同。新冠肺炎疫情对个体、家庭、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及时的心理干预能促进社会尽快平复,对社会和谐、个体身心健康都至关重要。”黄国平表示,全社会都应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的心理干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疫情以来,各地开通免费心理咨询热线超过613条,并开发专业化网络心理服务平台,提供规范化心理服务。知乎APP通过“心理援助”等板块,帮助网友保持心理健康;互联网心理咨询平台“简单心理”向医护人员提供免费心理服务;四川省心理援助热线96111加强疫情期间的心理援助工作……互联网、热线电话等平台有效提升了心理健康资源的使用效率。
疫情之下,我们需要一场
4月4日10时,防空警报鸣响,成都天府广场举行下半旗仪式,近千名自发前来的市民和现场执勤的民警等面向国旗肃立,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默哀。当天,媒体将网站、客户端等调至黑白色调,陆续发布悼念海报;全国停止公共娱乐,网友在网页上“点燃”蜡烛,留言寄托哀思……
“举国哀悼是对逝者的尊重与缅怀,也是对生命的关爱与珍视。”疫情发生后,黄国平担任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干预整合平台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科普和公众干预。他认为,全国性哀悼活动增强了全社会的凝聚力,对此次疫情中失去亲人的公众来说,更是给了他们来自政府、社会的更广泛的情感支持,“通过这种集体告别方式,向大家传递强烈信号——重拾信心,开启生活”。
目前,根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各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如何尽快从疫情中“走出来”,调整节奏回归日常生活?专家建议,一方面,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行为,按照既定目标,积极抓生产、抓学习,把丢下的尽快追回来。另一方面,也不能麻痹大意,要从正规渠道获取信息,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
庄重的仪式为公众重塑生活信心
高度重视支持社会心理复原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据了解,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可以分为6大类:灾后特定精神障碍;非特定的悲伤反应;其他健康相关问题;长期慢性的生计相关问题;资源丧失;青少年特定问题。其中,灾后特定精神障碍包括急性应激障碍(AS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症以及自杀等。
一场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会让多少人产生心理创伤?相对于“刚性需求”的医疗救治来说,心理援助则是一场更长久的“战斗”。有调查显示,“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6个月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约为9.7%;SARS发生两年后,有10%左右的受灾人群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国家层面的重视,令公共危机心理干预逐步进入公众生活。据了解,“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大型灾害的公共危机心理干预首次进入国人视野,2008年也被称为中国灾后心理援助“元年”。“灾后引入心理危机干预,是国家在经历数次公共突发事件后总结出来的经验。”黄国平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心理援助的内容”这一规定,从法律角度强化了公共突发事件中心理援助的法定地位和重要意义。
2018年底,国家十部委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到2021年底,试点地区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让全民健康从“心”出发。
此次疫情防控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1月底就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提出对不同人群的分级、分类干预措施,各地组建心理救援医疗队、心理援助热线队伍,帮助群众告别负面情绪等。
专家认为,疫情之后的社会心理复原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持续投入,建立常态化社会心理救助疏导系统。让心理危机干预这根“拐杖”,支撑人们从灾难中走出来,更加积极地面对未来。
□本报记者 周强
“心理复苏”
新闻推荐
在走失42年后,57岁“流浪汉”徐明启(化名)终于与自己的家人团圆了。在上海市救助管理站、闵行区救助管理站的帮助下,4月16日...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