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侯波摄
艾丰(1938-2019)
铁矛(1925-2017)
于友(1916-2017)
侯波(1924-2017)
吕厚民(1928-2015)
唐正益(1941-2017)
清明时节念故人,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本文通过对几位近年逝世的老记者、老报人、老摄影师的生平事迹予以梳理,以此缅怀那些离开我们的新闻界前辈。他们不仅开创了一番事业,留下了优秀的作品,也为后辈们指引了继续前进的方向。
艾丰:把自己的本事练得更硬
2019年5月19日,知名报人艾丰在北京去世,享年81岁。艾丰曾历任《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编委和《经济日报》总编辑。
艾丰于1938年生于河北省玉田县,1961年,艾丰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进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81年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毕业后,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
1986年,艾丰担当《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1990年,担当《人民日报》编委。1996年,任《经济日报》总编辑。40多年来,艾丰不断作为编辑、记者活跃在中国新闻工作的第一线。
1988年,艾丰的新闻学专著《新闻采访方法论》荣获首届“吴玉章奖金”优秀奖。这本书及艾丰此后创作的《新闻写作方法论》《新闻采访概论》等著作,成为许多大专院校新闻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
另外,艾丰还是“中国质量万里行”第一任组委会主任,策划、发起了这一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连续至今的活动。
生前的话:
艾丰始终“自认为是个勤奋的学生”。他在《八十感怀》中如此自我评价:“几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不知偷懒,无论顺逆,从不懈怠,为解社会课题,交出一份又一份答卷”。
在艾丰看来,新闻行业是“五说”行业:最先说话,说自己不甚懂的事情的话,公开说话,迅速说话,还要经常这样说话。这“五说”加起来,难免要说错话,这就需要记者“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把自己的本事练得更硬”。
他人追忆:
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评价《一个记者能走多远?—艾丰评传》时说道:“想总理想的工作”,勇于如此“夫子自道”,并且能够真正如此去理论的,大概只有艾丰。这正是艾丰的可贵之处、可爱之处。
侯波:她赋予影像以永恒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的“红墙摄影师”侯波于2017年11月26日辞世,享年93岁。她的家人透露:遵从侯老遗愿,去世后不搞任何告别仪式,老人的骨灰和她亲爱的老伴一起撒在家乡的运河中,与人民永远在一起。
1924年出生的侯波在10多岁的年纪就参加了革命,后前往延安学习,在爱人徐肖冰的影响下,走上摄影之路。这一对著名的革命摄影家伉俪,从延安时期到上世纪60年代,用手中的照相机和摄影机,留存下了大量珍贵史料。
从1949年进入中南海,到1961年7月调到新华社工作,侯波在毛泽东主席身边拍摄了13年。有一个说法,迄今对外公开的700多张毛主席照片中,有400多张是侯波拍摄的。
生前的话:
在侯波的摄影生涯中,最让她铭刻于心的是开国大典这天。当天,她与丈夫徐肖冰同在天安门城楼上拍摄。
“我这一生很有福气,亲历了开国大典,也看到祖国富强。”
“作为一个20世纪的中国人,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一件事能与开国大典相比。接到10月1日到天安门城楼拍摄开国大典的任务后,我们领到了一个条子。那大概就相当于今天的记者证,佩戴着这个条子,就可以自由上下城楼了。他负责拍摄电影,我则负责照片的拍摄。”
他人追忆:
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前光于2017年12月8日曾在《中国摄影报》刊发《永远的侯波》一文称:侯波的一生是平凡的,一位摄影工作者;侯波的一生是伟大的,中国现代史上永远镌刻着她的影像。无论光阴飞驰多远,当回首20世纪新中国那波澜壮阔的时代,她那红色的镜头和精彩的瞬间一定会矗立在人类的面前!她赋予影像以永恒,时代赋予她以典范!
铁矛:没有相机就像丢了魂似的
2017年11月20日21点30分,中国青年报原摄影记者铁矛因病于北京的家中去世,享年92岁。铁矛是1951年中国青年报创刊的元老记者。60多年来,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忠于职守,拍摄和报道了许多重要事件,有的作品已成为记录时代的不朽之作。
生前的话:
因工作需要,我被推到摄影记者的岗位上。但之前,我从来没有拿过照相机,只有边干边学。我第一次按动相机快门,便是以报社同事为拍摄对象。那时,报社人员虽少,活动还是挺多,请进来,走出去,为的是提高大家的思想,开眼界,长才干。对我来说,这些活动成了极好的练习拍摄的机会,我渐渐养成了相机不离手的“职业病”。
离休后,照相机交回了报社,我像丢了魂似的,后来索性自己买了一台,心才踏实下来。
他人追忆:
著名摄影记者、《中国青年报》前摄影部主任贺延光获悉铁矛病逝后第一时间写下了这样的话:铁老从年轻到年老,为中青报和摄影部的建设呕心沥血,退休多年,他的目光也从未离开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他是中国新闻界享有盛名的摄影记者,也是我们后辈最敬重的慈祥长者。在新闻采访和摄影业务上,我一直得到他无私的帮助与指导,他从不摆资格,也从不隐瞒观点,胸襟开阔,诚恳待人。铁矛老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经典作品永存,他激情饱满的专业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
于友:要无条件为读者提供正确和有意义的报道
湖州籍名记者于友先生于2017年3月30日下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于友1916年2月16日出生在菱湖,曾就读于湖州东吴大学附属第三中学(湖州二中前身),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立报》从事新闻工作,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曾任国际新闻社记者、新加坡《南洋商报》记者、《星岛日报》记者,在《大刚报》、美新社主持新闻翻译,为进步刊物《文萃》策划写稿,报道抗日新闻。
1949年4月,于友受胡愈之邀请,从香港来到北京参加《光明日报》的创办,并担任国际新闻部主任和编委。1980年,中组部通知于友参加筹备英文版《中国日报》, 64岁的于友不辞辛劳勇挑重担,担任夜间新闻版发稿主编。1985年离休。于友先生70虚岁时,又应中央民盟邀请,创办《群言》杂志,出任主编。
于老曾和中国新闻界名人胡愈之、范长江、刘尊棋、萨空了、恽逸群等一起工作过。
1989年,已73岁的于友离开《群言》杂志,开始在家整理自己的记录,到97岁,他一共出版了《名记者的脚印》《胡愈之传》《刘尊棋》《记者生涯缤纷录》《不服老的报告》《解读范长江》《见贤集》《报人往事》等10本著作。
生前的话:
我是“记协”的一个老会员,今年92岁,干了一辈子的新闻工作,吃了不少苦,但我对早年在青年记者学会的关怀下成长,一直感到幸运;“青记”当年的几位领导人对我的教导,令我终生难忘。
我当时在国新社当记者,在长江直接领导之下,就近参与“青记”的许多活动,能比较充分感受到“青记”的号召。我此前没有经受过任何记者使命的教导,是“青记”让我明确了自己负有严肃的任务——“会员要无条件为读者提供正确和有意义的报道。”
我确信,我是在“青记”的呵护下成长的,这是我难得的幸运经历。我对“青记”当年的一些领导人范长江、徐迈进、恽逸群等同志,始终留有深刻的印象,并对他们怀着深情的思念。
于友2007年曾撰文《在“青记”的呵护下成长》如是说。
他人印象: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陈祖甲曾在2009年撰文《老报人于友印象:“长卷爬格再一旬”》称:
正因为于老是新闻界的老前辈,我曾经把我发表过的短论送给他评审。他认真地阅读,写下了不少评语。我不断地得到于老的鼓励和支持,执著地爬格子和敲键盘。
于老对新闻事业兢兢业业,为了“找回20年”,进入耄耋之年他依然笔耕不辍,令我敬佩不已。到了80岁,他逾越种种障碍,跟上时代学电脑、用电脑。
吕厚民:不要错过转眼即逝的美好瞬间
著名摄影家吕厚民2015年3月9日凌晨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吕厚民是毛主席身边工作时间最长的摄影师,1950年,21岁的他被组织安排到中南海担任领导人摄影师,14年里,为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瞬间。
生前的话:
“不但要时刻注视常常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瞬间,还要努力捕捉转眼即逝的美好瞬间。摄影是瞬间的艺术,明天的历史。不要忽略重要的瞬间,就要有好眼力,即较高的认识能力。不要错过转眼即逝的美好瞬间,还要有较高的技艺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这是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高度统一。”这是2008年吕厚民为自己的影展写下的文字。
他人追忆:
据1978年开始与吕厚民一起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共事的摄影家朱宪民介绍,吕厚民一生都工作在摄影第一线,“在路上”就是他的生活状态。两人一起去工矿企业、农村边区拍摄了大量反映改革开放、百姓生活以及祖国山河的摄影作品,交往的37年中,几乎走遍了全中国。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李树峰介绍,每次和吕厚民一起外出时,他总是背着很重的摄影包,爬高走低,与年轻人一样,而且不愿意别人背他的摄影包。“有一次在黔东南一个村子旁边,我又抢背他的包,他说你不要抢,包必须我自己背。不然这次你背,下次他背,慢慢地我就背不动了。我自己背着,就一直能背下去。”他戏称相机是自己的“武器”,“武器怎么能随便离身?”
唐正益:不管拍谁,都认认真真拍
2017年12月17日,四川日报社资深摄影记者,四川日报原摄影部副主任、四川省新闻摄影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唐正益因病在成都去世,享年76岁。
唐正益1964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同年9月进入四川日报社工作,从1967年开始从事新闻摄影工作,34年的新闻摄影生涯中,唐正益的镜头纪录下了亚洲一号卫星发射、成都举办首届全国糖酒会等重要新闻事件,也纪录下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及李光耀、金正日等中外政界要在四川活动的身影。
生前的话:
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被问及“邓小平对你有什么影响?”唐正益说:“工作的态度,一视同仁。我拍了不少领导人,也拍了不少老百姓,不管拍谁,都是认认真真拍。还有就是学习的态度。拍照也是种学习,给领导拍照,向领导学习;给老百姓拍照,向老百姓学习。”
他人追忆:
曾与唐正益共事多年的四川著名媒体人欧阳杰曾回忆说:“1995年,当时摄影记者还在使用黑白胶卷拍摄。发稿要自己冲洗胶卷,冲印照片。为了抢时间发稿。我们的照片都是在冲印放大后用手工切刀齐着影像简单裁切下相纸边缘就拿去发稿。而唐老师的照片四边总是留着均匀规整的白边,每一条边都裁切得横平竖直,规规整整,好像一个像框,尽管这些白边在照片见报发表时完全不会显露出来。”
据澎湃新闻、经济日报、人民网等 图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新华社重庆4月2日电(记者黄兴)重庆市人社局和四川省人社厅2日以视频连线方式签署协议,明确将逐步推动条件成熟的社保服务事...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