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川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今日四川 > 正文

四川童谣与音乐教学的融合研究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20-04-01 17:05   https://www.yybnet.net/

□ 杨晶

四川童谣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不仅深含悠久的历史,也深具时代发展的特征。将四川童谣与音乐教学相融合就是以强调音乐美育为核心内容的音乐课程改革通过在音乐教学领域确立尊重音乐学科多样性、凸显音乐教学之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功能,承担起勾连音乐与文化关联的授道责任。

一、四川童谣的文化特质

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在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多元发展的四川文化在给川外童谣进入川地提供着交流条件的同时,也给体现四川地区民俗、民风和语言特征的四川童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四川童谣的历史传承

童谣,脱胎于我国民间流传的文艺形式“谣”。《诗经·魏风·园有桃》中所说的“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说明,“谣”属于张口即来、开口就唱的民意、民情表述,而童谣“随心所欲”的特点实际上正是“民谣”儿童化的表述方式。儿童天真烂漫,对顺口押韵、诙谐搞笑的童谣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以童谣的方式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其功效远大于晦涩难懂的“经典”,因此,有意识的以童谣为载体创作出适合儿童学习唱诵的童谣以给儿童精神给养就成为我国悠久的传统。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等传世精品就是童蒙作品与童谣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成功典范,而童谣也由此被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补充而得以延续下来,并不断地为历代教育家所关注。例如王阳明就十分重视童谣对儿童“蒙以养正”的教育功能,认为童谣有“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的作用;吕得胜、吕坤父子不仅通过编纂《小儿语》《演小儿语》收录童谣,在其序跋之中更是将童谣的教化、传播作用提升到了道德培育的层面,认为童谣“是 呼戏笑之间,莫非义理身心之学。一儿习之,可为诸儿流布”。教育者们在积极倡导童谣教育功能的同时,还针对儿童特点,结合时代特征,编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童谣,如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所创作的《儿童工歌》,话语简明、音韵上口,不仅于寥寥数语间就涵括了历史、政治、科学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的“不怕吃苦”“有革命精神”“不让人说我笨”等语,更是于潜移默化之中给予了儿童人格力量事半功倍的熏陶。可以说,在中国教育史中,童谣的教育价值一直受到重视,被历代教育家践行于教学活动之中,并利用地区与地区彼此之间文化相互渗透、借鉴的机会,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扩大童谣的传播。在输入的同时,由于受到不同地区方言以及风土人情的影响,许多童谣演变、衍生出了更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童谣系列。

(二)四川童谣的文化特色

四川童谣除了具有上述广泛意义上的童谣文化特点外,还逐渐形成了属于四川童谣独特的文化特质:语言特色与音韵特色。

1.四川童谣的语言特色

与其它地区童谣以普通话为主的方式不同,四川童谣绝大多数都是以四川话加以表述的,以《螃蟹歌》为例:“螃呀么螃蟹(hai)哥(guo),八呀八只脚(jiuo), 两只哟大夹夹,一个(guo)硬壳壳(kuo)哟。横呀么 横上坡,横呀么横下坡,那天从你门前过,夹住了我的脚(jiuo)哟。夹呀么夹得紧,甩呀么甩不脱,求求你螃蟹(hai) 哥(guo), 放放我的脚(jiuo) 哟”。这样的童谣经由儿童童稚的嗓音喊出,于诙谐幽默的语言中所喷发出来的乡音乡情,一下子就将乡土文化的韵味立体地呈现了出来,增加了文化认同感。

2.四川童谣独具的音韵特色

自古以来,无论时代如何更替,川语一直是中国西南腹地——四川地区最主要的交流语言。这种由“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组成的发音体系节奏明显、起伏有致,有较强的音乐性。同样的童谣,用四川方言吟诵出来,格外的音韵悠扬、幽默有趣。例如,《数蛤蟆》是一首流传于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童谣,但这童谣被纳入四川童谣体系时,传统平白直述的2、8型节奏就被四川童谣前8后16、416等多样性的节奏变化打破,变得格外的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二、音乐课程的美育向度

不同民族的群体囿于不同文化形态以及在长期的音乐创作和实践中所积累出来的不同审美经验,形成了各具地域特色的音乐表现风格。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时代的音乐似乎都可以约略分为雅、俗两大类。以宫廷庙堂音乐、宗教祭祀音乐、文人经典音乐为代表的雅乐在正统意识形态及文人意趣影响下,更多的是以要么庄严肃穆,要么清澈淡远的形式出现,典雅精致是雅乐的主体;以民间俗世的民风俗乐、戏曲音乐、民谣、儿歌为代表的俗乐由于生长于乡村市井,更多地是以清新刚健、活泼动听、生动有趣的形式出现,蓬勃旺盛是俗乐的主体。但无论是雅乐还是俗乐,旋律中经由音符而传递出来的民族文化信息作为音乐教化内在的文化内涵,一直是音乐创作中被加以广泛运用的元素,并用以“尽其精微”的手段,获取以音传神、以音达意的音乐旋律、织体与音乐欣赏者主观意志的完美统一。

音乐作为以音符组成的“始于词语穷尽之处”的旋律语言,它既是心和灵魂的语言,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形式类型多样的民谣、儿歌,其曲调非常自然地和生活化、叙述性融为一体,既节奏规整、均称,结构简短,又自然流畅、优美舒展,抒情与叙事交融,其所具有的鲜明的民族特征、轻快的曲式结构不仅成为音乐精品,也与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要求相适应。因此,注重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探索、感知音乐,从而建构以“音乐文化”为基础的“音乐审美生活”范型,一方面在教学领域标举以音乐创造性与丰富性为特征的美育教学,另一方面在学生个体性道德品质培养领域教会学生洞察世事,明晓事理,自省自身,自我规范,通过日积月累、滴水穿石的润物无声作用,从而达到使一个学生、一个班级、一个年级,再大之一个学校知晓道德之道、行事之径、做人之本的目的,这是音乐课程必须牢牢把握的美育向度。

三、四川童谣与音乐教学相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准确把握四川童谣融入音乐教学的积极意义

社会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75%以上是靠语言信息传递的,面对面的交流更容易培养相互的认可和亲近感。笔者认为,四川童谣所涵括的生产、生活以及民俗风情是四川印象的语言印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童谣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扩大四川童谣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感,从娃娃抓起,通过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把充满着四川文化精髓的川语渗透于儿童的意识当中,加深他们对四川形象的理解,筑牢他们传承四川民间文化的基础。

(二)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实现四川童谣与音乐课程的融合从本质上来说是教育问题。要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应该充分利用教育这一“工具”,从文化传承的高度注视,从儿童受教的特点入手,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1.牢牢把握文化传承这个主题

四川童谣是四川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含了四川地区古往今来众多的民俗民情,是社会生活内容的浓缩,又是四川方言的载体,独特的语言风格、诙谐的表达方式是现实生活在语言层面的艺术展示。因此,要把发掘、抢救、保护四川民间艺术作为课程主题,以音乐课的模式给学生以四川童谣的文化记忆,把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根植入到他们的内心深处。

2.紧紧抓住音乐启蒙这个根本

四川童谣是四川儿童口耳相传的传统歌谣,更是儿童音乐启蒙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紧紧抓住音乐启蒙这个根本,结合童谣生动、有趣的特点,进行节奏简单、旋律欢快的课程设计。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根据儿童对节奏感比较敏感的特点以及四川童谣词句诙谐、语句押韵,通常以三七句式出现的规律,运用键盘乐节奏感强的优势,把音乐的律动性融入到童谣之中,引导学生把单调的“念”童谣提升到“唱”童谣上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音乐感悟和表现能力。

3.激活学生掌握音乐内在美的动力

卡尔·奥尔夫指出:“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强调只有“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才是“原本性”音乐。作为音乐教师要从两方面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一是创编童谣内容。以传统的童谣为素材提供给学生,然后对学生分成几个创作小组,分组时要保证每个组都要有擅长文字能力和音乐能力的学生分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对童谣内容加以改编;二是利用音乐编辑软件,让学生尝试着给童谣配上旋律或节奏,最后合成作品。在课程的结尾部分,教师通过作品点评活动,对每一组的作品进行展播、点评。如此,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四川童谣内容的理解,更调动起了他们的音乐创作欲望,从自我参与的角度体味到童谣的文化之美和韵律的内在之美。

综上所述,四川童谣的文化特质与音乐课程的“美育向度”相结合,无论是对弘扬民族文化,还是提升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要立足现有的教学条件,牢牢把握音乐课程传递文化、培养美学的主导地位,牢牢把握音乐教学寓教于乐的优势,为积极构建音乐课程教学新模式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作者单位:成都市龙江路小学)

新闻推荐

今年全国高考延至7月举行 报志愿和录取整体推迟一个月 中考原则上在高考之后进行

3月31日,教育部发布公告,明确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延期1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同日,国务...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司法拍卖公告2020-04-01 01:17
评论:(四川童谣与音乐教学的融合研究)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