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左杉)日前,四川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四川省183个县(市、区)都处于低风险地区,防控形势稳定向好。在新的防控形势下,如何科学佩戴口罩,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省卫生系统相关专家,专家认为佩戴口罩要讲科学,该戴的地方必须戴,不该戴的地方不用戴,不用时时、处处、人人戴口罩。
那么如何科学戴口罩呢?专家概括为“1+1+12+9”:
第一个“1”是指一个原则,即在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可不用戴口罩。
第二个“1”是指一个建议,即随身携带口罩,装在小塑料袋内。在人员密集场所,或者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小于1米),或者身边有咳嗽、打喷嚏的人,可自行佩戴口罩。
“12”是指12种不戴口罩场景。1、田间地头、森林滩涂、牧场草原等农林牧副渔户外劳动时;2、建筑工地、野外勘探、高空作业等户外人员不密集的地方劳动时,但是要求必须佩戴口罩的特殊行业、岗位除外;3、本单位(公司)日常工作时,如果员工均无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4、人员固定且参会人员均无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的会议;5、在户外空旷的地方,比如公园、景区、绿道、大街等;6、在人员稀少的地方活动,比如走路、散步、骑车、购物等;7、居家且家庭成员中均无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时;8、室内、外运动时;9、在个人独处,比如一个人在办公室、实验室、库房;10、独自开车时;11、健康的家人、朋友一同乘坐私家车时;12、一岁以内的婴幼儿一般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9”是指9种要佩戴口罩场景。1、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2、与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病人接触的时候;3、在医疗机构就诊或医院探望病人时;4、在机场、火车站、高铁站等人口密集场所;5、乘坐出租车、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6、在密闭和人员密集的商场、超市、银行、理发店、美容院等公共场所;7、在医疗机构、餐馆、酒店、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工作的人员;8、从事疫情相关的疾控、警察、保安等人员;9、出租车、公交车司机、空乘人员等工作人员。
专家提醒,除了科学佩戴口罩,普通公众还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不随地吐痰等,保持良好作息,加强锻炼,注意营养,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新闻推荐
英雄惜英雄万米高空温情满满出征凯旋(本报资料图片)□本报记者王眉灵热闻追踪3月27日,刘传健仍在隔离中。6天前,他执...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