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成万
四川省科技厅近日对第一批拟培育的38家瞪羚企业名单进行了公示。根据《四川省瞪羚企业培育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2)》,将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瞪羚企业上市;支持瞪羚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级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此,金融投资报记者“探营”了部分企业。
骏逸富顿
微问诊APP好方便
在第一批拟培育的38家瞪羚企业中,从事软件与信息服务的企业有14家,占比近4成,是占比最大的行业。 优艾维公司是记者曾经采访过的公司,董事长是电子科大教授、博导张洪斌,是由一帮“学问人”组建的公司,从事无人机的研发业务。
目前四川省知识产权基金与另一家投资机构拟向公司联合投资2000万元。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还将继续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创业板或者科创板上市。
疫情期间利用“微问诊”,通过布置在药店的触摸终端,提供免费的基础药学和基础医学服务,并在微信公众号设置“发热咨询”的骏逸富顿也是瞪羚企业之一。“患者在家门口的药店,甚至点击手机‘微问诊’APP,就可以远程问诊和接受医师的用药指导。”公司创始人、CEO罗安称。
同样成为瞪羚企业的智元汇,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邓波告诉记者,面对此次疫情,公司在48小时内完成“智惠行小助手”工具的开发,实现实名信息倒查溯源等功能,将地铁乘客凭身份证登记入站的时间单位由5分钟降为5秒。
此外,为i成都、智慧景区、智慧社区、智慧校园、智慧厂园等场景提供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安装维护暨后向增值服务的云智天下,将加速技术应用于包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无人驾驶等更多互联网应用场景的速宝科技,以及三合力通、艺馨达科技、身边科技、中科合迅科技、安思科技、金信石信息技术等公司也榜上有名。
苑东生物
重启A股上市流程
在第一批拟培育的38家瞪羚企业中,医药健康行业的企业有5家入围。其中,作为川内医药健康头部企业,且在进入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引人关注的苑东生物,自然成为了拟培育的瞪羚企业之一。
资料显示,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76875万元,同比增长61.39%;实现净利润13502万元,同比增长109.77%。2018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1.2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6.18%。
3月13日,四川证监局官网公示了公司辅导备案基本情况表,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这意味着公司将再次启动在A股上市的流程。
此外,四川青木制药有限公司、四川国为制药有限公司、成都盛迪医药有限公司和成都斯马特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医药健康类企业也成为了拟培育的瞪羚企业。
成电光信
依托电子科大科研实力
在第一批拟培育的38家瞪羚企业中,节能环保企业有4家入围。其中,成电光信是电子科大旗下的高科技公司和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公司成功开发了机载FC网络数据仿真、测试和在线采集系统。
同样入围拟瞪羚企业的中寰流体,是一家拥有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的生产型企业,拥有现代化的工厂和科研基地。
此外,成都卡诺普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绵阳沃思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也成为了拟培育的瞪羚企业。
在第一批拟培育的38家瞪羚企业中,节能环保行业也有5家企业入围。其中,国测检测是新三板公司锦美环保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第三方专业化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新闻推荐
《四川省工伤保险条例(草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一审解决农民工参保难待遇保障难的问题聚焦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