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保姆徐鹏(左二)向农户讲解菌病防治要领。
本报讯(彭富文·图)“近几天降温,大棚注意防风、保暖;土壤湿度不够,喷灌3分钟后再上视频让我看看。”3月27日,四川同圣金田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保姆”徐鹏视频连线,依次为50个羊肚菌种植大户提供技术指导。
羊肚菌被誉为“菌中之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成长周期短,经济价值高,鲜菌一般每公斤100元左右,是近年扶贫的热门项目。
“利润高,风险也大。”利州区荣山镇泰山村种植大户夏凯说,种植羊肚菌,菌种、营养袋、大棚等成本加起来,每亩投入接近一万元。前年,他在荣山镇一个村种植了37亩,自己摸索干,管护不当,总收入还不及今年的10亩。这还不算失败,有的选错了菌种,会血本无归。
夏凯现在的种植基地位于泰山村四组樊家坝,大棚附近,清澈见底的渔洞河环绕山脚。猫着身子进入遮阳棚,夏凯忽然变得紧张起来,“小心点哈,一脚踩下去,几十元可能就没了。”大棚里,密密匝匝的长满了羊肚菌,有的才从泥土中钻出来,有的已成熟,可以采摘了。
夏凯原来的种植基地位于渔洞河上游,与樊家坝的自然条件差不多。为何还花大力气搬迁呢?
面对提问,夏凯笑盈盈地说:“为了菌保姆啊!羊肚菌的生长对温度、湿度、土壤、通风、光线等环境要素都有极高的要求,没有专业的技术支撑,很难保证稳产、高产。除了教网课,菌保姆还每天至少三次视频连线看实地。之前的基地,通讯信号弱,视频连线不方便。”
夏凯对已完成采摘的大棚进行统计,亩产量有的上了千斤。“许多同行的亩产只有400斤左右;每亩收入将近多出3万元。”
除了免费培训种植技术,菌保姆还负责提供菌种和销售渠道。四川同圣金田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绍燕说,公司与四川省农科院、地方政府和种植户签订了合作协议,针对秦巴山区气候特征专门研发了菌种,教授下村指导每月至少一次,日常技术服务由公司菌保姆负责,公司承揽了政府的培训课程,贫困户可免费听讲座;一旦滞销,公司将保底回收。
菌保姆给种植户带来了丰收,也给村里劳动力不强的农户带来了财富。泰山村王清莲等11名贫困户有的残疾,有的长期患病,无法靠强体力劳动挣钱。采摘羊肚菌,活儿轻松,看家务工两不误,每人每月能收入两千多元。
夏凯接受菌保姆建议,采用“稻菌轮作”模式种植,既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肥,又促进水稻增产,实现“稻菌”双赢,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村民杨显连的3亩河滩地过去秋季种小麦,折合市场价收入总共不到800元。去年村委会牵线,将他和其他农户的24亩土地集中流转给夏凯种植羊肚菌,只出租秋季,每亩土地流转金550元,加上夫妇在大棚务工,仅此项收入就超7000元。
据统计,广元菌保姆经管的50个共2000亩羊肚菌生产基地,共吸收340名贫困户务工,平均每人能增收6000余元,助力脱贫效果明显。
新闻推荐
记者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为鼓励更多的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四川今年设立环境空气质量激励资金共1.5亿元,其中:环境空气质...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