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从春
一直觉得,中国人过的年是有颜色的,那种暖暖的红,最是其中的代表。
红年是一围温暖的炉火。数九腊月,一家人过年,围炉小酌,红泥小火炉中,忽明忽暗的炭火红彤彤的,散发着无尽的热量,使人倍感温馨。窗外的雪花纷纷扬扬,凛冽的北风呼呼刮着,那一炉炭火,红得让人心醉。
一身喜庆的红色唐装,也是红年的一部分。服饰的流行趋势千变万化,那些经典却一直未变。每逢过年,就可以见到红红的唐装,只往那儿一站,传统的中国风立马刮起,气场十足。就连挑剔的老外也爱赶时髦,唐装之红,席卷全球。
红年的红,还在于春联。春联,一卷中国红,两行浓墨重彩的汉字,写满春天的祝福,是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父亲买来红纸,请村里的私塾老先生写春联。姐姐们会趁大人不注意,偷偷用红纸当作口红化妆,那一抹娇滴滴的唇,如此地红艳可爱。也难怪,物质贫乏的年代里,春联纸的红,实在是太诱人。
乡村屋檐下的红辣椒也述说着红年。我不是四川人,也不是重庆人,却极爱辣椒。旧时的乡下,即使没有好菜,一碟红红的辣椒酱,也能够让我吞下三碗老米饭。过年时,菜里少不了红辣椒,无辣不成味,虽然有些重口味,倒也自得其乐。寒冬时节,辣椒不仅入味,还可以驱寒,总是少不得的。
红灯笼一直红年的代表。孩提时代,腊月新年临近,爷爷便张罗着制作红灯笼。虽然十分简易,却是红彤彤亮堂堂的,充满着吉祥和喜庆。儿时的记忆中,家家户户过年高挂红灯笼,那明亮的景象,让人着迷。有人说,红灯笼是年的眼睛,这话说得好,可我觉得红灯笼更像是一枚枚火把,在新春之际,为我们融化冰雪,照亮通往春天的道路。
两支红蜡烛,明晃晃地燃烧着,也是一种红年。一直以来,红蜡烛给我的印象不是照明,而是每一个喜庆的精彩时刻。从前的洞房花烛夜,红烛是必不可少的,而过年的红蜡烛,也是一种祥和的象征。
红年,当然少不了红红的焰火和鞭炮。在夜晚的天空,在白天的大地,它们尽情绽放,是另一种美丽的花朵。很喜欢燃放鞭炮后的碎纸,一地落红,喜庆异常,散发着浓浓的年味儿。
红红的年,穿越千年的历史,来到人们的眼前。红年的红,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化习俗,更是渗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里,早已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新闻推荐
扫码观看视频1月25日晚,四川医疗救护队抵达武汉,入驻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展开诊疗。临行前,四川省人民医院护士李琼在科...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