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艺术创窟艺术季开园活动即将拉开大幕。80余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和20余位美术批评家、艺术活动家、学者将汇集达州。近200件绘画、雕塑、装置和实验影像作品的集中展示,是给达州市民最好的新年礼物。活动期间将围绕“地方·国际”这一主题展开专题讨论。这是截止目前达州规模空前的一次艺术盛会。
日前,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本次活动策展人王林先生。
记者:本次活动定位为“地方·国际”,活动期间将有80余位国内外艺术家和20余位批评家参加,这将是艺术界和美术批评界的一次盛会。请问我们怎么理解“地方·国际”这样的定位?
王林:“地方·国际”之“国际”的概念是地球村、高科技和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状况下的互联网文化资讯,而任何地方哪怕是最闭塞的乡镇,都可能因为某种事件成为国际资讯的舆论中心,每个地方都有做“十五分钟明星”的机会。“地方”之谓,不仅是文化传统的栖息地,更是文化更新的发生地,这样来讨论全球化和国际化,也许会将“地方”的概念认识得更清楚,更有发生学的意义。
记者:本次活动有三个展览场馆,各有侧重。1号馆集中了30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雕塑、装置和实验影像作品;2号馆以“文献+作品”的方式梳理达州40年现、当代艺术的发展;3号馆则是以西南知名艺术家的架上作品为主。这是有意安排吗?对当代艺术你是怎样看的?
王林:这是根据展场空间和展览内容所做的安排,既有国内外艺术家在创作中所呈现出来的国际化,亦有西南艺术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在地性,而梳理达州现当代艺术脉络,更有本土在场的意义。实际上,在场的当代性和在地的国际化是一种价值诉求,旨在强调艺术家的个人创造力对中国改革开放时代文化进步与知识更新的推动作用。
记者:从主办方目前透露的情况看,展览上将有魏传义的代表原作《晨星》、罗中立的《父亲》素描小稿、庞茂琨的素描和冷军的《肖像之相——小唐》,他们与达州有着怎样的联系?
王林:魏传义是达州人,他的贡献是通过大巴山的老一辈革命家魏传统、张爱萍等人,将四川美院伤痕美术、乡土绘画带进了具有美术史意义的开放时代,罗中立乃是其中的佼佼者,庞茂琨对世界美术史的创变,具有重塑川美艺术创作高地的作用。冷军与贺兴友从绘画和摄影两个方面把超级写实主义艺术倾向做了新的不同寻常的表达。其“达州情结”是地方·国际发生的基因和维度。
记者:目前有活跃在国内美术界的近40余位知名艺术家,以及美国、德国、加拿大、阿根廷、韩国、英国的10余位外籍艺术家参展,如:顾雄、孙海力、向京、西西莉亚、道格拉斯、朴雄珪等等,可以说,他们代表了一定的艺术水准。你能简单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王林:不是一定的艺术水准,而是相当的艺术水准。展览一开园,大家可以到现场去看看,我先不作评价,让达州的艺术圈、文化人和观众去和他们交流,这不是更有意义吗?我希望他们的作品和在地在场的艺术空间环境有一种相互发生、相得益彰的关系,而洞窟美术馆的现状和历史自会有令人产生意外的观赏乐趣。
记者:本次活动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将专门举办首届“地方·国际”专题论坛,具体主题是什么?据我所知,在三、四线城市举办国内这样高规格的专题论坛还是第一次。本次论坛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林:这是这次艺术活动的重心所在,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这些年来,对国内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影响自不待言,而专题论坛更有其针对性,“互动的网络和下沉的审美”主题发言是案例也是提示,表明在中国乡村社会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无视“逆城市化”现象正在发生,这和中心的消解、审美的下沉不无关系,而复归三、四线城市和乡村社会不仅意味着社会结构的重组与传统知识的更新,更意味着在地人格的根本改变,这有助于新时代公民意识的建设与推进。艺术批评之于艺术创作是一种反省,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的行为不仅是行动本身而已,而是要去思考前因后果,思考行为的意义,以此形成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历史方向感。批评的意义,就是促成与确立文化事实趋真向善的历史方向。
□本报记者 张全普
王林
著名批评家、策展人。四川美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美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美术学学科带头人,重庆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515艺术创窟艺术顾问。
新闻推荐
新华社太原1月7日电(记者胡靖国魏飚)近日,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公安局打掉一个长期隐匿在湖南,以“英皇电影”投资项目为诱饵实...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