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川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今日四川 > 正文

诗人席慕蓉新书《我给记忆命名》忆故乡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9-12-06 03:18   https://www.yybnet.net/

半岛记者孟秀丽

2019年9月,台湾诗人席慕蓉推出新书《我给记忆命名》,这是一本回忆之书,关于个人成长,关于家族原乡。书中收录了作者自选的日记、书信及散文,从1959年的少女日记一直摘录到2018年底,为读者掀起了自己生活和思想的一角。1943年出生的她已经70多岁,正是“从心所欲”的年龄,文中字字都是“归途”。

《我给记忆命名》是席慕蓉关于记忆的溯源、行走与书写;给记忆命名,只为承担顾盼,表白钟情。与生命狭路相逢,遇见自己、遇见家族的历史,唯有美好的记忆拥有穿透岁月的力量。

关于成长的记忆:

与生命狭路相逢,“诗就是我自己”

记忆中,席慕蓉这个名字,是与青春时期的唯美与浪漫联结在一起的,那些锦词佳句优美篇章,为我们描摹了一位纯净睿智感情丰沛的女性。《我给记忆命名》前三章展示了席慕蓉成长的脉络,有青春,有诗歌,有绘画,有淡淡的喜悦和浅浅的忧愁,用日记和文章娓娓道来。

席慕蓉出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战火中的重庆,幼年生活颠沛流离,随父母一路从四川到南京、上海,再到香港、台湾,少年的烦恼心事、离愁别绪无处诉说,所以“日记变成了我的朋友”,长此便养成了以书写来整理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的习惯。《我给记忆命名》就以1959年开始写的九则日记开篇,这本回顾之书,记录下她在绘画本业上的困惑与拼搏,对诗的痴迷与信仰,对原乡的思念与牵挂。

尽管有着画家、散文家、美术教授等多重身份且成就不俗,但她最为人熟知的角色还是“诗人”。《关于诗》是本书重要的一节,既有席慕蓉发表的第一首“少作”《粉笔,黑板》,也有创作《英雄组曲》的探索与困惑,更有诗友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席慕蓉对于诗的理解和感悟,在此章随处可见:“诗,是与生命的狭路相逢。”“诗,只是一个困惑的人,用一颗困惑的心在辨认着自己此刻的处境。”“诗是挽留,为那些没能挽留住的一切。”“诗是表达,为当时无法也无能表达的混乱与热烈,还有初初萌发的不舍。”“原来诗中真有救赎,真有依恃。”“在诗中,一切都是可能的。经由诗,成就了我们生命深处的自由与追求。”

席慕蓉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抒情诗人,在诗歌创作领域取得傲人的成绩,她对诗歌的看法,富于感性,浸润着对诗歌最为本真的认识,直指人心。经由一首首优美的诗歌,我们知道了席慕蓉;经由席慕蓉对诗的理解,我们感受到诗人敏感而美好的诗心。

席慕蓉最耀眼的光环无疑是诗,首部诗集《七里香》初版于1981年,第二本诗集《无怨的青春》初版于1983年,随后的十年中,先后再版三四十次,在出版界被称为“席慕蓉现象”。尤其是为她带来盛名的《七里香》,曾被广泛抄颂。席幕蓉的诗更具有跨越年龄层、知识结构层、地域层的蒙学作用,《一颗开花的树》《乡愁》等作品,都是诗坛、文坛经典的传唱。伴随畅销而来的还有种种争议,在第三本诗集《时光九篇》出版后整整十二年,席慕容虽然一直在写,但没再出版诗集,直到2010年出版第四本诗集《边缘光影》,整理作品时她才发现“原来这12年都在写我自己,原来诗就是我自己。”

关于精神原乡:

发现另一个自己,余生只剩归途

席慕蓉全名“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的江河”,原籍内蒙古,父母乱世里离家,到处颠沛流离。她生于重庆,长于中国香港、台湾,求学于欧洲,游走在写作与绘画领域,曾在台湾和大陆均有教职,近些年往返大陆的次数更是频繁,字里行间对“内蒙古”这个地方描述得越来愈多。不知道的人,单凭其文字,会想当然地以为,她是一位来自江南水乡的女子,你或许决然想象不到,那个祈望在“佛前求了五百年”的女子,文字中满是对生命的思索,对青春的记录和反思的女子,身上却背负着那么沉重的家国河山。席慕蓉就像其《月光下的白马》中的白马,在祖居的草原上执着前行,用心书写。用她的诗说:原来/这座高原/表面上虽与我是初遇/却绝对是生命最深处那灵魂的旧识。

席慕蓉的父母都是蒙古族,外祖父慕容嘎曾执掌军队,是内蒙古的民族英雄,外祖母乐宝光濂公主,闺名通戈拉格,族姓孛尔只斤,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自幼没在蒙古草原生活过的席慕蓉,因了蒙古族的血液,对蒙古族、蒙古人、蒙古草原有着虔诚的皈依感,在创作《英雄组曲》时,奔波于中国的内蒙古、新疆等地和蒙古国,追寻“真实而又完整的原乡”。

1959年1月29日的日记中席慕容曾说:我常常做白日梦,也许有一天我真的可以出国读书,也许我有一天回家了,回到我明驼瀚海的故乡,我眼看着内蒙古的一切在面前兴旺起来,我现在高高的山岗上,向成吉思汗我伟大的祖先致敬,愿先祖英灵佑我,到那时,我便没有愁意了,我的“终身之忧”已获得解脱,我已经不会有缺陷了,也才有资格享受回忆中所含的欢乐。

从1989年开始,席慕蓉踏上了“回家的路”,为自己、也为那些飘走在外的蒙古族人寻找自己身上的民族烙印,求得自己最终的心灵归处。在写于1989年8月31日的一篇日记里,她记下了自己与草原的首次邂逅:“然后走向极美的草原,无边无际的起伏,蓝天上云朵如块状群列,第一次看到那么整齐的云朵,那么干净的草原,却又觉得分明见过。我心荡漾,如痴如醉。晚上在白旗宾馆住下,夜空星星极亮。”而对家族和民族的深层次的探寻,则随着时间慢慢积累成为明确的生活主题,开始“寻找另外一个我,那个长住在我心中,我心深处的那一个我”。席慕蓉开始义无反顾,持续在原乡行走,“我心炽热,只因终于找寻到自己的归属。我终于在母亲的土地上寻回了一个完整的自己。”“我就那个人,那个悲喜交集却又理直气壮的‘高原孩子’。”

一个年逾六十的老人,十几年中,来往于内蒙古与台北之间,“从初见原乡的孺慕和悲喜,到接触了草原文化之后的敬畏与不舍,从大兴安岭到天山山麓、从鄂尔多斯荒漠到贝加尔湖,十年中的奔波与浮沉,陷入与没顶,可以说是一种在生活里的全神贯注。”正如青年书评人李然所言:“诗之于席慕蓉,如同旷野之于蒙古马,是灵魂驰骋的时空、也是记忆安放的疆土。”这里的“记忆”,既是私人记忆,也是家族记忆和更深广的族群记忆。多年以后,她才领会到,“对于我的外祖母和我的父母来说,没有什么是比‘细细回顾’更为疼痛和绝望的事了。”她的书写草原,便是在实现父辈们归返的夙愿。读者可以真实感受到作家灵魂深处对于“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充满爱恋的深情和深入骨髓的乡愁。

新闻推荐

华西天府医院设置床位1200张预计2021年建成投用

12月5日,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天府新区举行了华西天府医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建设一家...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诗人席慕蓉新书《我给记忆命名》忆故乡)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