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朝天》剧照。峨影集团供图
□苗月
《大路朝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雅西高速公路建设为背景,创作拍摄的我国首部全面反映交通建设发展故事的电影作品,是四川写给改革开放的时代情书。
真实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四十年四川交通发展,这个题材很大,涉及的地域很广、人物众多。要搞好创作,必须要深入实地详细了解公路建设历程和其中的真实故事,需要融入大桥建设者中,亲身体验和见证超级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得知当年雅西高速的建设者有很多正在修建雅康高速公路时,我们立即动身穿过尚未通车的雅康高速公路,来到大渡河上在建的兴康特大桥。大桥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大多很年轻,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这种青春的力量非常强大,他们在高山峡谷之间设计建造大桥,高达两百多米的桥塔在大河之上飞架起大桥主缆,犹如两根钢铁巨龙。一线施工的工长们基本上都是四十多岁的桥三代,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路桥人到今天的新路桥人,国家的建设者一代承接着一代,青春的力量承前启后不断开创新的历史。面对让人震撼和振奋的路桥建设场面,面对充满了力量的年轻一代建设者,我心中除了油然而生的感动,还有必然的创作冲动!剧本的最初构想开始建立:写一个大学毕业生来到大桥建设工地,成了一名新时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写老路桥人的前世今生,由此带出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剧本最初的创作构想就这样产生了。
抒写人民是电影表现的主体。随着剧本的创作,我开始扎实地去了解人,了解生活,从工地生活中去检验、丰富和发展创作构想。走进路桥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才开始真正认识和了解路桥人,这个群体在影视作品中也鲜有表现。初到大桥工地几天里,我爬上了近两百米高的工程猫道,与大家生活在四处漏风的板房宿舍里,跟着工人们在工地连夜挑灯施工。深深地感受到即使到了21世纪,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年轻的路桥工人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他们依然和前辈路桥人一样,要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对他们工作和生活的考验。大桥工地远离城市,天黑之后,工地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几位中年工长在食堂里一边喝酒一边摆龙门阵。许多人生故事就在他们的笑谈中成了我宝贵的创作素材。在与他们的谈笑中,我第一次听到“轮换工”这个名称,第一次知道了过去很多路桥工都是子承父业,第一次了解到父子之间相互轮换着从农村到工地然后再回到农村这样的伟大奉献。我能切身感受到这种非同一般的父子情感,这种饱含着对生命、对命运、对社会、对国家、对时代的热爱。
从2017年秋天开始剧本创作采访,到2018年盛夏的拍摄,再到2018年底的影片公映,我和我的创作团队,经历了一次难忘的电影创作经历。我们像路桥工人一样,修建了一条电影之路、一座电影之桥,以此表达我们作为电影工作者对那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的普普通通劳动者、建设者的崇高敬意!以此表达对我们经历过的时代,以及我们正在经历的伟大新时代的一片深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惠)“只用了短短几分钟,中行就帮我们处理完了这笔国际汇款,真的太方便了!”近日,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成功办理全省...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