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川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今日四川 > 正文

《少年的你》曝光校园欺凌 心理学专家:冷暴力也不容忽视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9-11-15 03:06   https://www.yybnet.net/

《少年的你》一上映即成话题之作。

电影《少年的你》一上映,就获得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在周冬雨、易烊千玺演技被大家“夸上天”时,“校园欺凌”这一现象也被暴露无遗。在某知名问答平台上,关于“校园欺凌真的有《少年的你》中这么严重吗?”的话题,获得了超过1000人的回答,不少网友在问题下分享了自己曾遭受校园欺凌的经历。校园欺凌离我们远吗?学校和家长又该如何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呢?对此,心理学家李小融谈了自己的看法。

现实中的“校园欺凌”一般发展到末端才暴露出来

我前几天刚看了电影,总的来说,电影给我留下了3个关键词——惊心动魄,催人惊醒,发人深思。

首先,电影中所反映出的校园欺凌事件,无论从哪个层面上都受到了来自社会的重视。但是电影揭示出来的暴力行为,它的严重程度和恶劣性质,还是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甚至包括相关专业人士的想象。这就足以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包括学生自身高度的重视。

令人吃惊的是,这类校园欺凌的暴力行为如此严重,但是与事件相关方并不知情,比如说电影中的教师和家长。这一点很真实地反映了当下现状,校园欺凌事件往往要发展到了末端,最后成为案件,有了法律问题,才被人们知晓,最后直接让警察来面对。现在社会上发生的类似事情也是,这个是很令人深思的。不管是加害者还是被欺凌者,他们的家长和老师,全程并没有参与到事件中去,甚至都不怎么了解,这非常发人深省。

还有就是电影里一直到结束,都没有看到对事件产生原因的分析。虽然隐约有对三个校园施暴者家庭的描述,但是没有看到合理和深刻的分析。当然,电影中更没有出现教育层面上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虽然现实也是如此,尽管现在国家非常重视校园欺凌的问题,但是我们确实没有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所以说,电影虽然有艺术的加工,但几乎符合现实中校园欺凌的情境。

“校园欺凌”频发背后学校家长对非正式群体掌握不够

对于校园欺凌,特别是事件的当事方,比如学校的老师和心理健康的工作者,要下大力去掌握和调研事件发生的性质、规模。不能像电影中所演的那样,最后不甚了了。

当然,现在大家对心理健康教育都很重视,每个学校都有心理咨询室,还有专职的老师在从事相关工作。电影中也有这个场景,老师说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但是基本没有学生去。说明我们的措施很多时候没有落到实处,在解决校园欺凌这一突出问题时缺乏影响力。可以说,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咨询大多流于形式。

电影里更有一点可以拿出来谈论,那就是里面由魏莱、徐渺、罗婷组成的欺凌“三人组”,为什么她们的行为一直没被老师和家长发现?说明老师和家长对当下的学生群体,特别是非正式群体,掌握的还不够。这是非常重要的,电影恰好把这反映了出来,老师和家长要真正去了解学生的现状,和他们活动的规律。

我还想说的是,学校的教育活动和家庭的生活,包括课程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针对校园欺凌事件做一些考量,以及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希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这个事情,包括学校、家庭、司法、公安、媒体,形成合力。

“冷暴力”或“热暴力”受害者不愿跟老师家长分享

其实,像电影里反映出来的对女主角的暴力行为,更多的偏向热暴力。我们一般把校园欺凌事件形成的暴力行为分为两种——热暴力和冷暴力。电影反映更多是热暴力,但是现实社会中冷暴力现象可能更为常见。比如起一些侮辱性的绰号,集体孤立他人,这些都属于冷暴力。

我们对冷暴力事件要高度关注,因为这类事件更容易被人们忽视,且更经常发生。我还要说的是,冷暴力行为不只发生在同学之间,包括老师和家长,他们对学生学业、行为的评价,都会形成冷暴力,带来的后果不容小觑。

但是,不管是热暴力还是冷暴力,都是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完成的。就算是当事人的老师或家长,外界的人士,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去深入群体,是不大可能知晓这些情况的。实际上这些事情是广泛发生的,加强认知。

随着领域内的研究越深入,我们现在有个热点,就是要把学生调动起来,“不要围观”暴力行为的发生。现在校园欺凌事件为什么频发呢?就是在暴力行为发生时,学生没有去制止,反而起哄、围观,没有形成良好的风气。还有校园欺凌事件中的受害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到侵害,自己的权益在法律层面上已经被侵犯,只是觉得耻辱和害羞,不愿意跟老师和家长分享。

当然,现在最要紧的是,社会各个方面包括老师和家长对事情的认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希望通过社会各个方面的不断努力,能给“少年们”带来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形成更良好的教育生态。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人物简介|

李小融,成都师范学院教授、四川省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四川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新闻推荐

四川省高校助学金 平均补助标准提高

近日从省财政厅官网获悉,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教育部从2019年起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设立中职国家奖...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报销比例不低于50%2019-11-15 00:43
猜你喜欢:
评论:(《少年的你》曝光校园欺凌 心理学专家:冷暴力也不容忽视)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