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川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今日四川 > 正文

其实文字是有容貌的 序罗倩脱贫攻坚纪实散文集《半亩原乡》

来源:广元日报 2019-11-10 00:56   https://www.yybnet.net/

◇常克

走进文字里面,去认识一个人,去发现一个人内心的真诚,这可以做到,即便彼此从未遇见。这无关乎文字本身的魅力,我觉得,来自一个人心灵的柔美,总有一种管道让人接触或者捕捉,这种管道,就是真诚。

我没有见过罗倩。

但在读完《半亩原乡》这部散文集以后,我感觉,我们已经熟悉。

有些人在远处,但走近他们很快,快到可以读秒;有的人则从来就在面前,而你永远难懂。两者的差距,就在真诚。真诚的人,他们笑的时候憨厚得像一枚树叶,那种笑,是我听到过最棒的声音。这段话是我在2015年时对朋友说的,我现在吃惊地发现,这段话用在罗倩这里,实在是太合适不过。

罗倩在四川广元,我在重庆,在写这篇序稿之前,我们从未见过,甚至连一次通话也没有。肖永乐兄向我推荐罗倩的文字,希望我能够写序,最初我是犹豫的,因为毕竟不了解。但慢慢走进罗倩的文字,我居然很快就被击中,被一个人内心的清澈感动。毫无疑问,这种感觉始于罗倩的真诚,像一泓流泉那样透明的真诚,就是那种感觉。

前面说过,真诚的人,他们笑的时候憨厚得像一枚树叶,但我现在发现,真诚的人他们哭的时候同样憨厚得像一枚树叶,比如罗倩。她写她的哭,写她的流泪,其实就是在写她心灵的颤抖,即便是三两句的叙述,也让我的心头跟着疼痛。

“一时间,我竟也说不出别的,只是眼泪扑簌簌就掉了下来,咸咸的,涩涩的。”(《暖暖的时光》)

“我捧着她的手,泪很快地流下来。”(《暖暖的时光》)

“大概是杯里袅袅娜娜升腾起来的热气让我的双眼蒙上薄薄的水雾吧。我转过头,竟是两行热泪滑了下来。”(《山居记事》)

“可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每天都十点以后才回住处,那些切好的菜便一直放着,直到放蔫了、放坏了,他们也舍不得动。父母不都是这样么!我再次泪眼蒙眬了。”(《山居记事》)

“我转身,关上房门,听到了泪水落地的声音。”(《路,还在走》)

“雪越下越大,寒风呼啸,万千刀子割在心头,血滴了下来……泪却冻在了眼眶里,终究没能流出来。”(《路,还在走》)

“亲朋好友说,那段时间一般她谁都不会理会,但是我一来、一开口叫她,她便立马努力睁眼和我说话,真是神奇……好多次,我听着,泪水潸然。”(《所有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车窗外,郭叔和姨还扶墙站在原处……我转过头,一片迷蒙。”(《所有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起初还没有留意,读的篇幅多了,就发现,罗倩每每看见弱小就会唏嘘,一遇感动就会流泪。问题在于,罗倩的眼泪,来自她与山里贫困户久处之后的百感交集,那是亲情间才有的情分融和;或者说,罗倩每一次忍不住的潸然泪下,都是为了她所结对帮扶的那些贫困户,那些高山林下一直在等待和寻找希望的村民。

罗倩的文字是清秀的,意蕴是朴实的,她内心的爱与善良是生长在原乡的,她几乎全部的叙述都是含着泪水的。

我一直觉得,真正能够打动人的文字,大都自带泪水。这种泪水首先是作者自己内心迎受叩击的表达,一般来说,泪水往往和真诚结伴,当然我指的是那种历经情绪的崎岖并且需要自我平复之后的真情流露。

带泪的文字不可多得,如果不是内心深处的真诚使然,一个人的精神镜像何以能够如此柔软、如此静好?

罗倩把自己的扶贫对象都当成了亲人,就像她自己讲的,“回眸,我们帮扶已五个年头。帮扶的村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帮扶户成了我们的家人。”“我成了我腹中孩子的母亲,我更成了郭叔家的孩子。他们喜欢叫我‘女子’‘娃娃’。”

在我看来,这样的情致,简直就是《半亩原乡》这部文本的神来之笔。

通过文字来熟悉一个人,始于罗倩,这是我的体验。进而我还有一种猜想:或许,这可能同样也会成为其他读者的体验。表面上看这是一桩非常有趣的事,而实际上,由此浮映出的一个关于文字从哪里来的设问,也就是文字应该源于何方,这个问题才是最有意义的。

文字要表现什么似乎不难,难的是讲述真心。尤其是散文,如果没有自己内心的裂动,没有对他人苦难的深透同情,没有走过阴雨和泥泞之后的那种提炼,文字就很难有根。

散文即心,也就是写自己的内心,明白这个道理应该没有难度。但真正可以写出自己内心的最深处,写到颤抖、写到揪心、写到灵魂里面泪如泉涌,这样的写心,不可多得。我想说的是,当一个人的内心被纠结到无处可逃、非写不可,那个时候他笔下的文字,一定最有生命的体感。

读罗倩的文字,我似乎能够听到她的心跳,她的哭泣或者欣慰,她的温婉或者强韧,那种心灵的姿态,带着一种沾了泪光的芬芳。读罗倩的文字,老实说,我感觉自己也在被唤起,越过迷雾之后,山梁上的那一抹霞光,把心里头照得暖暖的。

就是那种感觉。

《半亩原乡》分了四个专辑,即“初心在心”“希望在望”“未来已来”“蔚蓝之蓝”,每个专辑表现的对象和内容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写乡村的寻觅与期待,写故乡的坚韧与嬗变,总之写的是心与心的贴合,写的是内心的静好与激荡。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初心在心”这一辑,罗倩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五年,和贫困户已然成为亲人,岁月让罗倩以无数次落泪的方式,披示了一个人情感的极致表达。

罗倩的真诚就在于把这种情感记录下来,细腻、隽秀、深情,我知道得于肺腑的文字才可以如此。用四川或者重庆人的话说,这种泪光闪闪的情感是巴心巴肠的,是女儿对父母亲或者兄弟姊妹的那种惦记,是亲情间才可以有的那种恳切。即便看上去含蓄,即便流露得隐约,而它带来的发乎于心的温暖,会不知不觉潜入你的感受。

所有真诚的叙述,一定来自内心,喜悦或者痛苦,获得或者失去,失落或者重生,那无疑经过了剜痛,经过了挣扎,经过了跌宕。读这样的文字不仅仅是得到分享,更重要的是,会跟着那些文字扪心自问,会忽然发现,自己的内心居然忍不住同样有泪光闪烁。

用真诚来回眸,来叙写,因而罗倩的散文呈现了一种非常宝贵的文字质地。

包括写同事,比如《灼灼桃花蘸水开》《乡野日常》《根在故土》;包括写人事,比如《照壁崖下有人家》《老郭脱单了》《和你慢慢变老》;包括写变化,比如《丁家枣韵》《昭化古城,唤醒时光》《牛头村,大地遗失的诗篇》,我们总能够在罗倩的笔下感受到她情绪的流动,每一次靠近或者告别那些山村,她的眼神从来都是专注的,柔和的。

这样的眼神,我同样是熟悉的。2018年,我在重庆最偏远的巫溪县定点深入生活,重庆最高的海拔2796米,重庆最浓郁的深山老林,重庆最令人提心吊胆的陡峭山路,就在眼前;我后来才意识到,这一年我所能够目睹的远山与人,那种幽静和深远,一定会弥漫我的一生。

我跟着县里的扶贫干部在山林间走,推开那些贫困户的屋门,看他们的猪圈,听他们讲林下养殖,在他们渐渐生长的中药材种植坡地蹲下来,谛听土地的声音;那些日子,森林、灌丛、村道、风雨、冰雪,还有仲夏40摄氏度的高温,成为我生命中不会消逝的百感交集。事实上对我来说,走村入户只算得一种体验,而对无数人而言,他们年复一年,对故乡的竹篱茅舍投以深深的眷爱,他们流淌的,是汗水与泪水。

我能够感知其间的辛苦,正如在读到罗倩文字的时候,比较快地就能够意会其中一二。

花了心血来写扶贫的日子,写五年来的那些甘苦自知,并且成为一部文本,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孤例;用文字来陪伴泪水,这个过程又是怎样的艰涩与情不自禁,恐怕连罗倩自己都无以言表。唯其如此,紧贴在文字深处的那种真心诚意,就有了动人的力量。

讲自己的心情,叙述内心被打动的时刻,这并不容易,至少比想象的难。罗倩的文字让我得到这样的解读:其实文字是有容貌的,隽秀其表,真诚于心,读来自然就感觉亲切和优美。

能够感动人的文字大抵都是这样,永远都意犹未尽,欲说还休。

用心于文字的人,特别静美,特别和煦,好像每一回风吹过雨落时都会撩起他们的思絮。读到这样的文字,同样是一种久别重逢。

是为序。

新闻推荐

兰开驰会见农发行四川省分行行长董明

雅安日报讯11月8日下午,市委书记兰开驰在雅会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董明。双方就巩固发展银政良好合作关...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其实文字是有容貌的 序罗倩脱贫攻坚纪实散文集《半亩原乡》)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