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开鑫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以下简称:国展)结束了,作为全国书法界四年一度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览,“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被誉为书法界的“奥林匹克”,也代表着当前我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根据入展公示名单,本次国展上,四川省书法作者有36人(次)入展第十二届国展,较上一届增加8人次。其中,有13位作者的草书入选,在该板块位居全国第四。
作为此次国展草书专项中担任初评和复评评委的四川省行草书专业委员会主任何开鑫,在观审了1万1千多件国展的草书投稿作品后,用“草情张个性,经典引时风”八个字,向红星新闻记者讲述了他的整体感受。
四川作者草书易出彩 “我用三点来总结”
今年,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的主题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此次国展共收到52620件投稿作品,最终评出入展作品1074件,展览细分为行书、草书、楷书、隶书、篆书、篆刻、刻字七大类。其中,草书发挥了其优势,四川13位作者草书最终入选,在该板块位居全国第四。
四川草书易出彩的原因为何?“我用三点来总结。”何开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一是四川神怡务闲,滋养了草书的土壤。”他解释道,在历届国展中,行草书作品约占60%的比例,本身其合乎大众审美方式,四川本身就具有舒适、优适之感,也让作者在书写时将这一生活美学表现出来。“二是四川乐观包容的天府文化,让草书作者的心境更开阔,笔墨更潇洒。”何开鑫说,同时四川草书也一直在书法前辈的引领下传承和创新。
从万余件投稿中 总结入展标准
在第十二届国展复评的7天中,何开鑫观审了1万1千余件草书投稿作品,对于投稿的作品他认为具有多种特征:首先是“81552”:来稿中有80%以上的作品容易被淘汰,15%的作品待定,5%一看便有亮点,但最终仅有2%作品能进入国展“这样层次。其激烈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四相散乱”作品易淘汰,如笔墨源自何处、整体散乱少节奏、笔相粗糙等。
最终,“五征分明”作品才能入选,要有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的雅正,“草贵流而畅”的韵律,还要有篆线、长线、弧线、曲线的“四线一体”,“纵横牵掣皆有理,勾环盘纡总关情”的笔墨情趣以及经典与率性的融合。何开鑫表示,能达到这样的书法美学标尺,才会入展。
如今国展较当年 更具有时代气息
作为三次国展草书评委,同时也是40余次入展中国书协、文化部等国家级重要展览和国展的书法家,何开鑫认为如今国展的作品较以前更符合当代审美,具有时代气息。
何开鑫回忆到,1998年第一次入展时,只有几千件作品投稿,如今每届都有几万件作品。而当年每幅作品都只为凸显笔墨功夫,不染纸,不“穿衣戴帽”,“那时作品都不大,我当时就用了四尺单条入展,这在如今看来是不可能的事。今年我看到最大的有八尺纸。”此外,以前的投稿作品更凸显个性化,那时候风貌各异,作者如何练字就直接展示出来,现在更讲究“植根经典,溯源问道,张扬个性,引领时风”的审美理念。 红星新闻记者 曾琦 任宏伟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围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亚洲演艺之都”,上海开始重点打造三个国际性专业演艺节展,即上海国际戏剧邀请展、上海...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