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换月饼。
上世纪70年代的拖拉机。
永久牌自行车。
上世纪70年代,村民推着独轮车送公粮到粮站。
如今难得一见的农村土墙房。
□雨晓荷
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砥砺七十载,经风雨历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华夏大地迎来了从“一穷二白”到国泰民安的幸福生活。
70 年来,华夏儿女的穿着从“绿蓝黑灰”走向“七彩缤纷”,饮食从“食不果腹”走向“营养健康”;住房从“茅草土屋”走向“广厦千万间”;出行从“基本靠走”迈向“海陆空畅通无阻”……
壹
我的父亲是1950年1月出生的,刚好是新中国成立三个多月的时候。据父亲介绍,上世纪50年代,父亲六姊妹穿衣出门是一件很让爷爷奶奶头疼的事情,衣不遮体是常有的事情。那个年代需要“布票”才能买到布匹,因此在穿着上过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艰苦日子。那个年代,“列宁装”“中山装”盛行,服装色彩单一,品种、款式和面料选择都很少,基本上是以“绿蓝黑灰”为主。
作为一名“70后”,我小时候穿的是“的确良”布料衣服。为节约布料,小时候穿的裤子都是开裆裤。那个时候,我们根本不敢奢望穿新衣服,有亲朋好友送旧衣服给我们穿,是最开心的事情。印象最深刻的是,我读初中时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是母亲卖掉自己的头发给我买了一件白色衬衣,那是我有生以来最难忘的新衣服。
如今,服装变成了时装,个性化、私人化的服装随处可见——无论是花色品种,还是面料款式,都是千变万化。穿着的变化,是祖国富强的折射,也是民生富足的体现。不变的,是我们节俭朴素的家风。我们时常想给父母置办衣物,而他们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我想,这就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吧!而我们,也在无形中传承着这种美好的基因。
贰
老人们常说的“嘴巴二寸五,吃了多少田和土”,实际上就是“民以食为天”的意思。没有衣服穿让人感觉羞耻,但是没有食物吃,则会闹出人命。
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可以说是“饥不择食”,树叶、草根、黄泥巴……都曾经是那个年代老人们吃过的“食物”。“入口容易出来难”,“饥不择食”的代价往往是一个个悲剧。吃了上顿愁下顿,温饱问题是那个年代挥不去的痛。
就我们小时候而言,能喝上一碗米汤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想要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那简直是特别奢侈的梦想。玉米糊糊、小麦糊糊、蒸红薯,是我小时候的主食。小时候吃过最难忘的美食,就是油炸的香喷喷“蝉蛹”和甜甜的茅草根、野地瓜、桑葚。改革开放以后,家乡开始分田地,家家户户开始有了自留地,渐渐地开始有了白米饭吃。家禽的养殖,则让大家逐渐有了荤腥吃,脸庞上的“菜色”也随之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饱满的红润和挺直腰杆的精气神。
时代前进的车轮将落后碾压成云烟和记忆,吃不饱穿不暖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如今,人们已经从当初的解决“吃饱”问题,发展到了“吃营养”“吃健康”“吃长寿”的小康生活层面来了。七十载食物的变迁,实际上就是祖国迈向繁荣富强的时代变迁。
叁
房屋是家庭的庇护所,是人们和亲人享受自由自在生活的住所。自古以来,人们都为拥有自己的房屋而不懈努力。而七十年来房屋住所的变迁,同样见证着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祖国日新月异的蝶变。
7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华夏大地上人民群众住所的沧桑巨变举世瞩目。茅草土屋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家乡常见的村民住所。这种屋子的最大弊端是招引蛇虫,而且暴雨季节漏雨的问题也很难处置。石板硂架房、木柱硂架房,在那个年代的农村,稍微富足的家庭才能修建。大多数的房屋,在那个年代最怕的就是漏雨,基本上是大雨大漏、小雨小漏,可以说是“晴天夜晚看天上星星月亮,雨天夜晚听雨水敲盆叮叮当当”。
小时候,我们住的是外公修建的木柱房。外公是复员返乡的老红军,能够在翠竹掩映、依山傍水的地方修建一座以柏木为主的木柱结构房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算得上是富足的家庭。然而,由于外公是负伤复员,每个月的政府津贴除了日常买药、生活之外,几乎没什么结余,因此小时候我们也是饱受漏雨之苦:一到下雨天,小青瓦漏雨就只能用脸盆、水桶、坛坛罐罐来接。好在后来我们逐渐修建了砖瓦房,告别了老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弟弟修建了小洋房,家乡外出经商务工的村民有的还建起了乡村别墅。
房屋住所的变迁,是新中国城里70年来伟大的成就。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房屋已不仅仅是供人们生活的庇护所,更是为人们提供生产、科研、艺术创作等功能的场所。
肆
70年来,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出行交通“基本靠走”。“铁脚板”“飞毛腿”是那个年代走路快、跑步快的美誉,人们时常将步行调侃成“坐11路车”。至今,还有不少人以“坐11路车”来进行自嘲。比如说,有人会问自己朋友:“你今天是开车来的,还是坐公交地铁来的?”对方会开玩笑回答:“我是坐11路车来的。”不明白的人还以为真的是坐11路公交去的呢!
小时候,我们最先见到的稀罕交通工具是自行车,那个年代被称为“洋马儿”——有意思的是,大家以为这自行车是国外的洋货,实际上是上海产“永久牌”自行车。依稀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起哄坐“洋马儿”的人:“洋马儿光架架,高头坐个私娃娃。”当然,每次我们都会被骑自行车的人追得“鸡飞狗跳”,骂得狗血淋头。现在想来,真为小时候的无知而感到脸红羞耻——以为坐自行车的人都是崇洋媚外的人,实际上那个年代能坐上自行车的人都有很好的经济条件。回想起来,这种骂人的童谣纯粹是“仇富”心理在作祟。
小时候,老家乡村里常见的交通工具还有“鸡公车”(也叫独轮车),用来推运粮食、条石等重物。小伙伴们最开心的,就是坐上父亲推起的“鸡公车”。后来,噪音很大的拖拉机是家乡公路上的常见交通工具。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的四川乡村,摩托车、电瓶车、小轿车等交通工具已经屡见不鲜。逢年过节时,很多城市成为空城,而乡村却被各种品牌、各地车牌的小轿车堵得水泄不通。
飞机、轮船、高铁、地铁、动车……如今的交通工具,可以说是能够“上天、入地、下海”,实现了“海陆空”处处通畅。出行方式的飞速发展,见证的是祖国的高速
发展和日益强大。
衣 食 住 行 四 需求,日新月异七十载。70 年衣食住行的变迁,关系着老百姓身边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变化。这些变化,让人民群众切实提升了幸福指数,人们意气风发、昂首挺胸朝着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奋进。
(图片由作者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倏越记者邓勇)近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川省广播电视局主办的“滚滚看巨变·巴蜀正...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