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时病人(左2)与专家合影
“王叔叔,我过来复查了,今天拆线,我呼吸困难症状完全好了!”几天前,一个欢快的声音从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二病区的走廊传来,一个年轻姑娘快步走到王少新主任面前。仅仅在20多天前,这个20出头的姑娘因为气管狭窄随时面临着因呼吸受阻而死亡的危险,她在生不如死的挣扎中前来求助。经评估,手术风险巨大,但王少新主任最终决定冒险营救花季女孩。
气管狭窄 她每20天就做一次喉镜扩张气管
“王主任,我喘不过气,请救救我!”8月21日,这个女孩来到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中心二病区医生办公室求助,她身材消瘦,喘着粗气,脸色带着憋气后的暗紫。身旁的父母焦虑地望着王少新主任。“我已经进医院200多次了!”女孩和她的父母开始讲述遭遇的疾病。
5年前,女孩因重症肺炎长期插管,病治好后,落下了气管狭窄的后遗症,常常喘不过气,就像被一只手掐住了喉咙。每当这时,她就得去医院做喉镜扩张气管,大概每20天就要做一次,一次又一次,跑了无数趟。父母担心,要是哪天气管无法扩张了,怎么办?果然,今年8月再次到医院时,医生说气道瘢痕严重,不能再做内镜球囊扩张治疗了。
“我未必只有被憋死?我不想死啊!”女孩此话一出已是泪流满面。看着他们一家人眼巴巴的目光,王少新说:“来嘛,办入院!”
艰难抉择
巨大风险面前决定冒险救她
女孩入院后,王少新治疗团队就着手进行病情评估。检查发现气管上段有3-6cm长度的瘢痕狭窄区域,此区域因瘢痕挛缩过重,用球囊扩张难以达到最佳效果。而且,患者承受着球囊扩张后气道破裂损伤甚至致命的风险,因此手术切除是其唯一出路。
手术治疗风险很大,气管瘢痕区域较广泛,若切除对合后很有可能愈合不全,最终撕裂造成猝死风险也很高;术后即使愈合了,仍有可能发生气道裂开导致再次手术,有可能痰栓形成堵塞气道导致窒息,有可能营养功能障碍导致伤口愈合困难……不可预料的风险,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王少新主任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我们不给她做手术,她最终会因气管堵塞被憋死,我就是冒着风险也想救她!”王少新决定联合麻醉科、ICU、临床营养中心一起联合会诊。
步步闯关
像创作艺术品一样精细手术
8月26日,王少新主任亲自主刀,在全身麻醉下对女孩进行“颈段气管袖式切除,断端吻合术”,即切断原有狭窄气管后,再将残端吻合起来。
术前最担心的第一关就是麻醉插管艰难。果然,气管狭窄较重,插管很有可能通不过狭窄的部位,或者损伤狭窄部位。面对这个特殊患者,麻醉医生徐义全的手如同电视上见到的高级大厨用易碎的豆腐作雕塑。历经10余次插管,他已满头大汗。好在最终插管成功。
然而,当手术团队打开手术部位时,大家惊呆了:术区完全“粘成一饼”,稍不小心就会损伤血管和神经。“为了尽量减少损伤,我们把手术区分解成为一个个小区域慢慢推进。”王少新说。
不停地分离切除,再分离再切除,这个过程中,王少新丝毫不敢放松,一毫米一毫米探索着前进。接下来手术团队对评估狭窄段进行了切开,整整5个气管环被切除。
第三关是缝合关。缝松了气管会撕开,缝紧了气管边会坏死,如何拿捏分寸?王少新主任的手指灵活而精细,细细的缝线在缝针的引导下,轻快穿过气管壁,不疾不徐,上下对合严丝合缝,就像创作了个艺术品。手术成功!
脱离危险
女孩出院时专家说出心里话
手术成功了,但是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却让手术团队不敢大意。王少新每日跑重症监护室,认真观察、查看呼吸状况。重症监护室护士们精心照料,担心患者仰头撕裂,嘱咐女孩屈颈卧位,并最大可能降低仰头撕开气管风险……
第三天、第四天……就这样度过了ICU治疗的一周,术后危险期终于度过了。
9月2日,女孩终于平安顺利出院!在出院这天,她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五年了,我终于可以自由活动了!”
对于此次冒险救人,在女孩出院这天,王少新主任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作为医者,我们知道压在自己肩膀上的责任,当患者哪怕有一线机会时,我们都应该去冒这个险,而不是为了自保而放弃一条鲜活的生命,如果这样,就是对医生这个职业的不尊重。”
马霖杰 本报记者 邓晓洪 文/图
新闻推荐
“江山”绣满画卷,蛋壳造就古琴…… 多元文化齐聚,续写民族风情
河南展区的18米汴绣长卷《千里江山图》本专题摄影记者王晓峰赵天羿周里陕北炕头狮子市民在青海馆参观四川展馆内的大熊猫...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