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兰萍
9月3日,四川省第十七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决赛第一场开赛。两个小时里,来自四川省7个市州的8支参赛队伍展开激烈角逐,精彩的演出、丰富的题材,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聚焦现实
小故事“讲述”大问题
小音乐剧《新农梦》取材于四川内江农村,故事讲述了一对青年夫妻放弃城市生活,带着振兴乡村的美好梦想毅然回乡扎根,并以实际行动感动父母乡亲,在大有可为的新农村的创业故事。故事塑造了新时代青年新农人的形象,展现了当代青年新农人对人生的梦想,对美好生活,对人生价值的动人追求。
灯戏小戏《李扯火致富》围绕巴中特产芦笋,讲述刚刚脱贫的村民李扯火想通过成立芦笋专业合作社致富的故事,从小人物“要致富”的梦想来反映“乡村振兴”这个大的主题。
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和民生大事。8个作品中《我不是网红》《连心桥》《李扯火致富》《新农梦》4个节目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创作。接地气的故事、多元的形式、诙谐的语言,不仅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欢笑,更引起了大家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关注和深思。
据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副主任杜林介绍,本次参赛作品主题鲜明,集中在现实题材特别是脱贫攻坚题材,体现了配合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时代性。
跨界融合
传统玩出新花样
由内江市川剧团演出的川剧小戏《我的川剧我的团》,讲述的是团长张亚兰从市上开会回到剧团,带回了复排大幕戏《奴隶颂》并将以此参加省川剧节的好消息。多年未排大戏的宏德川剧团全体演员异常高兴,但这时张亚兰的丈夫带着一身酒气上场,十分愤怒地阻止大家排演《奴隶颂》,夫妻两人发生了巨大矛盾,最后两人误会消除,《奴隶颂》顺利排演。
该作品不仅反映了当代川剧演员生存的现状,而且将川剧元素和话剧舞台表现相结合,颇具新意,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可以看到,此次比赛参赛作品形式多样,既有话剧小品(含方言小品),戏曲小品(含小川剧),也有载歌载舞的音乐类小品(小戏),甚至寓言类的荒诞小品,形式面广。值得一提的是,一个作品中常常包含几种元素,使得作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样的‘跨界’让这些小戏小品创作更有新意。”不少看了演出的观众如此评价,近年来,这样的“跨界”作品在小戏小品大赛的舞台上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多的现代作品创作愿意加入四川传统元素,更多的传统表达也融入新的表现形式。
全民参与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作为四川省小型戏剧作品类的最高赛事,四川省戏剧小品(小戏)比赛迄今已举办16届,其间,涌现出大量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品和演员。
据悉,该比赛一直坚持“聚人心,固队伍”,以“推人才,出作品”为目的,积极践行“阵地不丢,队伍不散”的要求,为推动四川省戏剧创作繁荣发展,特别是对地方戏剧编、导、演创作人才培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记者注意到,整场比赛中,不仅有演技精湛的老演员,更涌现出不少充满激情的年轻演员。
为了丰富创作内容,广泛吸纳人才,四川省戏剧小品(小戏)比赛近年来也从以往的以文化系统的专业文艺团体为主体,逐渐转向鼓励社会公众共同参与。
拉开节目单,本届比赛入围决赛的队伍中,除专业院团、群文系统外,还有高校和体制外团队参加,参与面广,尤其是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参赛积极性高涨。在不少观众看来,只有真正让更多非专业人员、社会公众参与到作品创作中,才能真正使作品从群众中来最终走入群众中去。
新闻推荐
52岁的四川前体操奥运冠军李东华痛失爱子 坚持 是除了活着之外,唯一重要的东西
李东华在教儿子练鞍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在他的传世之作《答案在风中飘荡》开头如此写道:“一个男人要走过多...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