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觉玉,现年85岁,14岁入伍,参加过太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参加金城战役时,曾和战友连续20天不睡觉救治伤员,在朝鲜战场荣立三等功两次。1956年,跟随同为军人的丈夫李义林调到四川阿坝自治州,转为随军家属。自此,在长达近70年的时间里,她将立功证书压到箱底,低调地工作、生活,没向组织要过任何待遇。“战争胜利靠的是正义、信仰、意志!”
虽然已是85岁高龄,但史觉玉老人无论说话还是行动,都很自如。她作息规律,每天4点多钟就起床锻炼,7点多钟吃早饭,然后看电视、听广播,了解国情市情。中午12点,老人准时收看《新闻30分》。她平时喜欢看军事频道,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
1948年,14岁的史觉玉当兵入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我志愿军执行所有任务全靠“11号”——战士们的一双腿,而美军则使用的是现代化、机械化的武器装备。
史觉玉和战友们执行战地救护任务,5人一个收容小组,负责2500个伤员的救治、收容、转运、治疗,每天24小时,不分昼夜地为伤员治疗,夜间还要轮流站防空哨,“美国的飞机一来,不管是人还是牲畜,只要有活的,他们就炸!”老人说,金城战役时,她和战友们连续20天不能睡觉。有时端着治疗盘走路,都会短暂地睡着。吃饭都是利用经过防空洞的机会,匆忙拿个干馒头边走边吃……
从老人保存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她和战友揣着步枪站岗的情景。回忆那段峥嵘岁月,老人坚定地说:“给了任务就努力完成,战争胜利靠的是正义、信仰、意志!”
“我是一个兵,永远不能被困难吓倒。”
史觉玉老人极其自律,热爱学习。参军之前,老人没上过学,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上战场前,她与战友签订了互助条约,每天和战友学习5个字,后来增加到每天20个字,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把“文盲”的帽子摘了。
1954年转业后,她被安排到保定工农速成中学学习。心里想着当专家,她便不分昼夜地突击学习,结果用眼过度,导致一只眼睛失去视力。没有上过大学,是老人一辈子的遗憾。
与老人攀谈时,大家发现她经常揉搓自己的一双手。她的女儿李虹告诉大家,老人患有严重的风湿、类风湿,曾经三次瘫痪在床。“我们为她针灸,贴药,但无论多疼,我妈都没有喊过一声。”李虹说,老人自己琢磨了一套健身操,凭着坚强的意志和疾病作斗争,三次瘫痪,愣是三次站了起来……
而这些都是年轻时落下的病。抗美援朝时,物资供给不足,伤员用过的绷带、穿过的血衣,史觉玉和其他救护人员都要拿到冰凉的河水里清洗,消毒后再使用。朝鲜大同江的河水冰凉刺骨。手,变形了、身体垮掉了。但,意志没有垮。
“我是一个兵,永远不能被困难吓倒。”问到老人为什么能坚持时,老人坚定地说。史觉玉(左)和战友整理锦旗。史觉玉(左)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找不到档案就别找了,不能给政府添麻烦!”
听这位坚强的“战士”讲述战争场景,大家充满尊敬和钦佩,但老人挥一挥手,“都过去了,我们有这个战争经历的人,和伤亡的将士比,没有谁会躺在功劳簿上!”看到“八一”前夕这么多晚辈前来看望,老人把手放到胸前,“都是战友,看到你们,心里热乎!”
李虹告诉记者,老人虽然有三等功立功证书和战争时的照片资料,但因为个人档案丢失了,无法证明身份,这些年从来没有享受过任何待遇。“以前我父亲在的时候,可以证明身份,我们想过去找档案,但二位老人都坚持没找,不想给党和政府添麻烦。”李虹说,1996年父亲去世后,老人跟着子女生活,应老人要求,也没有找过政府。近两年,国家越来越重视退伍军人,出台了一些优抚政策。于是,他们背着老人找过相关部门,但是因为没有档案,老人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年纪大了,干不了什么了,自己把身体锻炼好,不拖累儿女,不给国家添负担!”当被问及对晚年生活的憧憬时,老人这样回答。
当谈到档案丢失的问题时,老人还是那句话:“找不到档案就别找了,不能给政府添麻烦!”
“史觉玉老人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很大贡献,却从来没有提过任何要求。我们对这样的老前辈打心底里敬重。现在的好生活是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换来的。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八一建军节就要到了,我们自发筹钱来看望老人,向她,也向所有退役军人致敬!”退役军人仓盛说。(吕新颖)
编辑:袁泓蕾
(原标题:《从太原战役到抗美援朝,廊坊85岁女兵的战争岁月》)
新闻推荐
案例:孙某与韩某是大学同学,2016年2月1日,孙某因周转需要向韩某借款5万元,约定2017年1月31日前还清,未约定利息。2017年3月,孙...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