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川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今日四川 > 正文

寻访传说中的神农神犬:能集群战虎 却神秘消失

来源:澎湃新闻 2019-07-14 09:35   https://www.yybnet.net/

原创:花落成蚀

花老师这几天都在神农架的太阳坪保护区。保护区的故事我们随后再讲,我们先来讲讲神农架的野人。

传说神农架有野人,但神农架传说中的动物并不只有肯定不存在的野人。有一种犬科动物的威名,不止神农架,流传在整个湖北西部山区和川、渝地区。传说,这种动物特别凶残,挖眼掏肛;但也特别团结,能够集群战胜老虎。

这种动物,可能真实存在过。

鄂西川渝的彪悍怪犬

在川渝版本的传说中,这种动物名叫“马老虎”或者“麻老虎”。大概每一个川渝人在小时候都被爷爷奶奶用麻老虎威胁过:“再不吃饭,麻老虎就来抓你了!”这个吓小孩的说法似乎也不止局限于川渝。我一个武汉人,小时候也这么被奶奶威胁过,她口中的怪物叫“马(mà)虎子”——不过马虎子似乎还有别的源头,和马老虎不一样,此处不表。1956年,人类学家潘光旦大师调查川鄂,随行的记者张祖道写了本书记叙日常。里面对这种动物的传说有很详细的描述:

“马彪,这里的老百姓大都叫它为马老虎。来川鄂边境后,好多人都提起过,而且说法大同小异,可见这里确有这么一种动物,是生物学家、动物学家还没有注意到的。

中国人讲究相生相克,老乡说,马老虎就是老虎的克星,马老虎能吃老虎,它的头长得像马头,大家习惯叫它马老虎,山里有它在,老虎就不敢大声吼叫,声称它自己是“大王”了。马老虎像狗那么大小,黄黄的毛,马头,长尾,行动极快,喜欢集体行动,一群一群的,在山里,一个跟着一个的到处游动。它们喜欢吃老虎、野猪,也有本领吃它们。马老虎见到老虎就追,追近后,纵身跳上虎背,先用尖利的爪子,把老虎的眼睛抓瞎,这样,老虎就跑不快。然后,它就咬老虎的屁股,把肠子撕扯出来,吃它的内脏,然后再吃其他部分。它们捕食野猪,也是这样,一个上去,一群围着咬,另外还有放“哨”的照顾。马老虎还知道在野猪经常来往的路途上埋伏,等它经过时,突然上前狙杀,这样比追捕更为省力。”

这段描述特别详细,都是当地猎人讲的故事。但是诡异的是,潘大师建议当地猎人抓上一只送到北京动物园展览、做研究,猎人们又纷纷表示难抓,以前也没抓到过。同样,神农架这边也没抓到过。其实川鄂的猎人非常厉害,解放初期,四川一省一年上交的野生动物皮张数以万计乃至十万计,老虎、豹子什么都有,独独抓不到马彪,我不信。

我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来自神农架。他也跟我讲过类似的故事。所以,这次我刚到神农架,就问保护区的巡护员听没听过类似的传说。果然有。至少在太阳坪保护区一带,这种动物叫“扒沟子”。“沟子”就是屁股缝,神农架方言里代指屁股。扒沟子自然说的是咬屁股的传说。

神农架老猎人的说法

让我猜的话,马彪、扒沟子,大概还是豺。豺曾经在中国特别多,但后来又几乎消失了。它们捕猎就是集群掏肛,印度那边也有过豺群怼老虎的记录(虽然那个记录有点夸张,可行性有点低),说不定就是豺在消失后,其形象在故事中发生了异化,演变成了一种神秘动物。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南川木菠萝 老师写的这篇介绍文:因为对这个问题实在感兴趣,我借保护区做社区调查的机会,托巡护员介绍了6位60岁以上的老猎人,向他们请教了扒沟子的问题。这些老猎人都来自太阳坪保护区周边的宋洛村和上坊村。不光这些老猎人,当地上了点年纪的人都声称见过扒沟子,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是群体癔症,也不应该仅仅是故事。

问完之后还有一些疑点,但我更加觉得这种神秘的犬科动物就是豺。最主要是他们谈了很关键的两个细节:

首先,有三位老猎人特别提到,扒沟子的耳朵是立起来的,而且圆。狼的耳朵是立着的,狗有的立有的塌,但无论狼和狗,甚至是狐狸,耳朵尖都是尖的。但豺不是,豺的耳朵尖明显是浑圆的,而且比较短。这是个鉴别特征。狼、狐和豺。

其次,几乎每位老猎人都提到,扒沟子很吵,声音和狼、狗不一样。豺的社交行为很有意思,它们有相当复杂的“语言”,有些叫声还很像鸟叫。这可能就是老猎人们说扒沟子很吵的原因。

在每次访问结束后,我都拿出在动物园里的豺的照片给老猎人们看了看。有一位老猎人当场就说这不就是扒沟子嘛;有两位老猎人觉得照片里的动物脸和扒沟子很像,但是尾巴有点短,身体有点肥——我拿的照片是在石家庄动物园拍的,那3只豺的尾巴都断了,而且动物园里的较胖很正常。这就对上了。正常的豺尾巴比这个要长一半到一倍。

剩下的三位老猎人,有一位不确定,另两位的说法则与前面三位相反:他们二人认为照片里的是“豺狼”,和扒沟子不一样,扒沟子嘴应该长一点,也没这么胖。但仔细问他们豺狼有啥特点,他们二人想了一想,又表示神农架好像没有豺狼。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疑点:有四位老猎人特别强调,扒沟子有的是黄的,有的是花的(或者说是麻的)。豺的颜色有个体差异,身上也会有一定的深浅不一,但大体上还是赤红或者赤黄色,群内似不会有什么差异。这一点有点对不上。但是这一点也可能是树影斑驳或者距离较远造成的。再者,还有一个老猎人说,扒沟子没有花的,就是黄的。正常尾巴的豺,这个个体身上有一点深浅不一。

另外,在神农架的扒沟子传说中没有怼老虎的段落。当我问老猎人们有没有看过或者听说过扒沟子战老虎的时候,大爷们看我的眼神十分莫名其妙。

神犬的消失

既然神农架的扒沟子曾经这么常见,那么有没有人猎到过它们?六位猎人都表示此事闻所未闻。他们给出了三种解释:

1 扒沟子集群,人打不赢。这种动物至少五六只一群,拿着前装火药枪的旧式猎人怎么可能搞得定?

2 扒沟子套不住。似乎没有猎人套到过这种动物。我猜,大概是因为它们群居,而且比较聪明,所以不会上钢丝猎套的当?

3 扒沟子是神犬。有两位猎人提到,扒沟子是神农架的神犬,其中一位还特别提到扒沟子是“张五郎的干仗狗”。神农架多土家族,张五郎是土家族的猎神。有这一层传说加持,加上扒沟子似乎没有伤过人,神农架的猎人也就不会打它们。“翻坛倒庙”张五郎。这位神君本是湖南瑶族版道教“梅山教”的启教正神。这个宗教在南方少数民族中传播甚广,土家族多有信奉。图片来自网易艺术频道。

既然没有人打,为什么扒沟子又消失了呢?

老猎人们都说不出原因。但他们回忆,扒沟子的消失,大概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事情,就是四五十年前。消失得如此之晚,大概就是神农架的扒沟子记忆如此一致,又如此鲜活的原因。

为什么会在那个时间点消失呢?我觉得不太可能是生态崩溃的原因。现今神农架的动物丰富程度虽然比不上四川的很多地方,但也不算差,四五十年前的动物更是多。如今神农架还能养活豹,为啥零星的扒沟子就养不活?

有一位猎人提到可能是气候的原因。大概是在1972年或者1973年,神农架地区有一次很强的雪灾。他认为扒沟子就是那次全冻死了。但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在那之后,比扒沟子更大的虎豹和更小的猪獾等动物都还有,为啥就独独把它们给灭了呢?赤狐:擦,我也在神农架灭绝了?

我猜测,扒沟子在神农架地区灭绝可能是因为疫情。有五位老猎人回忆说,赤狐,当地叫“毛狗子”,也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彻底消失的。赤狐是一种特别强韧的动物,几乎遍布于北半球,特别成功。能让赤狐和豺这两种习性完全不一样的动物全都地区性灭绝的,大概只有一种犬科共患病了吧?

无论如何,扒沟子就是消失了,亦如川渝的马老虎,亦如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豺。作为猛兽之首的豺,本来遍布于中国,但它们突然悄无声息的近乎全灭。这本身是一个比扒沟子、马老虎之谜更加扑朔迷离也更加重要的问题。

看着老猎人们种在山坡上的玉米地,我不禁幻想:如果不害人的扒沟子没有全灭,那些频繁下山毁坏农田的野猪大概也不会嚣张吧。

PS:如果以物种调查或是人类学调查的范式来看,本文一点都不科学,也存在很多我自己的臆想。不能算作学术性的调查,仅能给各位当谈资罢了。

花蚀的人间观察(公众号ID:NatureTemple)

我是花蚀,曾经是研究鸟类叫声的,现在是个独立撰稿人、半吊子生态摄影师、狂热的神庙迷和金属党。出版过几本书,爱写点自己关心的东西,关注啦你就知道了。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误诊误治,能否规避?

本专栏由刘松山医生隔周六发文第四十五期刘松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四川省拔尖中医师...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幽默的力量2019-07-12 23:48
猜你喜欢:
评论:(寻访传说中的神农神犬:能集群战虎 却神秘消失)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