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川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今日四川 > 正文

名人信札背后的故事 潜心助后辈 耐心释疑难 流沙河1982年回复作者宇之信札

来源:达州日报 2019-07-12 09:30   https://www.yybnet.net/

1957年,流沙河与白航等4位年轻诗人创办了《星星》诗刊。同年便因《草木篇》被划为右派,留成都做多种劳役,劳动之余攻读古籍。“文革”期间连续接受多种“劳动改造”,累计20年。1979年调回四川省文联,再度任《星星》诗刊编辑。

此封信就是流沙河重任《星星》诗刊编辑时,回复作者所写。信件言语间,一位对作者认真负责的编辑形象透纸而出,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这封信的原件,由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周明贵从一名成都藏友手中求得。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这首被收录于小学课本的诗歌《理想》,是流沙河作品中最为大众所熟悉的。

十年“文革”,这场浩劫不仅没有打倒流沙河,反而使他愈加坚强。这段惨痛的人生经历,使得流沙河的诗作更充满激情、更深沉感人,他警醒人们正确对待历史,铭记历史教训。《理想》就是诗人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1931出生于成都金堂,4岁开始研习古文。1947年春,流沙河考入四川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和当时大多数热爱文艺的青年一样,他的兴趣迅速转向了新文学,巴金的小说、鲁迅的杂文、曹禺的戏剧,还有艾青、田间、绿原的诗歌都让他沉迷。他还加入了进步学生团体“十月读书会”,并在进步报刊上发表文章。

新中国成立时,流沙河不过17岁,他虽以最高分考入四川大学农化系,但他更偏爱文学,常给《川西日报》投稿,发表诗歌和短篇小说。《川西日报》社长西戎赏识流沙河,一封介绍信将他召调到新创刊的《川西农民报》工作。

那时的流沙河非常痛恨自己的地主家庭出身,于是和曾做过国民党公务员的父亲划清界限。1952年,流沙河转入四川省文联搞专业创作,这时他已是一名青年团员,以赤子之心写了许多歌颂党和毛主席的诗篇。

1957年1月,流沙河、白航等四位年轻诗人在成都创办《星星》诗刊。创刊号上发表了流沙河借物咏志的《草木篇》及其他作者的各种流派的好作品,在全国一枝独秀,深受读者欢迎。

不过,也正是这篇《草木篇》,流沙河被划为右派,《星星》被指控为“反党刊物”。不久他被勒令回成都接受批斗,接着被戴上“大右派”帽子,留文联机关监督劳动。“文革”期间,他连续接受多种“劳动改造”(白天修路、锯木头,傍晚遭批斗),累计20年。

1979年,获得平反的流沙河放下了手中的锯子,重新拿起笔杆,开始了十年诗歌之路。此时,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了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并再度任《星星》诗刊编辑。他还在《星星》上开了个专栏,最早介绍台湾现代诗。后来,他把这一系列集结出版《台湾诗人十二家》,引起轰动。

此封信就是流沙河再度任《星星》诗刊编辑时,回复作者宇之所写。他写道:“这五首咏花的诗都欠新鲜。此类构思已成公式……以后宜多写与生活相近的东西。现在有些人(不是说你)写诗缥缈得很,空、远、淡,你们不要去学。”文中他与作者分享经验,字字恳切。信中几次出现“谅解、抱歉”等字眼,透露出他人格中的谦逊温和、对编辑工作的认真负责和毫无架子,值得钦佩。

无奈“捐官”求实务

——川大首任校长、清末著名教育家何维棣致林海信札

这封由何维棣写给林海的信,是与清代捐纳制度有关的。出身于湖南道州何氏世家的何维棣,亦工书善画,著有《潜颖诗》。即便自身才华横溢,于光绪壬午年经殿试得中进士,何维棣却长居候补道。

写此信时,何维棣二次俸满,为求取盐大使一职,他向林海写信询问捐官事宜。此信的内容也从侧面反映出清代卖官鬻爵之风的盛行。该信的原件,由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周明贵于北京某知名公司拍得。

四川大学图书馆望江文理馆的内庭,每每到了9月,桂花的馨香便从这里飘散,萦绕在文理馆的每个角落。内庭被称作“桂菀”,得名于我们今天讲述的这封信件的主角,四川大学首任校长何维棣的诗句——“丛桂夹路,香来袭衣”。

作为四川引进西学的急先锋,四川中西学堂(四川大学前身)可以说是领文化转型之先,是四川当时唯一的省级新式学堂,也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之一。

首位管理四川中西学堂委员即四川大学首任校长,是由四川洋务总局委派的刚刚年届40的何维棣。何维棣出生于“诗文书画兼工,四代十人盛名”的湖南道州何氏世家,是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教育家何绍基的孙子。光绪初年,他曾经与易实甫、程颂万等人在长沙蜕园组织湘社。他本人也是有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著有《潜颖文》《潜颖诗》和《煮冰词》等。

何维棣本是通过科举制度中的进士,但清代“卖官鬻爵”之风盛行,为出任实务,也免不了用银钱打点。“捐官”又称捐纳,是封建社会时期为弥补财政困难,允许士民向国家捐纳钱物以取得爵位官职的一种方式。捐纳开办由来已久,早在秦汉时就已出现,到了清朝,捐纳成了与科举相互补充的一个重要制度。此时,捐纳制度已经有了统一管理、明码标价、捐纳泛滥等特点。此封信中,他向林海写道:“昨有现任实缺盐大使,业已二次俸满,拟具拿报效三千两冀邀帅宪,汇入奏案,请以知县在任侯升。”

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别人捐官是为了丰厚的报酬,何维棣不是。1911年前后,何维棣任四川印刷局总办时,因为拒绝四川总督赵尔巽的亲属采买印刷货物虚报放项而自请辞职。从中,可以窥视到清代捐纳制度带来的种种弊端。

□周明贵 本报记者 戴静文/整理

新闻推荐

民间借贷那些事37 借款人自愿给利息,能收不?

典型案例:王某与李某系朋友关系,2015年2月1日,王某向李某借款10万元,并出具借条一张,载明:“今借到李某借款本金10万元,二年后归...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名人信札背后的故事 潜心助后辈 耐心释疑难 流沙河1982年回复作者宇之信札)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