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岳蕾娅 文/图
“创新就是‘别无我有,别有我强’”。7月5日,四川微纳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罗金华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自信地说道。
走出实验室创业的博士
2018年9月,在东区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攀枝花市恒誉工贸、攀枝花学院和上海大学共同成立四川微纳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纳米/超细氧化铝、氧化钛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一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机缘巧合下,攀枝花学院纳米新材料创新实验室负责人罗金华成了公司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今年38岁的罗金华有很多身份,材料学博士,攀枝花学院纳米新材料创新实验室负责人、3D打印国家高级工程师、四川微纳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罗金华说,这些身份有共性,但也有不同特点,从科研人员到公司副董事长,不管角色如何转变,不变的是自己对科技研发创新的初心。
罗金华介绍,纳米技术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交叉性强、应用面广,是继信息技术之后又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共性技术。而新型纳米材料的应用,将极大改善3D打印、电子行业、生物医药等上千个行业的现有产品性能。“将实验室的研究转化成产品落地加工生产,再卖到客户手上,看似只有一步之遥,但要真正实施起来却很不容易。
创业初期,公司创业资金只有500万元,连购买主体设备的钱都不够,为了争取到更多的资金,罗金华常常要跑银行,跟银行沟通,申请办理贷款事宜。很快罗金华争取到了一笔银行贷款。
公司运行过程中,他逐一跟客户联系,不仅跟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还在了解市场需求中,为公司下一步创新发展找到了思路。如今,公司年销售氧化铝近2000吨,纳米二氧化钛浆料近10吨,全部是订单式生产。
将产品升级才能立足
罗金华认为,要想在纳米材料中占据优势,就必须要有独特的产品,从刚开始的氧化铝占据市场,到如今团队正在研究纳米氧化钛,进军光催化领域。罗金华想做的是通过创新技术,让常规性、普通性产品升级为特种性产品。
“我们现在研发的这项技术将在21世纪‘绿色’环保工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甚至会引发一场环保技术革命。”罗金华表示,纳米光催化技术不仅广泛用于大气污染和化学污染防治、饮水深度处理、自洁净消毒防霉等民生健康安全领域,还将在新型建材(如高性能塑料、自洁陶瓷和高性能涂料等)、环保(如工业废水废气处理)、催化、能源等多个领域形成高技术产业,蕴藏着兆亿市场,孕育着巨大商机。
对于公司的发展,罗金华胸有成竹,他说,未来5年内,公司将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左右,公司将以攀枝花学院——上海大学纳米新材料创新实验室为基础,建立“研续中心”工作站为创新驱动平台,打造省、市级纳米新材料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形成规模化爆发式增长极,以挂牌新三板为推手,打造纳米新材料国内第一品牌,国际化知名品牌。
罗金华说,当前,我们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风口上,必须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健全基础研究的支撑体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扎根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做出更多的原创发现,力争在行业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实现从跟踪到引领的转变。在东区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通过持续加大对科技项目的投入,加大高学历、高技能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合理的容错机制,支持和鼓励青年科技人员,加强前瞻性、基础性、原创性技术探索,踏踏实实从事科学研究,潜心创业,一定能让更多研究成果开花落地,助力攀枝花东区高质量的发展。
新闻推荐
杜紫平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安排部署长宁“6.1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本报讯(记者黄睿麒)昨(9)日,市长杜紫平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安排部署加快推进长宁“6.1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审议关于第二...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