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
又到夏天,同样的六月底。2017年6月29日,出版人、作家吴鸿在克罗地亚因病症突发去世。转眼已过去两年了。
2019年6月29日,吴鸿的新书,也是他的遗作——《吴读有偶》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亲友们在三圣花乡为《吴读有偶》举行小型首发式暨吴鸿逝世两周年纪念会。吴鸿与弟弟吴献情意甚笃,吴鸿曾交待弟弟帮忙给自己整理文稿,将自己平时所写的阅读笔记收集成书,连书名都预先想好了。弟弟刚整理好,哥哥还未过目,就天各一方。如今稿已成书,吴献说,也算完成哥哥的一个遗愿,“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本书。”
“书虫”的世界
从奥勒留到盐野七生
吴鸿是出版人,同时也是作家。做书、写书,就很难不爱书、藏书。
吴鸿是一个书痴,在《吴读有偶》中,吴鸿记录自己读书、购书、藏书、做书,与友人谈书,评书,妥妥的一个“书虫”的世界。翻开书就可以看到,生病住院的吴鸿,在床头读新井一二三的《我和阅读谈恋爱》,对这位日本作家的观点,深有同感。等候抽血,吴鸿忍着脚的胀痛,拿出撕下的梁实秋译的《沉思录》中的一页,在黑压压的走廊里读着读者,突然觉得整个医院亮堂起来。因为他“听到了”奥勒留仿佛跟他说话——“纵使你的生命可以延展三千年,甚至三万年,要知道一个人只能死一次,也只能活一回;所以,顶长的寿命和顶短的都是一个样。因为所谓‘现在’,对大家是一样长的,我们所丧失的根本就不是我们的,所以我们所放弃的显然只是很短暂的一段时间而已。”受到疾病折磨的吴鸿,感到极大的慰藉。他感叹,“阅读也真是神奇,最近在读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此书正让我一个个地认识罗马时期的伟人哲人。在我病痛之际,又让我偏偏读到奥勒留的‘人生指南’。巧焉,缘焉。”
吴鸿阅读视野非常开阔。一般人都只知道台湾文坛朱天心、朱天文姐妹,但吴鸿却“认识”明凤英——跟朱天文、朱天心都是《三三集刊》的创始成员,只是没有搞文学创作而是去美国做学者。吴鸿对明凤英的散文集《一点一横长》赞不绝口。吴鸿阅读口味也很杂。他喜欢张岱的《夜航船》,也喜欢乔治·奥威尔《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对法国作家吉勒·勒鲁瓦写的菲茨杰拉德与妻子泽尔达的故事《亚拉巴马之歌》给予深深的敬佩。
吴鸿还呼吁读者和他一起跟随日本国宝级摄影大师星野道夫,领略其作品《在漫长的旅途中》。对董桥谈人物作品集《酒肉岁月太匆匆》里表现出的汉语之美,他认为值得青少年当成范文来学习。此外,吴鸿还读童话书、辞典书,对每一种书,他都还能说出很精当的观点来。在整理文稿时,弟弟吴献也忍不住感慨哥哥,“他真的是看了太多的书,而且类型非常杂。”
书撕了来读
等人的时候顺便读完
吴鸿买书几乎成瘾。吴鸿的岳丈、诗人张新泉先生曾透露,吴鸿每次从书店回家,几乎都不会空手,都是大包小包的书,“家里的书多得几乎放不下”。吴鸿在书中分享了他在成都经常去看书买书的几家实体书店。其中包括商业街的人文独立小书店求知书社。2009年春节前,吴鸿得了严重的糖尿病,眼睛开始模糊,看书都成问题,医生强迫他住院治疗。医生要求他必须每餐后步行两小时消耗热量。他制定了一个散步计划,坐在病床上想好出门的方向,最终的目的地,还是书店。
作为出版人,吴鸿自然也会考虑如何做书。读书时,除了汲取知识,他还一直思考自己如何把书做得更好。他不认可把书“越做越厚,越做越大”的做法。“一百多回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之类的书,做成厚厚的一册,还是精装本,买回去拿都拿不起,又怎么能读呢。多半的家庭都是束之高阁,让它生灰。我不太赞成把书做得很厚,当然,该厚的就厚,做厚书如果是为摊薄出书的成本,那真是出版的怪胎。”吴鸿还透露了他一个很有效的读书癖好,“把一些书撕了来读,一天撕几页带在身上,等人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就可以读完。”
书名“吴读有偶”是吴鸿生前给自己取的一个文字专栏名,据爱人张寄波回忆,“当时他对自己想到这样一个专栏名字,还挺高兴。”吴献找来哥哥的好友陈维先生作为特邀编辑,“我把文字都整理好,他来整体考虑哪些可用,哪些不太适合。”即使还有一些文章未被收入,但吴献表示,“我觉得不会再拿来出书了,《吴读有偶》应是吴鸿最后一本书。”
在这本书中,吴鸿有不少地方提到流沙河先生,两人私交甚深。吴献将出吴鸿的《吴读有偶》消息告知流沙河先生,“先生主动提出愿意给书题写书名。”吴鸿友人范锐在跋文中提到,陈维说吴鸿“好吃”,写了一本《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现在把他“好书”留下的笔记编成一本《吴读有偶》,“算圆满了。”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实习生刘可欣
阿来忆吴鸿:
他通过书而了悟生命
2018年4月5日,清明节。阿来坐在书桌前,用文字回忆吴鸿。阿来像拉镜头似的,一帧一帧地回忆,吴鸿在克罗地亚出事当天早上,他在世界的另外一处正做什么。好像借此可以逆时间之流而上,回到吴鸿还在的世界里。他首先将时间拉回2017年6月底。阿来刚从南美回来,又马不停蹄去了新疆伊犁。6月29日一大早,阿来上天山去赛里木湖边,躺在毯子下,和一起来做嘉宾的陆川导演说话。他们等着晚上8点的仪式开始。阿来此刻突然想到,“如果在成都,这时应该有人在张罗聚会。一个最可能的人,就是吴鸿。”当时阿来不晓得吴鸿正在遥远的欧洲。阿来回忆,“我这么想的时候,他那里还是黑夜。这里的太阳正慢慢向西运行,去照亮那里。”阿来继续回忆,自己下山去往活动现场,吴鸿“应该正在早餐。最后的早餐。我在嘉宾席上坐定时,他准备上楼去拿行李。我突然焦躁不安。”
活动还没开始。山口上的风吹得人浑身冰凉。阿来起身走动,站在面临深峡的山坡上。“这时,一半的山野被云雾遮掩,一半的山野被这一天最后的阳光照得透亮。跨越峡谷的长桥上方,出现了一道彩虹。面对这样的自然奇景,心里会生出某种神秘体验,感受到某种超自然的意志。”就是在这个时候,手机的短信提示音响了。“一条坏消息”:吴鸿在准备启程回家的时刻,在异国的土地上倒下了。不再打算起身的倒下。”阿来回忆:“我再一次被风吹得浑身冰凉。心狂跳,其乱如麻。……夕阳落山,彩虹消散。”站在台上的阿来,进行着预先的演讲。从峡谷里上来的风吹在他背上。一边演说的阿来,脑子里想的是吴鸿,“此时,吴鸿的身体也正在变得和我一样冷吧。”
阿来与吴鸿认识已久,近些年更是因出版合作,有了更深的交情。经过多次谈书,做书,聊书,阿来确认,吴鸿是一个懂书、有情怀的出版家。对于吴鸿自己的阅读,阿来说,通过读《吴独有偶》中吴鸿品味书的文字,“可以再次确认,他读了许多书,但他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作为一个有成就有抱负的出版人,他也不是为编书而读书。他是在通过书而了悟生命。”
阿来理解吴鸿在书中所说,当年一查出病来,一出医院,吴鸿带着怅惘的心情,下意识去往的地方就是书店。“我知道他能在那些有通达人生观的书中去求证意义,生命的意义。我爱他明知活不了一百岁,但家里的书多到活到一百岁也读不完的那种生活态度。而且,他的读书是和寻常生活连接在一起的。他坐读的时候,家人和朋友的身影出没其间,亲切而自然。《二月三日读书记》这样的篇什可作佐证。”刚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阿来想起杜甫写在浣花溪的诗:“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阿来写道,“读书就是使心中春水生吧,读书就是在生活之流上放舟荡漾,而得到自由吧?这回,我确信,吴鸿他是坐着书之船走了。”
这篇名为《吴鸿去了远处》的纪念文章,成为《吴读有偶》的序文。吴献说,作为家属,读到“真诚和真心”,“非常感动,同时情绪上难以自抑,不敢再多读。”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实习生刘可欣
爱书的出版家吴鸿
□朱晓剑
如今做出版的“出版人”,似乎也未必那么热爱书,毕竟做书只是工作之一,为的是养家糊口。至于真诚地热爱书,那算是另外一回事。照一位出版人的话来说,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看书,真正读的书却没有多少,因为已经读过了太多的书。不过,这种“读”是审读,与我们通常所说的“阅读”并不是一回事。
吴鸿爱书。淘书、编书、写书等等,凡是与书有关的事,都少不了他的关注。他淘的书,以新书为主,旧书鲜有接触。他几乎每周都去成都购书中心淘书,那是因书店离家不远,步行来回就是散步。选的书也是五花八门,他淘书不只是看书的内容,也看装帧设计,这是“职业病”。遇上手头在做的书,他能从万千册图书中找到设计灵感,一本书就是这样完美呈现。
我曾去过他在三洞桥的办公室,遇见编辑送来一本书的封面设计稿,花花绿绿。看上去毫无个性可言,他就指点一二,顺便从书柜里找出两册书让设计者去“参考”一下。
在他的业余爱好里,书是重心。有好几次,当时在语文出版社工作的谢惠老师每次回成都,都送一下责编的新著,有毛边本也有其他的版本。吃茶的间歇,吴鸿就会翻阅一下,指出书上存在的缺点。谢老师就说做这本书的想法。这样的交流,虽不是师徒传承,却也是爱书人乐意看到的。我坐在旁边,听他们说来说去,依然坚持一本书只要内容足够好就可以了。这当然在吴鸿眼里是不过关的爱书人。
吴鸿从事书业三十余年,自然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书,在书里他总能发现另外的世界。与吴鸿聚会,最离不开的是书。我说起一册什么书,他就会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一些书,这种对书的精准判断,显现出一个出版人的专业水准。
这几年,我喜欢淘地方文献,一是了解地方风物,二是此类资料常常不为人注意。吴鸿喜欢的书范围比我要宽广得多。有时我在写什么,他就会推荐一些旧著新刊给予参考。“它们有自己的优点,借鉴一下他们的做法就可以写出与众不同的书来。”这当然是一种方法,当接触的图书增多,也就知道根据自己占有的材料等来撰写书稿,自然这样就容易受到出版社的“青睐”。这种专业指点倒也是一种隐秘的捷径。
吴鸿亦师亦友,对不少爱书人来说,是一种福音。他并不喜欢隐藏自己的书见解,而是乐意分享书故事,从中让人领略书风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从四川新闻网获悉,6月27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分别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对全省主汛期(7月1日...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