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声(右)跟南红协会副会长李秋晓交流作品。
作品《淡雅》
作品《佛缘》
在西昌,静候
南红作为“佛教七宝之一”,加之质地温润、颜色喜庆、适合创作,被人们认可和喜爱。2012年,西昌南红声名鹊起。2014年,一名福建手艺人来到了西昌,被西昌厚重的历史文化吸引,为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陶醉,决心留下来坚守匠心,传播南红文化。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年5月,他因南红作品《佛缘》和《淡雅》被评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
他,叫张震声。集多项美誉于一身。而此时此刻,他仍在锣机的嗡嗡声中,静候石头开花。
两度拜师缘定西昌
静心修炼终获美誉
文/图本报记者丁有为
1997年,20岁的张震声毕业于福建顺昌洋口商校的会计专业。1999年,因对艺术的热爱而改行学习雕刻。他在亲戚的介绍下,从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家乡来到福建莆田民间老艺人吴文资的工作室学习木雕。吴文资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他不会普通话。虽然都是福建人,但张震声无法听懂莆田话,师徒彼此用语言无法沟通,因此他们的谈话很少。
吴文资大师主雕观音、罗汉、关公等人物,作品多数是通过台湾的商人卖到日本,价格很好。可手艺人好像注定是不会发财似的,除了作品之外,就剩传承给徒弟们的手艺了。吴文资有个习惯,闲下来时,他会在院里静静地坐着,看着满院的木头。有一次,吴文资叫住了张震声,指了指白天张震声雕的那尊关公,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再拍了拍自己的肚子,然后做了个托着大西瓜的动作。张震声明白了:师父要告诉他的是“文胸武肚”。文人胸部很长,有胸怀;武将肚子大,有肚量。从此后,张震声更多的是用心观察领悟师父的一切技能细节。慢慢地,张震声读到了师父眼里的赞许。到今天,张震声感谢他的恩师,这是他从艺一生的领悟:“经验不来源于文字,而源于对艺术的信仰。”
2008年张震声来到攀枝花向刘开君大师学习砚刻。两年后,砚刻的浮雕技艺与木雕的圆雕技艺相互融合后,张震声可以轻松地雕琢出从摆件到把玩件再到挂件的大大小小的作品。张震声的作品开始在行业里小有名气。
2012年,西昌南红开始声名鹊起,张震声从攀枝花到西昌往返多次,开始尝试入刀大凉山南红玛瑙。无数个日夜之后,张震声的南红作品开始占据市场一隅。2014年张震声来到了西昌南红玛瑙市场。
离开那个小小的工作台,尝到甜头后的他就再难回去埋头苦干了。
浮躁后内心开始寂寞。“是不是就满足现在的状态?”几番纠结之后,张震声打开锣机,“嗡嗡”的声响让内心无比的宁静。他重新拿起温润的南红,勾勒、雕刻、打磨……静下心后,他认真的分析了南红的原料特征:它小,但质地很好,能做出上等的挂件。但之前市场上随形的作品居多,若将“子冈牌”方方正正的牌形用在南红的雕刻上,会更加提升它的审美效果。于是,张震声在牌形和牌头上重新下大功夫。
重新定位作品很快带来艺术成就。2015年,张震声的《嫦娥》获第二届中国
(大凉山)南红“玉鹰杯”银奖;2016年《摩登女郎》在中国玉石雕刻获“陆子冈杯”银奖,同年,张震声被评为“大凉山南红雕刻大师”。2017年《摩登女郎》再获第四届中国(大凉山)南红“玉鹰”金奖,《家大业大》获银奖;2018年《观音菩萨》获第六届四川省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2018年年底,刘开君师父通知张震声参加“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虽已获奖无数,但面对“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张震声并没有信心,因为他明白这份荣誉在手工艺行业中的地位太高了,各位前辈都德艺双馨,业绩卓越。而且他深知自己的不足,仍需磨炼技艺,修养品德,在技艺上不断求索,努力创新。但是,在师父的不断鼓励下,在工美领导的深切关怀下,张震声决心以前辈们为榜样,努力的做出更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不辜负他们对他的信任与付出。于是,张震声把自己的《佛缘》和《淡雅》送到了成都参评。
2019年5月,张震声因《佛缘》和《淡雅》被评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
“很幸运我的工艺梦在西昌这片文化沃土上扎根了!”在获得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后,张震声内心无比激动。
“品质佳、技能精湛、寓意深刻。”是业内人士对《佛缘》和《淡雅》的高度评价。
《佛缘》作品采用满色满肉的柿子红为原料,完整保留原石的品相,正面采用高浮雕技法雕刻佛祖传法的画面,旁边的是阿难尊者和摩诃迦叶尊者。背面设计的是佛光普照,佛音远播。愿佛法无边,众生与佛有缘。正面采用传统的写实手法配上细致的灵芝纹,背面融合剪影效果大块面的表达。工艺上的繁简搭配,让作品立意明确,又不失单调。
《淡雅》作品选用南红冰飘带草花的原料进行创作,俏色上完整的用红色梅花形草花取做女子前额的“花钿”,取玉料的一点红色雕刻为耳饰,玉料下半部的红色俏为衣裳、扇子和蝴蝶。玉料中的冰白部分作为女子的肌肤,宛若一件完整的衣裳穿在冰清玉洁的女子身上,所有饰品也按恰当的比例修饰在身上。达到俏色的高度完整,不将就,完全符合审美比例。作品牌形沿袭子冈牌的规整,不采用随形,借此赞扬中华女性的内敛与端庄;用高浮雕技法雕刻正面;背面阴刻书法“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咏叹中华女性如秋兰般傲寒不凋,不以艳色媚世,馨芳怡人的高贵品格。
张震声雕刻主体多为人物、凤凰、山水、万里长城。张震声认为,“凤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也是吉祥和谐的象征;而万里长城,万里关山,千秋壁垒,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于今更显雄姿。“在太平盛世的当下,我想通过作品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祝愿祖国‘江山如画千里秀,祖国多娇万年春’。”
“南红作为‘佛教七宝之一’被人们认可和喜爱,加上它质地温润、颜色喜庆、色彩丰富、很适合玉石创作。因此,2014年我选择了在中国最大的南红玛瑙交易市场——西昌。”时隔五年,谈到和西昌的缘分与感情,张震声说,“来到西昌后,我被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吸引,被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陶醉,决心在美丽的西昌坚守匠心,传播南红文化。”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现如今,张震声的很多朋友都离开了西昌南红市场,过起了闲适的生活,而他仍在锣机的嗡嗡声中继续沉默,静候花开。他相信那不言不语的石头会为他绽放更多美丽的花朵。
祖国多娇春天常在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吴浩袁婧梁现瑞,中央媒体记者点赞:发布会刷新了我对四川的印象。本次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专场新闻发布...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