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团队,是一支致力于巴蜀文化研究的“国家队”。团队在1983年组建了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完成重组后,被教育部批准成为“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已成为巴蜀文化研究领军团队,收集了全国最丰富的巴蜀文化文献资料,建立了全国最齐全的巴蜀文化活态文献资源库。,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团队:为学术研究与地方建设架起一座桥。
◎探访
“看我们门前的这片荷塘,环境还不错吧?”5月16日,记者来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见到了中心负责人段渝教授和一群有活力的年轻队员。
这栋紧挨着文学院的二层小楼有些年代感,一片荷塘为它隔出一块“遗世独立”的空间。在这里,巴蜀文化研究传统经过多年传承,数代学者共同努力,开拓出新的巴蜀文化研究领域,形成一系列成熟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已处国内领先水平。
田野中细致探寻,创下巴蜀文化资料“之最”
巴蜀地处边远,保存了很多远古的民俗传统和语言。田野调查是积累原始研究资料必不可少的方法,这也是巴蜀文化研究团队鲜明的特色之一。目前,团队已在全省建立10个田野工作站,进行四川方言、民俗、民间文学田野资料的采集和整理。
成员们借着笔和相机,循着古道寻找巴蜀文化在历史中的留存。“有的古道已废弃,有的藏在山野中,无法通过手机地图定位,只能跟着当地文化保护部门工作人员或村民寻路,从早走到晚是常事。”段渝说,即便资料搜集过程有点苦,但成员们甘之如饴。
在巴蜀民俗、巴蜀民歌、四川方言等方面,团队抢救性保存了一批濒危文化资源,收集、保存了全川数量最多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搜集到的800余部清代、民国手抄本科仪用书中,多数是学术界尚未公布的善本、孤本,100余部巴蜀各地族谱中,50余部为清代手抄本;民歌研究方向成员历时10余年,走遍川内181个县,收集与民间歌谣相关的文字资料数千万字,整理原生态民间歌谣5000余首,为西部乃至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抢”下历史的证据。
民俗研究方向成员调查了200余座牌坊,拍摄5万余张照片,搜集了20余万字的铭文材料;调查明清墓碑600余座,拍摄约8万幅照片;录音、摄像资料达100多个小时,各类固态文化遗存无数……
凭借这些第一手材料,团队建立起全国最齐全的巴蜀文化活态文献资源库,由团队成员黄尚军教授主持编撰的《巴蜀濒危文化遗产研究丛书》入选国家“十三五”出版规划,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多学科互相配合,构建广泛的文化认同
巴蜀文化研究耗时长,成果也非一蹴而就,对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在哪里?面对记者的提问,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敏的答案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立刻为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改变,但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魂’”。
刘敏坦言,团队中不少学者穷其一生清理巴蜀文化的历史过往,用一段段历史回答“我们到底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些颇有哲学意味的问题,“润物细无声”地为社会发展创新带来动力。
巴蜀文化研究团队上世纪80年代已形成,老一辈研究学者博采众长,文史哲兼通,在巴蜀哲学、巴蜀历史、巴蜀文学、四川方言、巴蜀美学和藏羌史等方面都有卓著的研究成果,为团队奠定了多个研究方向。
在研究不断细化的过程中,团队整合了旅游学、艺术学、教育学、音乐学、语言学、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巴蜀文化研究中的成果,形成国内最强大的巴蜀文化研究学科集群,确立了“学习者+传承保护者+研究者”的培养目标,通过传承巴蜀文化,发展培养更多人才,形成更广泛的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文化端绪复杂,还有漫长的演化过程。虽然方言调查看似局限在某个地域,实际上拥有传承整个民族文化的大格局。”一位参与团队方言研究暑期活动的志愿者在总结中写道。
强化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库
除了挖掘巴蜀文化深厚的底蕴,学以致用,强化巴蜀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也是团队注重的关键点。“扎根巴蜀大地办大学,服务治蜀兴川新战略,是四川师大的社会担当,传承创新巴蜀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四川师大的职责使命。”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向成说。
团队利用巴蜀文化研究优势,建起巴蜀文献数据库,建设巴蜀地区以社会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文献基地,着力为巴蜀地区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
段渝研究的南方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南丝绸之路历史、民族与民俗文化、南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多个领域深入研究,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青年项目,举办了多场国际性会议,提出建设中—印交通与文化走廊、打造雅安文化旅游带等建议,为四川长远发展规划和建设提供政策咨询和理论支撑。
此外,团队将研究成果应用在旅游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区域文化传承和教育体系建设、巴蜀文化课程建设等方面,交出了优秀的成绩单。
团队巴蜀美学研究,依托成员的艺术创意优势,积极推行学生“双创”,在锦绣工艺、竹类工艺、民俗民族工艺品等典型巴蜀文化特色艺术产品方面形成研发、产出相结合的“一条龙”生产线。
团队与四川省旅游部门和各级政府合作,通过委托研究、共同研究等形式,每年至少启动两项针对四川省旅游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项目。目前,已为十余个省内4A级、3A级景区实现旅游包装和打造,形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超过3亿元。
◎对话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敏:
发挥院校优势推动地方建设
记者:巴蜀文化研究一度沉寂,现在又热起来,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刘敏:民族发展的持久动力,除了现实经济生活的需求推动,还从民族文化根源上寻找,因此历史文化研究是不能缺位的。拿方言研究来说,它不单单是一种工具,一个时代所有的信息都会汇集在语言中。团队在巴蜀文化研究中发现很多历史信息,指引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当下发展,指引发展。
记者:团队在今后的研究方面有什么计划?
刘敏:研究巴蜀文化、传承巴蜀文化、弘扬巴蜀文化是团队的宗旨。我们会遵循传统与现代结合、理论与实践互动、区域观念与全局意识融汇的原则,寻找高校研究和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的联结点,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团队会继续着力建设南方丝绸之路、四川方言与文化、四川省教育发展与决策三个高端智库,创建联动机制,有效整合各项资源,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
目前,巴蜀文化研究和地方经济建设关系最大的是旅游开发设计和教育,其实还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在巴蜀文化品牌符号打造、巴蜀文学生产传播、巴蜀服装品牌设计等多个方面,都可以与地方政府和机构合作,推动地方建设。
新闻推荐
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报告出炉 一季度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9万户
本报讯(记者刘佳)5月21日举行的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省政府关于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披露,全省...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