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川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今日四川 > 正文

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我为什么还要继续?

来源:成都商报 2019-05-18 01:18   https://www.yybnet.net/

有一天,一群中年人聚餐,席间不知怎么就聊到了小时候挨打的事情。

“我小时候之惨,动不动就要挨打,有时候明明什么也没做也要挨,就因为我妈心情不好!”然后一群人附和。好像我们那一代,就没有一个没挨过打。

有人说:“也没什么嘛,我看我们也没留下什么心理阴影。”但有一个朋友就恶狠狠地说:“不,我就是小时候遭挨得太多了,之烦这种行为,我现在给我女儿发了誓的,绝不动她一根手指头!自己都讨厌的行为,为什么自己还要做?”

席间一片默然,纷纷表示,对对对,上一代很多教育方式都太粗暴了,我们还是要尽量避免。

孩子不想吃了 大人非要喂

作为一枚吃货,我小时候却很不爱吃饭。这让父母相当着急,除了变着法儿做好吃的,还变着法儿喂我吃下去。比如要骑三轮车才吃,于是我妈跟在三轮车后面追着喂;要听歌才吃,于是我妈边唱边喂;要听故事才吃,于是我妈把著名的四川本土童话《熊家婆》讲了近100遍。是不是觉得老母亲太伟大?其实到了最后,常常是老母亲耐心耗尽,一声暴喝:必须吃!所以很多饭我都是含泪吃完的——人家真的吃不下呀!

这样的局面到了小学一年级,我还是不爱吃饭,换我爸这位耐心满分、超级宠溺孩子的家长来喂饭了。我也不再乱跑,开始边看书边接受投喂。我是很享受的,可以腾出手来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反正也不难吃,就塞吧。初夏的一天,我爸又在家门口喂我吃饭。那天学校要在操场上放电影,两个同学顺路来邀请我一起回学校,看到我爸给我喂饭的场面,他们当场就震惊了,大叫:“哇,你还要大人喂饭啊?天哪,你这么大了还要喂饭!”他们用手指着我,笑得无法自抑。我当场呆掉,那一刻我才惊觉:哦,原来人长大了,就不能被喂饭了。

更惨的是,两位同学当天晚上一边看电影一边把我的事迹到处传播,全班都起了反应。内敛的,就私下问我是不是真的;开朗的,直接大喊大笑。从此,我再也不让爸妈喂饭了。

现在,我爸妈帮我带女儿。记得女儿第一次吃辅食,当她吃饱了推开勺子的时候,我妈边强塞勺子边说:“乖,再吃点哈,最后两勺……”那一刻,我关于初夏那晚的记忆全部复苏。我非常郑重地和父母交流了喂饭问题:现在小,可以喂,她拒绝了就停止;等她可以自己吃了,一定让她自己吃,不强喂。其他育儿细节上,我爸妈通常不听我的,但在吃饭问题上,他们从此做得特别好,因为我是这样结束谈话的:“你们不想再像我小时候一样,为了喂饭把自己累个半死吧?”看来,他们也被往事给吓住了。

现在我的女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吃,想吃多点就多吃点,不想吃甚至可以不吃。但一旦开吃,就尽情投入到食物中,极其享受。(阿呆)

你咋不招呼人呢?

“你咋不招呼人呢?”这句话现在听来,仍然觉得是魔咒。

我从小性格内向,碰到熟人,一般能躲则躲,被别人叫住了,最多微笑一下表示收到。可我妈性格非常外向,5分钟之内就能把陌生人的家事打听出来,她对我这种路遇熟人不打招呼的行为,非常痛恨。只要和我出门,远远看到熟人来了,她就低声说:“××阿姨来了,要招呼人哈!”等对方走近,她就热情寒暄上了,我鼓足勇气刚要招呼阿姨,我妈已经对我招呼人的速度不满了,使劲拉一下我,说:“喊人噻!不爱喊人,简直不礼貌!”然后面带笑容给对方解释:“我这个女儿,就是不爱招呼人,性格孤僻得很,你莫见怪哈。”次数多了,我真的觉得自己糟糕透了,并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自我认知:我是个不懂事、不懂礼貌的小孩,肯定也不招人喜欢。在这样的压力下,我越发喊不出口,更加沉默。

印象中,有那么几次,在我妈之前,我终于突破自我,主动喊了人,老妈像中了大奖一样,兴奋不已,对对方说:“我女儿从来不喊人的,竟然主动喊你,可见好喜欢你哦。”我妈的夸张反应让我更窘迫,觉得自己撒了谎,我并不喜欢对方呀,只是偶尔战胜了害羞而已。

这种“我嘴笨,我不招人喜欢”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我成年,然后发现有很大一群人和我一样,这不是不懂礼貌,不是差,更不是坏,这只是个人习惯。

我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从小种下“我不够好”的种子。路遇我的熟人,我愿意招呼就招呼,不想喊就不喊,关我女儿什么事呢?遇到女儿的同学、朋友,她如果不招呼,一定有她的理由和想法,不代表不懂礼貌,不代表与同学关系不好,不代表性格有问题。我绝不强迫她去招呼人,绝不用她的嘴甜来显示我教得好。(呆呆)

不许哭!

其实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大人不准小孩子哭是为什么?不吉利、不可爱、不成熟、不美好?还是因为自己不敢哭,嫉妒小朋友能肆无忌惮地哭?

对小时候的我来说,玩具坏了,好吃的掉地上了,不让玩被要求睡觉,被家长打痛了等等,真的都很好哭呢。一个几岁的孩子,真的没有太多方式去表达自己的伤心难过情绪,只有哭,可每次我一哭,换来的总是我妈的责骂。

记得小学一年级的寒假,我和表姐玩抛接洋娃娃的游戏,哪知用力过猛,洋娃娃的头和身体分家了。我抱着玩具去找我妈,她看了一下说修不好了,等有空再去买一个。可那是我最喜欢的洋娃娃啊,当她是妹妹一样的,再买一个新的也不是她呀,我只想要她!想到这里,我眼泪啪嗒啪嗒直掉,越想越伤心,最后大哭起来。我妈的劝解不断升级:“好了好了,莫哭了。”“有啥子好哭的?至于吗!”“都给你说了买新的,你还要啷个?没事找事嗦!”“你哭啥子哭,我还没死!喊你不准哭了,马上把嘴巴闭到!”说到最后,如果我还没审时度势强吞下眼泪,招来的就会是一顿打。

当我有了女儿,我决定给她哭的自由。我允许她用哭表达难过、委屈、疼痛,当这些情绪通过哭流淌,真的太舒服了。女儿现在7岁了,相比幼儿时,她的哭越来越少,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形式,抽泣、无声流泪甚至忍住泪水。某天听到邻居家传来婴儿响亮的哭声,我突然惊觉:只有婴儿才敢这么肆无忌惮地想要哭到全世界都知道,我女儿已开始自动收敛哭,而我这样的成人,每年哭的次数屈指可数。世界会让我们慢慢长大,让我们忍住不哭,那么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在最温暖安全信任的家里,允许放声大哭又如何?(蓉呆)

不睡午觉又何妨

小时候,我就很不喜欢睡午觉。

你想啊,就趴在小小的课桌上,桌子又硬又局促,而且和全班同学一起趴,别人一有个动静哪怕是板凳挪动一下我都睡不着,非要抬起头去瞧一眼。

其实说穿了,我从小睡眠就少,属于典型的“肝精火旺”类型。别说别人有动静,就是全班都睡得呼儿嗨哟的,我也睡不着,因为我根本就没有瞌睡。所以我从小就痛恨“午睡”这一说,每次吃完饭想到还要午睡就特别痛苦,简直度日如年。关键是那时候的老师还特别负责,还要守着,时不时在教室里转来转去。老师一走过来,我只好马上装睡。但装睡的呼吸和熟睡的呼吸是不一样的,老师马上就能识别,于是走过来轻轻敲敲我的桌子,压低声音问:“搞啥子名堂?为啥子还不睡?你睫毛都在眨,你以为我晓不得唛。再不睡,下午上课又要打瞌睡!”当时,我好想一骨碌爬起来,告诉老师:“老师放心,我下午绝对不得打瞌睡。”但那时哪有那个勇气,只能像块烙铁一样,辗转反侧,辗转反侧!

那份煎熬,至今记忆犹新。

哪知女儿出生后,也继承了我这个优良传统——打死都睡不着午觉,除非在自家床上。上幼儿园没几天,去接她的时候就接到老师的“投诉”:“辰夕妈妈,辰夕啥子都好,吃饭也乖,表达能力也强,也会自己上厕所,就只有一点不好,不爱睡午觉,我们都观察好几天了,她没有一天睡着过。”我一听,差点笑出声来,对老师说:“她这点像我,从小觉就少,在家也不怎么睡午觉。我回去跟她说一下,如果实在睡不着,就躺在床上自己玩,不要说话,不要打扰同学,好吗?如果你们觉得她不睡午觉确实不好,我也可以把她接回去。”老师见我都这么说了,也不好再说什么。

也可能从小就不习惯午睡,养成了自己和自己玩的习惯,到现在为止,女儿都特别喜欢独处,有时候我问她:“自己和自己玩,你觉得孤独吗?”她说:“不啊,自己和自己玩还自在些。”哦,那我就放心了。(周一菲)

出了问题 首先训斥一通

我小的时候,特别怕丢东西,因为每次丢了东西,我妈就会先训斥我一顿:“给你说了多少次了,自己的东西要捡好!你听没有呢?你不听我的话,你看嘛,是不是又掉东西了!”掉了东西本来就很难受了,再被这么一批评,更是伤口上撒盐,关键是还不能还嘴。

到我10岁的时候,再掉了东西,或者闯了祸,只要遮得住,我就绝对不会给家里说了。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回家路上看到工地上有散落的马赛克,去捡的时候脚踩到一颗钉子,刺破了脚板心,流了不少血。我都能想象,回去说了之后我妈肯定要这样训我:早给你说了,放学就直接回家,你为啥不听……我居然就自己处理包扎了伤口,而且在随后几天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长大后才明白这有多危险,因为很有可能感染破伤风。

有了女儿以后,转眼她也到了丢三落四的年龄,我也能体谅父母当时为啥要训一顿了——的确是这边不断说,那边不断犯,但我特别害怕使用这种教育方式,害怕她再长大一点,真的遇到了问题,因为怕被训斥而不告诉我。

上周,女儿上完游泳课回到家,我妈收拾游泳包时突然大声说:“你的耳机呢?”女儿掰着小手指,红着脸好半天才说,可能忘在更衣室了。“给你说了多少次了……”听到我妈这话,我赶紧打断她:“先不要说她,我跟她先去游泳馆找找,说不定还在。”可能也知道游泳专用耳机比较贵,去游泳馆的路上,平时话很多的女儿一句话也不敢说。但我没有责怪她,而是跟她讨论有什么小窍门可以防止掉东西。我们赶过去的时候,游泳馆已经关门了。我说,明天上午我先来问问,说不定有人捡到交给教练了。第二天,果然她的耳机被人捡到交给教练了。

这事刚过去两天,周末我爸也来了,给她带了个小玩偶。出去吃饭的时候,她拿着玩偶一路蹦蹦跳跳,我们提醒她注意走路,她哪里听得进去,结果“嘭”的一声,被脚下的小坑绊了一跤。自己摔的,不敢哭出来,但是又很疼,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我爸才不管这些,“看嘛,不听我们的话嘛……”我赶紧把女儿抱起来,远离我爸的絮叨,拍拍她的背安慰她。

我这个方法有用吗?谁知道,但我真的不想再用我父母当年的语气去训斥她了。(肖飞)

新闻推荐

朝着美的方向行走

朝着美的方向行走——序张晓天散文集《雪色心境》牛放(四川成都)张晓天先生是位虔诚的散文家,这种虔诚不是要对散文书写担负...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那年冬天的梦2019-05-17 14:49
猜你喜欢:
给妈妈的礼物2019-05-17 11:14
评论:(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我为什么还要继续?)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