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川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今日四川 > 正文

吃茶 乐天率性的生活方式

来源:南充晚报 2019-04-16 01:01   https://www.yybnet.net/

过日子, 大抵总是离不开茶的。 此所谓:“开门七件事, 油盐柴米酱醋茶。”茶,能与油盐柴米酱醋并列, 作为“开门七件事”,这在百姓的心中是何等的地位? 而在高坪区的龙门、东观、长乐等老街古巷, 茶文化更是有几多别样的滋味。

有人声处有茶馆

茶,是古镇的情调。

逢场日,到龙门、东观、长乐等古镇去转悠,你会发现,喝茶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当地老人甚至说,凡有人声处皆有茶馆。

此话有一点夸张,但茶馆多却是事实。在龙门古镇,大大小小的茶馆、茶摊“冷场日”也有上百个,逢场日就更多,尤其是遇到风和日丽的日子,龙门沱码头就是人山人海,随便摆张桌子就成了茶摊。在东观,茶馆大多在那些老街,尤其在石桥边,有好几处吊脚楼,这里是茶客集聚的地方,现在有些破旧了,但不少人还是喜欢到那里去坐一坐。在长乐镇,打铁街、幸福街、永康街、永兴街,这些老街老巷都有茶馆。

查阅资料,自唐代开始,巴蜀即有茶馆开设,茶坊凤楼的出现, 为民间演唱提供了广阔场地。 宋、元、明、清以后,四川茶馆遍及城乡,成为人们休息、娱乐、欣赏曲艺演唱、评书及川剧坐唱的场所,茶馆也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喝茶聚集地。

比如,龙门大抵就是这样。

据北宋《元丰九域志》载:“果州之北30里有龙门”,可知宋之前已有龙门地形和地名。龙门宋代建镇,宋元丰年间(1078年到1088年)为南充县18镇之一。早在宋代,龙门古镇就被列为四川五大集镇之首,为商贾云集之地。而那时,龙门场这个地方,只有水路运输,陆路不通,南充到龙门乘船或步行都要三个小时, 搭下水船到南充也要一个多小时,相对封闭。在这种环境中,人们不需要太多的付出,少了一种刻骨铭心的忧患意识,却多了一份乐天率性的闲情逸致,每天坐茶馆,成为他们追求的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所以,龙门的茶馆兴盛。

小茶馆大社会

坐茶馆的常客,据称有两类人:一类是“有闲之人”,二类是“有忙之人”。“有闲之人”是那些地方文人雅士、退休官员和其他社会上层人物;“有忙之人”则是那些业余到茶馆来消遣的工人、店员、小商小贩和过路行商或待雇的劳力之人。也有一部分人借茶馆为工作或议谈生意,还有一些小生意者以茶馆为生计,如民间艺人、 理发匠到茶馆掏耳捶背、算命看相和小贩等。不过这“忙”与“闲”两个词,的确囊括了在茶馆里的各种人物。

旧时的龙门场, 地方不大,却存在着“三多”的说法,即闲人多、茶馆多、饭馆多。此“三多”传统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俨然成了龙门场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据《龙门志》记载,单说龙门场新正街,这一条街的上下左右街口就有十几家茶馆。不同的茶客喜欢汇聚在不同的茶馆里,渐渐使老茶馆形成各不相同的社会功能。它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功能为一体,大有为社会“拾遗补缺”的作用,虽然少了些儒雅,但茶的文化社会功能却得到充分体现。

茶客进茶馆不仅是为了饮茶, 还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茶馆第一大功能是“摆龙门阵(聊天)”,“摆龙门阵”是旧时茶客们最直接、 最重要的休闲方式,也是茶客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一个茶馆便是个小社会。 在茶馆里,社会上各种信息从各方面汇集到一起,通过“摆龙门阵”,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同时还获得精神慰藉。

旧时的茶馆也是当地袍哥谈公事的地方。四川袍哥香堂的堂口大多设在茶馆里。“袍哥会”是清末民国时期四川(包括现在重庆) 盛行的一种民间帮会组织,有些地方叫“哥老会”。旧时的茶馆还有最广泛的功能,有人叫它“民间法院”。旧社会流行了一句话“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休进来”。 因而民间发生纠纷,大家都不愿进官府,而在地方上求有“体面”的、“德高望重”的人物出来帮助评理,茶馆便成了解决纠纷的场所。

茶馆里以茶会友、谈天说地、娱乐消遣、胡吹乱侃、评头论足、调解纠纷、讨价还价、闲言碎语、胡说八道、冲壳子、玩牌娱乐的,应有尽有。

茶馆的“灵魂”并不是茶馆的老板和茶客, 而是茶馆内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八面玲珑的斟茶员———幺师。 幺师只要看到有人进茶馆, 马上就会高喊:“来客四位,里面坐,喝啥茶?”客人答应后,幺师马上又拉开嗓子“来客四位,三碗花茶、一碗玻璃!”只见幺师一手提着铜壶, 一手夹一摞茶具来到客人桌前,一挥手,茶船子满桌开花, 整齐地抛在每个茶客面前, 接着又把装好茶叶的茶碗放在茶船上,左手扣住茶盖,右手将铜壶一翘,开水点滴不洒,只听“吧嗒”一声,茶盖翻过去将茶碗盖住。幺师放茶盖很有讲究,要求盖而不严,这样既可保温,又能透气, 茶客可用茶盖搅动茶碗中的茶汤,调匀茶味。

如今的茶馆, 这种斟茶员不多见了, 这种斟茶的仪式和绝活也难得遇到。

千年传承的茶道

旧时,茶馆里的习俗甚多,茶叶叫“叶子”;饮茶叫“吃茶”;把开水第一次冲进茶碗中叫“发叶子”; 再向茶碗里冲水则叫“掺茶”;喝别人饮过的茶水称喝“加班茶”;每道茶只能饮一半,茶碗中剩下的茶汤叫“茶母子”……

茶馆里还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 比如茶客喝干了碗里的茶水,想要续水,茶客就要把茶盖斜靠在茶碗沿上, 么师见后马上便会跑过来利索地将开水满上; 如果茶客暂时要离开茶馆,但又想保留座位和茶水,便在茶盖上放一信物, 或把茶盖反搁在茶碗上, 或将茶盖放在座位上,大家便心知肚明,其他任何来客绝不会抢座争位。

那些老茶客喝盖碗茶,别有一番韵味。看他们喝盖碗茶,几道“功夫”做得有板有眼:一闻,揭开茶盖,闻其清香;二荡,用茶盖轻轻荡其茶水, 既让茶叶在碗中滚动泡涤, 又去其茶水面上的杂质;三品,慢慢呷口茶,品其口感是否纯正。几招过后,才是喝茶。看他们喝茶,再焦躁的心情也会缓慢起来, 再纠结的心也会通透起来。

从早到晚, 茶馆里总是有客人的。有些茶客从早喝到晚,茶汤喝清,似乎依然意犹未尽。直到老板一遍又一遍催促,才茶终人散,缓缓离去。

高坪记者站 周汉兵 文/图

新闻推荐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行政审批便民化服务进一步优化

本报讯记者日前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该厅的行政审批事项已全部实现了网上审批,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就能领取到证书或批文...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吃茶 乐天率性的生活方式)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