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在确诊后通常有一半的病人2—3年就死了,它的5年生存率低于30%。”川大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金洪说。
他说的这种病,不是癌症,但被叫作“不是癌症的癌症”,致死率竟比很多癌症都高。这种病叫作“间质性肺疾病”(ILD),因为对此病的知晓率低、误诊率高,再加上之前没有更好的医疗手段,很多病人在查出后早早结束了生命。
但如今,情况开始转变了。记者昨天从川大华西医院获悉,该院成为全国首批7家间质性肺疾病诊疗中心之一,加上治疗新方法的使用,患者的生命将被有效延长。
“不是癌症的癌症”有啥症状?
间质性肺疾病具体是怎样的症状?可以从一名60岁大爷近来出现的“怪异”症状来看。他最近咳嗽不止,走两步楼梯就气喘无力,呼吸伴有奇怪的“啰音”,而且嘴唇发青、手指头变杵状……家属将他送到医院就诊,初诊认为是支气管炎,第二家医院又诊断为肺气肿,反复跑了几家后,他来到了川大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过仔细检查,最终被告知,老人患的是特殊“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
金洪教授告诉记者,特发性肺纤维化是200多种间质性肺疾病(ILD)中最常见和重要的一种类型,“它的5年生存率低于30%,有近一半的病人在确诊后2—3年内死亡。”金洪说,由于该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只有3—5年,且初期症状隐匿,而且知晓率低,极易被误诊,一旦发生急性加重,病情将快速进展以致死亡。“为了寻求一线生机,患者们往往辗转各地,即便如此病情仍然可能不断恶化。”
规范化诊疗项目在川大华西医院落地
金洪教授告诉记者,造成间质性肺疾病的原因主要有5个,分别是吸烟、环境污染、病毒感染、胃食道反流以及遗传因素等。他说,为了解决患者寻医问药难的问题,帮助他们尽早得到有效诊疗,延缓疾病进展从而延长生存,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间质性肺疾病规范化诊疗项目于2018年12月在北京宣布成立,川大华西医院成为全国首批7家间质性肺疾病诊疗中心之一,“这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一个中心,而且辐射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青海、西藏等10个省区市。”
金洪教授说,间质性肺疾病诊疗中心设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普及知识,以便让患者早诊早治;培养医生,尽量避免误诊、漏诊;规范诊疗,尽可能做到精准施治;收集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方式创新治疗方法;最后一个目的就是制定治疗指南,而且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指南。他告诉记者,作为间质性肺疾病诊疗项目的牵头单位,川大华西医院已经组建了一个强大的专家团队,包括呼吸科专家、影像专家、外科专家、病理专家、分子医学专家等等,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服务。
近年来已有了对付该病的“新武器”
金洪教授告诉记者,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如果没有及时接受诊断和治疗,将发生不可逆转的肺功能下降,“因而早诊很重要。”他说,此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如果家中老人出现缺氧、呼吸困难、干咳、气短、体重突然减轻、嘴唇发紫以及杵状指等症状时,就要及早到医院呼吸科就诊,采用高分辨率CT扫描进行诊断,如果怀疑是特发性肺纤维化或其他疑似间质性肺疾病,就要尽快转诊到华西医院进行鉴别诊断和确诊。”
那么,这种病如何治呢?金洪教授说,患者尽早确诊并接受规范化的抗纤维化治疗,可有效延缓疾病进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他说,尽管特发性肺纤维化尚无法治愈,但近年来国际国内均出现了新的治疗药物,比如抗氧化剂、抗纤维化药物等,“这些新药好比给医生提供了打仗的新型武器,能更好地帮患者对付疾病。现在有一种抗纤维化的靶向药物,可以减少大约50%的肺功能下降,所以我们提醒患者,一定要早确诊、早进入规范化治疗程序。”
他还提醒说,除了药物治疗外,对于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在内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尽早戒烟、远离密集人群,远离空气不好的环境,在换季流感季节要注意保暖,建议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以增强抵抗力。本报记者 邓晓洪
新闻推荐
随着全国排球超级联赛落下帷幕,中国女排也将开始2019赛季正式备战,四川妹子张晓雅此前多次入围中国女排集训名单,但这一次并...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