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婷)借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春风,四川文艺创作又有新进展。3月6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川剧《落下闳》,在成都举行剧本研讨会,并宣布今年7月首演。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查有梁、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著名戏剧理论家廖全京等10多位专家齐聚一堂,为川剧《落下闳》的剧本创作“把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川剧《落下闳》举行剧本研讨会 演绎“春节老人”展现科学精神。
川剧《落下闳》主要遵循落下闳的人生轨迹,讲述了落下闳“别家入京”“金殿答疑”“小试锋芒”“问天负荆”等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研讨会现场,专家们聚焦落下闳角色定位展开了激烈讨论。廖全京认为,《落下闳》剧本的创作思路分为两条,一条是把落下闳当成一个“俗人”来写,写出他的世俗人情味。一条思路是把落下闳定位为一位科学家,深挖他的科学精神。“就目前而言,川剧《落下闳》的剧本偏向于第一条思路。”在廖全京看来,如果能将落下闳这一角色注入更多的科学元素,或许能提升角色的高度和剧本的深度,国家一级编剧严西秀、川剧理论家杜建华等专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查有梁在介绍了落下闳的生平和贡献后强调:“他在学术上的地位,是获得业内公认的,他代表着我国古代的科学精神。”
沿着这一思路,黎继德给出了更为细化的建议。他认为,落下闳本质上是作为一位科学家闻名于世,在国内外文艺创作中,把科学家作为题材代入戏剧创作中的尝试较少,《伽利略传》《哥本哈根》等戏剧佳作十分难得。川剧《落下闳》题材出“新”,就是因为聚焦了一位四川本土的科学家。因此他认为,把落下闳作为一位科学人物去描写,就要注意挖掘人物在追求科学真理中的戏剧性。“比如落下闳当时创作的《太初历》,在十八家修改历法方案的较量中脱颖而出,而落下闳本身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醉心于宇宙,却并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历法的确定过程肯定不是一帆风顺,那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其他历法方案提出者之间有没有冲突?他的内心有没有自我怀疑?又是怎样追求更为精准的验算?”黎继德认为,这些都是科学人物身上值得挖掘的戏剧空间,就目前而言,剧目对人物科学性的处理上还较为缺乏。
杜建华补充,其实站在大众的角度来看,落下闳对他们是比较陌生的。那如果大家走进剧院看川剧《落下闳》,要满足观众怎样的期待呢?落下闳与大家最有贴近性的,无非就是“春节”这个元素,作为“春节老人”,落下闳对中国春节的起源做出了重要贡献,由此才衍生出《太初历》、“浑天说”、“巴蜀天文科学家群”等内容。所以,落下闳是怎样验算出《太初历》,《太初历》与春节的关系,是川剧《落下闳》需要重点解答的地方。“毕竟这是一部带有科普性质的戏。”
新闻推荐
减税降费,再迎重大利好!刚刚发布的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相比2018年1.3...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