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省两会报道小组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重点发展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构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和数字经济“5+1”产业体系——去年,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了新时代四川发展的主攻方向,提出构建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何构建、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这成为此次两会上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提优、创新、放活。”不少代表提出,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摒弃规模至上的老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关键词——提优
产业引领力提升高质量发展
如何打造高端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快速发展?许多省人大代表提出,发展四川现代产业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5+1’现代产业发展,这是四川顺应发展大势、发挥比较优势的科学判断和理性抉择。”省人大代表杨育武表示,对四川而言,现阶段格外需要解决产业发展“好不好”的问题。
对此,省人大代表陈志勇持同样看法。他说,从量来看,四川经济总量、工业增加值相较其他经济大省还有一定距离。从质来看,传统资源性和原材料工业、重化工产业占全省工业比重近七成,工业结构不优。
陈志勇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高质量发展的视角。“四川应构建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外,必须深层次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深入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对内,则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
杨育武对此十分赞同。他认为,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正是加快发展四川省实体经济、解决四川省 “产业体系不优”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现代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经济强省的重要支撑、发挥比较优势的现实选择和抢抓发展先机的关键之举。他建议,握紧拳头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全力突破,做强品牌、做优质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传统支柱性产业,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攀升,向价值链更高的环节攀升。”一位省人大代表提出。
对此,省人大代表陈健全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商用步伐,建设一批数字经济示范基地。。
“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做优四川省产业体系的关键。”省人大代表刘旭晴说,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四川作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应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主动作为,破解难题,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发展,引进、培养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真正提优四川省现代产业体系。”
关键词——创新
创新力驱动高质量发展
如何加快现代产业发展?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省人大代表刘旭晴认为,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要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推进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产业前沿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这也引起省政协委员杨志萍共鸣。她建议,应从全局角度优化部署,加大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各项要素的整合力度,实现要素资源高效配置,促进要素主体深度融通发展、形成合力,支撑四川高质量发展。
针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省政协科技委员会集体提出,应重视和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以更大力度整合省内科技资源,重点围绕“5+1”产业发展,争取国家在川布局更多大科学装置。同时,在前沿、新兴、交叉、边缘等学科,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等,部署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着力推进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建设。
农工党四川省委也建议,加强产业顶层设计和战略研究,组建5个重点支柱产业(16个专项)发展战略研究专业团队,对行业发展动态及四川省每个产业发展定位、目标、突破重点、实施路径和战略举措进行专题研究,形成方案提交“16个专项组”组织实施。同时,布局实施“16+1”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瓶颈技术攻关进行专项支持,由四川省重点骨干企业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领军人才牵头,联合国内外行业专家、团队来实施。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作为高级技能带头人,省人大代表朱荣生表示,“5+1”产业发展中,科技人才至关重要,因此要补短板强根基,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技术转移转化人才培养体系。在“引进来”方面,要多方协同联动建立专项高层次人才项目特殊支持计划;“留得住”方面,建设全国示范性技术转移人才职业发展环境;“走出去”方面,实施国际性技术双向转移人才发展战略。
关键词——放活
放活机制支撑高质量发展
机制活则全局活。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四川现代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机制必须放活。
“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自己‘争气’,要需要‘外部打气’。”省人大代表刘旭晴认为,四川省应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政府职能深刻转变,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改善营商环境,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同时也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良性环境。
“应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刘旭晴建议,在全省推行审批事项、审批职能、审批人员“三集中”,进行行政许可事项大梳理,形成大数据。并进一步优化事项办理流程,大力缩减层级、缩减环节等,构建“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审批新模式。
省人大代表林夏也谈到,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推出多项受市场主体欢迎的举措,投资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建成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企业经营成本有所下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明显成效。
“但部分机制还应进一步放活。”林夏建议,四川省成立营商环境数字化专项小组,负责全省数字营商环境建设的组织领导、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引入国内一流互联网公司,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新技术,助力四川省构建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林夏还建议,围绕“六个一”着力放活机制,使企业开办时间再减少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掉一半,没有法律法规的证明一律取消,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力争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
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省人大代表李元祥表示,政府要加大力度推动政策制度落地,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同时强化军地沟通协调,探索建立信息沟通、公共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制度机制。
放活机制还体现在金融服务上。省人大代表蔡世平建议,加快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调整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标准,出台适应中小微企业的风险防控措施,改进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追责终生制等规定。同时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由政府、银行、企业共同出资,降低金融机构放贷风险。
新闻推荐
两会好声音农工党四川省委:建议实施“健康乡村计划”,确保困难群众持续稳定脱贫。针对贫困地区普遍存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