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厂盐泉,绕不开“逐鹿得泉”的神奇传说。
南宋人王象之编写的地理总志《舆地纪胜》讲:远古时,猎人袁氏逐鹿至此,鹿忽不见,只见一洞,清泉涌出,口渴饮泉,水味极咸,知为盐泉,消息传出,人们便取水熬盐。从此这里成了我国早期制盐地之一。今天的巫溪县城水洞子桥边,立有一尊“逐鹿得盐”汉白玉雕塑。
盐厂井架林立输卤笕竿蜘蛛网般交织
1981年版《巫溪县志·县史述略》载:周武王伐纣时期,西南八国从之,相当于浩浩荡荡的盟军队伍,八国中以庸国(今川陕鄂三省)居首,而巫溪地属庸国,名巫咸国,“巫盐销售及于庸国辖地,开凿川陕鄂边盐大道始于此时。”又道自先秦盐业兴盛以来,当地人煮泉得盐,因盐而兴,借大宁河舟楫之利,开辟了“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一方乐土。
从古到今,盐业一直被封建王朝视为经济命脉,牢牢扼在手里。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将巫溪县宁厂镇和彭水县郁山镇这两处盐泉,称为“巫臷文化区”和“黔中文化区”,认为它占据了很特别的食盐地利,直接推动了上古时期蜀文化的形成,也成为后来秦国南下灭蜀的重要动因。
宋良曦、林建宇所著《中国盐业史词典》对大宁盐厂的注释是:“秦统一巴蜀以前即已开始利用自然盐泉从事盐业生产,是四川最早的盐产地。”
光绪十一年版《大宁县志·地理》载:明朝时,朝廷任命二品大员直管大宁盐厂,并设立监、州、县。到明清时,大宁盐厂跻身中国十大盐都之一,所产之盐成为皇家贡品。到乾隆三十七年(1772),盐灶户发展到336家,盐锅计1008口,在后溪河谷两岸的四道桥、王家滩、沙湾、朱家涧、张家涧、衡家涧等地,白昼盐烟缭绕,遮天蔽日,夜晚则灶火通明,溪波流光,史称“两溪渔火,万灶盐烟”。
清代江陵拔贡闵文钊有诗曰:
谁驱白鹿引咸泉,古穴深开 一线穿。
岩脚石龙云喷雨,山头文豹雾藏烟。
千竿匀溜竹成涧,万灶勤烧水作田。
此地灵踪原有伴,状元洞里访神仙。
巫溪县档案局副局长吴健表示,古代的宁厂食盐,因出产于深山峡谷、纯度高、盐味温和而成为中国南方的盐业重镇,盐品还远销秦楚、川陕、云贵等地。全国各地盐商纷纷来这里订购食盐。“架影高低筒络绎,车声辘轳井相连”“挽歌彻夜马群嘶,日落昏黄万灶烟”,盐厂井架林立,输卤笕竿蜘蛛网般交织,笕竿的尽头是热气腾腾的灶房;上千船只和竹筏停泊在河上,整装待发。一条小小大宁河,把整个大巴山都搅动得生机勃勃。
切断抗战盐巴日本飞机轰炸大宁盐厂
从留存在巫溪县内万古、长桂、中梁、天元等地的古道遗迹上,我们试着还原一幅“溪山行旅图”:高山深谷中,马蹄声和货船号子声回响驿道上。镇上,从蒸气氤氲的盐厂作坊到人头攒动的商号驿站,大包小袋盐包扛进扛出,成箱成捆银币流进流出。晚上,灯火通明,酒旗飘摇,南腔北调的社戏在吴王庙竞相登场,台下人流如潮,不停叫好。会馆暖房里,官绅大户搂着艺妓的细腰儿慵懒地躺在软席上,啜着美酒,枕着涛声,望着天上圆月不知今夕何夕……
镇上退休工人陈世义说,大宁盐厂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才叫红火,当时镇上有100多家灶房,大部分是煤灶,少部分是柴灶。为盐厂服务的船工、搬运工就有上千人,川东地区最早的银号也开在宁厂镇,人来人往。
七里长街,八面来风,一个弹丸古镇向世人展示了恢弘手笔。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大宁盐厂为支持国人抗战,扩大产盐规模,作坊机具三班倒连轴转,亮晶晶白花花的盐巴井喷而出。一捆捆、一车车、一船船盐巴被源源不断运出大山,冒着日军的炮火送到抗战一线和西南大后方。这很快引起侵华日军的警觉。
“1942年夏天,日本飞机轰炸大宁盐厂,飞来五六架轰炸机,一气投下十多颗炸弹,山石泥沙被炸弹震得哗啦啦往下掉,河水也被炸得一片昏黄。那时候我爷爷还是个光屁股娃娃,他正和小伙伴在河里游泳,突然一颗炸弹嗖嗖落下,掉进衡家涧他家后院的芝麻缸里,幸好没炸哦。”巫溪县林业工程师任能国回忆说。
新闻推荐
西部首个反诈骗中心成立3年 处置诈骗电话预警13.1万条 拦截资金7000余万元
本报讯(记者李旻)昨日,省公安厅会同市公安局召开“反诈骗·护万家”新闻通气会,现场通报四川省建立的西部首个反诈骗中心三年...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