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四川新闻 > 正文

“一碟小菜”的120年叙事

来源:西南商报 2019-01-08 10:56   https://www.yybnet.net/

“一碟小菜”的120年叙事

冬日的重庆涪陵,长江以北漫山遍野的青菜头静待砍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独特的清香。菜农田升看着自家60亩菜地,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哟!”

提起涪陵,几乎所有人都会想起榨菜。

涪陵一带的低山浅丘,常年潮湿多雾,自古就盛产青菜头。120年前,涪陵人将青菜头腌制后脱盐、脱水,制成一种新型的腌菜“榨菜”。

120年的秋露冬霜,一碟小小榨菜,从最初百姓餐桌上佐餐的食品,长成了百亿元产值的大产业。

来参观的外地人说,涪陵简直是一座青菜头堆起来的城市。全涪陵有一半以上的人服务于榨菜产业,60万农民靠种榨菜维生,政府专门设有“榨菜办”,榨菜生产企业37家,并由此诞生了中国酱腌菜行业唯一一家A股上市企业。

如今,涪陵榨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已成世界三大名腌菜,也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三大名菜之一,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碟小菜何以产值百亿元?

1898年,涪陵县城郊商人邱寿安将川江一带盛产的青菜头腌制后脱盐、脱水,制成一种新型的腌菜,由于制作过程中要在木箱里榨除盐水,故取名榨菜。

得长江航运之利,嫩、脆、鲜、香的榨菜顺江而下,慢慢被人们所接受。榨菜的香味就这样从码头一路飘进了上海滩。抗战前,涪陵榨菜产量首次突破20万担,其销售市场已形成以上海、武汉为中心辐射南北,并以转销形式出口至香港、南洋群岛等地。

自诞生之日起,涪陵榨菜的命运,一直都与国运相关。1937年,抗战爆发。原本快速发展的涪陵榨菜受物价波动、盐荒等因素影响,产量急剧萎缩。到1945年,涪陵榨菜产销量降到历史最低点,全年仅生产两万担,不足战前年份的五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涪陵榨菜纳入国营经济体系,产品一度成为国家战略物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批批企业与个体加工户让古老的涪陵榨菜重新焕发了活力。加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是传统坛装榨菜比例的不断下降,更适应市场的方便榨菜比例逐年上升。

2000年,因为三峡蓄水时的搬迁,傍水而建的涪陵榨菜集团得到1.4亿元移民迁建资金。他们决定用这笔钱来进行工业化改造,同时带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在考察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腌菜工业化流程后,当地龙头企业榨菜集团在行业内率先发起了工业化改造。规模化生产让涪陵榨菜步入了快车道。2010年,涪陵榨菜集团挂牌A股,成为国内酱腌菜行业首家上市企业。

涪陵榨菜诞生120周年之际,涪陵榨菜年产销量已接近50万吨,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内外市场。涪陵榨菜,从一款传统农产品出发,最终成了走向国际的现代农业品牌,成为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大产业。

手工作坊何以建成智慧工厂?

120年前,涪陵榨菜之所以能迅速打开市场,秘密在于当地独特的地理山川。位于长江岸边的涪陵,恰好也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地带,常年多雾少雨少日照,这也催生了涪陵榨菜独有的风脱水工艺。

但正是复杂的工艺,让涪陵榨菜的历史上长期处于家庭小作坊阶段。很长一段时间,涪陵榨菜全靠手工生产,后来,切分和包装两个步骤采用简单的机械化生产。在不少人的观念里,榨菜生产一度与卫生标准较低的手工作坊联系在一起。

如今,走进涪陵榨菜集团白鹤梁榨菜厂的生产车间,一条条全自动榨菜生产线正在有序地运作。从原料进入到产品装箱出库,榨菜的原料清洗、切分、筛分、脱盐、脱水、拌料、计量、充氮包装、灭菌、装箱等十几个制作工序都在流水线上完成。

“以前一个厂一天如果要生产100吨的产量,从清洗到装箱需要400多个工人,而现在只需要不到30人就能完成。” 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平说。

2002年,涪陵榨菜集团投入340多万美元,从德国订制了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这也是整个榨菜产业生产技术进步的起点。全新的淘洗机、切分机、筛分机、杀菌机……全自动化的生产线把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逐步解放出来。通过新建现代化生产线,创新榨菜品种,涪陵榨菜改革第一年便扭亏为盈。

机械化流水线生产,让榨菜行业告别了作坊式生产的历史,也更便于企业在工艺流程上进行质量管控。

目前,涪陵榨菜已经开始探索智能化。赵平介绍,榨菜集团在涪陵基地新增了一条智能化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主要生产脆口榨菜,预计2019年4月正式投产,年产量1.6万吨,相比机械化生产线,产量将提高60%。”

除了提高产能,涪陵榨菜集团在榨菜的风味和口感上,也借用了智能化手段。赵平透露,通过现代智能技术可以精确计算出榨菜里的含盐量、含酸量等数据,再结合市场调研,改进榨菜制作技术或对其原配料进行调整,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在工艺迈向智能化的同时,涪陵的一些榨菜企业同时也将目光重新回到了传统制作方法。

在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第七代传承人万绍碧创办的辣妹子集团,一道道传统工艺流程重新再现,“涪陵榨菜深厚的传统底蕴,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万绍碧说,传统工艺也在当下的农文旅融合热潮中焕发新的生机。

小小青菜头迸发乡村振兴大力量

那个最初发明榨菜的涪陵商户不会想到,120年后,小小青菜头竟成了让数十万农民腰包变鼓的大产业。

作为涪陵榨菜的原材料,青菜头种植于秋末、生长于冬季、收获于初春。在田升的记忆里,家里祖祖辈辈一直靠种植青菜头为生,而随着榨菜产业的不断发展,田升也从种植大户变成了半成品加工户。

“半成品附加值更高,储存时间更长。” 田升种了60亩青菜头,年收获鲜菜头180吨左右,如果加工成半成品约140吨。他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半成品的价格在1100元-1600元/吨之间,除了肥料钱、盐钱,一年还可以收入20万元。

看着满地绿油油的“宝贝疙瘩”,田升不由得感叹道:“累是累点,值得!”

小小的青菜头明显撬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数据显示,涪陵区青菜头种植涉及23个乡镇,种植面积达72万亩,年产量160万吨。青菜头种植加工带动60万农民、近2000户加工户增收致富。2017年,涪陵区人均榨菜纯收入达2665.8元,助农增收近3亿元。

此外,涪陵榨菜产业还辐射带动周边区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垫江、长寿、丰都等地如今也成了青菜头的主要产地。

涪陵区榨菜管理办公室主任曹永刚介绍,当地政府对青菜头制定收购保护价,鲜菜头每吨的保护价不低于700元,充分保证了种植户的根本收益。政府还连续十年统一搭台“走出去”,前往北京、天津、沈阳等城市举办青菜头推介活动,让涪陵的青菜头面对更加广阔的市场。

2018年,涪陵区又探索榨菜农村“三变”改革,700户菜农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集体和企业以现金或服务折价入股,组建榨菜合作社,实行保底分红+盈利二次分红,预计增加收入350万元、户均增收5600元。

当前,涪陵正在加速榨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集“品种选育、青菜头种植、加工生产”于一体的榨菜产业基地。同时,农旅文商贸综合性项目“涪陵1898榨菜文化小镇”也将于近日正式开工,建设内容包括榨菜博物馆、榨菜文化广场、榨菜非遗传承保护中心等。

“到2020年,涪陵将实现榨菜产业总产值150亿元。”曹永刚说。

刘刚 王龙博 欧阳虹云 刘淳

新闻推荐

1825所高校参赛 四川音乐学院获酷狗校际音超联赛全国第四

历经近4个月的层层筛选,酷狗校际音超联赛第二季全国五强从1825所高校、6万多名参赛选手中强势晋级。1月5日,浙江音乐学...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碟小菜”的120年叙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