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 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四川省拔尖中医师
微博:四川省中医院血液科刘松山
微信公众号:松山医学在线
刘松山
第四十七期 本专栏由刘松山医生每周四发文
事件回放
故事①:某女69岁,胆囊炎、胆石症术前发现轻度贫血、白细胞数升高无发热,外科切除胆囊后,发现其贫血、白细胞升高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故事②:某男66岁,6年前开始脾脏肿大,至2018年脾脏占聚了大部分腹腔,白细胞略高。外科切除脾脏,次日血小板数暴涨,原来是“骨髓增殖性肿瘤”,切脾不妥,高血栓、肝功衰竭、腹腔感染风险大。
故事③:某男71岁,中医执业50年,2016年双眼葡萄膜炎就诊眼科即有贫血,2018年11月肺部感染就诊呼吸科,均未能识别随后确诊的骨髓瘤,且2年前的贫血与之有关。
松山医话:
1、案中有案
临床上常会发生不同学科疾病的交叉并见,要么先后发生要么同时并见,如外科合内科、心血管合并呼吸道、感染合并血液疾病等,即不同专业的疾病同时发病,但各个病种仍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医学发展提高了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但就专科医生而言,相对单一的专科疾病认知,却导致对多系统疾病认知能力的欠缺。当就诊医生面临不熟悉的其他专科疾病时,难以引起重视而可能就视而不见,发生漏诊误诊也不奇怪了。
个体差异导致病情差异,三个故事在前期病证诊治过程中,后续却发生不同专科疾病的难题,应属不同专科疾病可能同时发病,因轻重不同、起病先后不同容易忽略,病中夹病的困惑与案中藏案相似。
2、隔行隔山
外科分为普外、脑外、骨科、妇产科、眼科等手术为主科室,内科分为呼吸、心血管、消化、肿瘤、血液等药物为主科室。外科与内科诊治病种差异大则思维方式和处理各有侧重,体现在病史收集、检查项目、治疗目标等方面。
当内科与外科病证缺乏明确分界线,或者两者的疾病存在相互合并时,一旦初诊病人对内科与外科的认知不充分,则诊治的结局差异会很大。同一病症的诊治内科与外科的考虑主次不同,比如不明原因腹痛,外科考虑能否手术处理,内科考虑原因或者能否对症处理予以缓解,是否需要详细检查。这种不同的诊疗模式,导致疾病交叉时,内科医生对于外科疾病、外科医生对于内科疾病,表现得隔行如隔山。
3、医道迷途
疾病的轻重缓急不同、就诊医生是否专业对口,都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转归。如果医疗条件有差异,有时很难客观分析与及时确诊。患者对病情的自我预判与就诊习惯存在盲目性,也产生一定的诊治干扰。如何寻求专业医生诊治,在疾病错综复杂时能否及时得到多学科经验丰富医生的协同配合,是减少诊治差错的有效方法。
医学发展源于疾病不断变化与诊疗需求,病程过久到了机体代偿纠错功能不足,或年龄老化、器官功能和免疫功能低下时就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仅仅通过药物的治疗有时难以根本性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疾病内因。提醒尽早就医、专业寻医的重要性,当诊治迷茫时更需要医患理解才可能找到出路。
《松山讲坛》讲座(免费便餐)春节前1月5号、19号,春节后2月23号开讲。咨询:028-69982575。
新闻推荐
什么是高职单招?高职单招是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的简称。经教育部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部分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招生录...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