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后强
一
前几天,四川经济日报社总编辑李银昭给我推荐了一部书稿,请我为这部书稿作序,作者叫杨嘉利,是一位残疾作家。写序之事,实在不敢贸然许诺,然而,此次却例外了。不仅没有推辞,答应了下来,而且,书稿一到手,就在前往云南的公务行程中,白天公务,晚上腾出时间,翻读起这部20多万字的散文书稿来。
这部取名《重生门》的书稿,虽说不上篇篇都是精品力作,但让我在阅读中,如行走在春天的新柳下,有轻松、亲切之感,同时,还伴有一缕阳光,从柳丝缝隙处,不经意间斜过来,暖在身上。文中的故事,几乎全是身边事,人真事真,且都发生在我们熟悉的这座城市,发生在百花潭、红星路、通锦桥,发生在四川日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四川工人日报,发生在星星诗刊、四川文学、青年作家,发生在一大群熟悉的如许佳、姜明、海燕、方野、陈海泉、孙建军等朋友们与作者杨嘉利之间。随着不断地翻阅,在感叹杨嘉利顽强的生命力和他面对一次次不幸所表现出的生命状态的同时,更感叹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原来有那么多的好人,是他们的热心,他们的暖手,他们的善良,一直在温暖和呵护着行走和语言表达都极不方便的杨嘉利。是他们不经意间的一个微笑,一次帮扶,才有了杨嘉利的今天。才使一个没上过幼儿园,没上过一天学,没唱过一首歌,没踢过一脚球,按他的话说“不可能有单位会要他”的杨嘉利,用一颗感恩的心,写下了这些文字,为读者奉上了他的这本厚厚的散文集。
二
知道杨嘉利,是去年的秋天。
此时已成为四川经济日报社记者的杨嘉利的诗集《彼岸花》刚出版,报社为他举办了一次诗歌分享会。这次后来在成都文学圈引起较大反响的分享会,本来我受邀是要参加的,但因在外出差没赶上。虽没与杨嘉利见上面,但后来,在此次分享会的新闻视频里,我不但认识了他,而且知道了杨嘉利在身体上的残疾有多严重。
杨嘉利手脚不方便,写字很困难。这本散文,原以为他是用电脑敲打出来的,这样也许会减少他的些许艰辛。可杨嘉利说,《重生门》里的每篇散文,他还是像过去一样,用左手握笔,艰难地书写在纸上,然后找朋友帮他用电脑打出来,再用写字板在电脑上进行修改和润色。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控制住握笔的手,不让身体发抖,杨嘉利写字时,需要将整个身体几乎匍匐在桌子上。这种写字的姿势,给他的心脏造成了很大的压迫,这种压迫随年龄增长,伤害也随之增大。
但,就是这样一个行走极其困难的人,写字全身都颤抖的人,说话也让人难以听明白的人,在人堆里常常被众人淹没的人,他却坚持写作几十年,不仅是身体不便,而且是在生活也极其不顺的窘境下,靠永不向命运妥协的毅力,写出了一本又一本属于自己的心灵之书。
对诚实的劳动,上天总会回报以果实,尤其是对那些只管耕耘,少问收获的劳动者。
从童年、少年、青年到中年,杨嘉利一路跋涉,现在头发白了,行走也不如从前。一些认识杨嘉利的朋友,也在为他的晚年着急,担心哪一天,杨嘉利的身体不行了,写不出作品了,挣不到稿费了,又无社保的杨嘉利,将如何与盲眼的母亲,继续把日子过下去。
基于杨嘉利的情况,四川经济日报社给了杨嘉利更多关心和帮助,为他解决了就业,安排他到报社从事适合他的工作,这不仅让杨嘉利有了稳定的收入,还为杨嘉利购买了社保和医保等“五险一金”,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杨嘉利不再为生计奔波,他便静下心来为报纸副刊写稿,安心从事创作。短短2年多时间,人们惊喜地看到,杨嘉利不仅写出了一本已入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候选书目的诗集《彼岸花》,还完成了这本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重生门》。
三
人世间真正的英雄,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仍然永往前行。这不是原话,是大意,是一生崇尚英雄的罗曼·罗兰说的。
在经历了太多人生不幸、不公,甚至是苦难之后,杨嘉利没有痛彻心扉、刻骨铭心。在杨嘉利的文字里,我们读到的却是他对世间,对世人给予他的哪怕是点滴的恩惠,丝丝的温情的怀想和赞美——
杨嘉利在写发表他处女作的周介梅老师时,说“这首只有10行的小诗,见报稿和我的原稿相比,周老师竟改动了7行!”可见,他的第一首诗的发表,是编辑老师认真修改出来的。
姜明,现任四川农村报总编辑,当年他在厂长经理报任编辑时,杨嘉利第一次见姜明。“他搬来了一把椅子,然后又倒来了茶水,接着就开始和我聊起来,中午时还把我带到了他在光华村乡下租的房子里,买来卤菜、拌菜招待我,我便知道这是一个值得相交一生的人。我不喝酒,但那天,我和姜明,还有一位叫王旭的年轻诗人,便在那间农家小院不足20平方米的出租房里以茶代酒,边喝边聊,好不开心。”
作为中国诗歌界重要刊物《星星》诗刊编辑的孙建军,当有人认为,杨嘉利写诗不如去干别的更能挣些钱时,他说:“小杨写诗,是他心灵上有诉求的需要,和能挣多少钱没多大关系,要不他不会坚持写了这么多年。”
正是一个个点点滴滴的善意,呵护着杨嘉利,滋养着杨嘉利的生命,他才由弱小逐渐变为强壮。
人,活着,不是记住曾经的苦难,重要的是懂得感恩!
杨嘉利在这部书中,用文字反复表达的,是那些帮助他不断战胜苦难和不幸的小故事和平凡的人;因为这些人和事,才是他在红尘中生活下去的勇气、力量和全部意义。同时,他又用这样的表达,完成他的谢意,他的感恩。
在结束这篇短文的时候,我想起了一首记不全的小诗,以此赠给弱小但坚强的杨嘉利:
时光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新闻推荐
不仅要治病,更要治“心病” 探访收治“艾感”人员的强制隔离戒毒所
伴着轻松欢快的旋律,小伟(化名)和他的伙伴们有节奏地舞动起来。一曲音乐结束,一些体弱的人已是气喘吁吁。这是宁夏银川强...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