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四川新闻 > 正文

四川竹琴谢惠仁 江湖旧琴客 一直是潮男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8-11-19 03:08   https://www.yybnet.net/

21世纪初,谢惠仁正在表演自己编写的现代竹琴唱段《成都美》。

多才多艺的谢惠仁。

谢惠仁接受瑞典电视台采访。

约访谢惠仁很顺利,周一电话定时间,周四采访。只是说到采访地点时,谢惠仁有点犹豫,因为家中不便,街头茶馆闹热,最终他决定来报社办公室,因为这里离他曾经的舞台——锦江剧场和悦来茶馆很近,“几十年前我就在那里登台表演咯!”

谢惠仁今年73岁,同龄人大都乘车,他却喜欢骑摩托,“才换了电动车,娃娃不让我骑摩托了,怕危险。这点儿速度,莫来头莫来头!”谢惠仁新换的电动车是大红色的,后轮双排轱辘,看起来比一般电动车气势足。车上的他,粉色西装配墨镜,再加上吊坠佛珠项链和绿松石的戒指,活脱脱的时尚潮男。

结缘竹琴 一爱就是一辈子

光看外表,很难想象他是一名传统曲艺人。“四川竹琴不容易被人接受,又偏偏遇到我这么喜欢,哪想到一爱就爱了一辈子,搞了一辈子!哈哈哈哈。”谈话间,谢惠仁脸上写满骄傲与自信。

四川竹琴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表演者手持渔鼓、简板说唱故事。因其伴奏的乐器是竹制的渔鼓筒,故又称“渔鼓道琴”、“道筒”。“四川竹琴最初起源于唐朝,作为宫廷音乐的伴奏乐器进行伴奏表演,有2000年的历史了。”

唐代道教大兴,竹琴已是游方道士们沿街传道、劝善和布施的必备之物。因道人手持竹简板、竹筒传道,故得名“道筒”或“道琴(道情)”,意为“道破世间人情”。道教人物“八仙”中,张果老怀中所抱的法器就是道琴。在民间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这种依据道曲曲牌,即兴填词的讲唱艺术——道情,便随着道教传遍全国。随后,民间说唱艺人由此诞生了。

民国初期,“道情”传到四川境内,被民间艺人叫为“竹筒”“哧嗙嗙”“道筒”“竹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改名为“四川竹琴”。竹琴长3尺,直径2寸,一端用鱼皮或猪小肠蒙上。演员斜抱竹琴,用指尖拍击竹筒下端;另一手持两块竹制的筒板,板上端系有小铜铃,筒板相碰时铃响板响,音韵铿锵。

1964年3月3日,谢惠仁正式拜著名竹琴艺人杨庆文为师。“我为什么喜欢古老的竹琴呢?因为我跟它有缘。”1949年前,谢惠仁的父亲拥有一间金银首饰店,“有一天,我师傅带着师兄从门口过,不小心打碎了店里的玻璃宝笼柜,当时母亲喊赔偿,但父亲也是穷苦人出身,说不用,师傅特别感激。”

到了1964年,谢惠仁家道中落,“我们一家人困苦时,就遇到了我的老师,他正好想为四川竹琴找一个传承人,恰恰我也很喜欢竹琴,我们两个一拍即合。所以我与竹琴的缘分,一爱就是一辈子!”

天赋异禀 学三个月就能登台

接受记者采访时,谢惠仁带来了他的宝贝:一把黑色的竹琴,以及两块长长的竹制的筒板。“这个竹琴比我还大30岁,有100年历史了。”仔细端详,竹琴上可见细小的裂纹,“老咯,补过很多道了。”尽管竹琴补了又补,上头可供敲击的猪小肠也换成了轻薄塑料布,哪怕嘴里说着“该换咯”,但他始终舍不得这个老伙计。

唱四川竹琴需要“一心多用”,除了说、唱、念白,还需要左右手并用地弹奏竹琴和夹击简板,再配合形体表演来完成整个唱段。演唱者时而摹拟角色,以不同的声腔、口吻、情绪来表现不同人物的神态举止及其内心活动;时而又以演唱者的身份,交待情节发展的脉络,描写客观环境,并品评书词中的人物和事件,表露出演唱者的思想倾向与爱憎感情。

“我跟师傅学了三个月,就可以上台表演。”谢惠仁有天分又肯下功夫,很快就学会了这门古老的曲艺。“演出的第一个节目是《山间来了个老货郎》,一上台就得到了观众欢迎,大受鼓励。特别高兴,有人认可我,我就学得更认真了。”

改练芭蕾 用120斤的杠铃压肩

“荷叶化只船,荷梗化蒿杆,白氏中舱站,青儿把挠扳……”谢惠仁深爱着竹琴,采访中说到兴起时,各种唱段他信手拈来。这都归功于他对竹琴的认真。那时,他每天跟着杨庆文到五一茶社演出,因为爱好,深钻苦研。

但好景不长,1966年,成都市曲艺团解散,谢惠仁被分派到成都市歌舞团,演歌剧、演样板戏。为了演出,谢惠仁20多岁再学芭蕾舞,其中的难度可见一斑。“芭蕾舞是残酷而美丽的艺术,别人都是从小学开始练,我那时候筋都硬了。好在我练过体育,学过武术,还有点童子功,很快就掌握了芭蕾舞的很多技巧。”

谢惠仁说得容易,但为了达到芭蕾舞最基本开胯动作,他用120斤重的杠铃压肩膀,腿紧抵着墙,一个星期,硬生生地达到要求。“好痛,真的好痛!但有付出才有回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这样,谢惠仁从平民、反派一路演来,不断努力,终于从跑龙套一直演到比较重要的角色。

那时他每天和文艺宣传队四处慰问演出。但芭蕾舞对形体有要求,慢慢地,谢惠仁意识到自己的芭蕾舞生涯即将结束,“芭蕾舞我很刚的!学习芭蕾的过程,身段、节拍等东西学习了不少,这些东西我一直没忘,对竹琴也特别有帮助。”不能跳芭蕾舞也不能演竹琴,他又开始跟着同事学二胡。

一个不识谱的人,开始学习简谱和五线谱,难度可想而知。“从最基本的哆嗦哆开始。”他每天花8小时刻苦练习,“大冬天也坚持在院坝头练,手指拉出死茧,剪了,变成嫩肉,接着拉。”这样的努力换来技艺的突飞猛进,一年以后,谢惠仁可以演奏《赛马》,也是这一年的学习,让他学会了很多乐理知识,也给以后的竹琴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后来,谢惠仁还学会了金钱板、相声等曲艺。“我们那时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就是有这么大的韧劲。”他总结,“艺术有它的个性,也有共性,不管什么艺术,都在表演里头,都是让人观赏的。我学的这些对我的竹琴都有用。逗、弹、唱、演,这些基本功造就了我现在的东西。”

跳完霹雳舞唱竹琴

赢得观众九回巴巴掌

1978年,改革开放大潮初起,谢惠仁迎来自己竹琴生涯的“春天”。这时候,谢惠仁重新“出山”,再次追随竹琴老艺人杨庆文学起最拿手、也最喜欢的四川竹琴。“这是我竹琴艺术的第二次上台。”

当时,四川曲艺界举行了一场文艺比赛,谢惠仁抱着竹琴唱了一段传统节目,荣获二等奖。“这次得奖,把我的积极性又调度起来了。”再次登台,谢惠仁受到观众欢迎,“这也让我更加热爱四川竹琴。”

那时候学习四川竹琴说唱艺术,没有固定成文的音符乐理,只能凭老师“口传心授”,一句一句来。拿谢惠仁最拿手的《包公案》来说,几十分钟一场戏,需要一人分饰多角。包公是扯开嗓子花脸腔,香莲又要细声细气唱青衣,要学下来一段戏真是不容易。

“大概是1983年,邓丽君的歌曲进入成都,又从日本传来了‘饭盒子录音机’”。这给了正在唱竹琴的谢惠仁启发,“我也可以边录音边学习呀!”攒了好几个月工资,他如愿以偿买到一台录音机和几盒空白录音带,边录边学,反复练习。“后来为了逐句逐段练习,我又狠心买了一台‘饭盒子录音机’,两个机子对录,方便了不少。”

因为有这个妙招,谢惠仁不仅学习了竹琴,又“如饥似渴”地学习了全国各地的兄弟剧种和地方曲艺。博采众家之长,四川竹琴表演中的表现力在他那里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没过几年,《水漫金山》、《包公案》、《三英战吕布》等高难度的桥段,成为他独门的拿手好戏,所到之处大受欢迎。

然而,随着流行歌曲的兴起,四川竹琴这门“老腔老调”的曲艺变得余音渐稀,越发没有“粉丝”群。有一次和师傅去金堂演出,师徒两人相继被观众的嘘声轰下台,“心头好气哦!”但这次的经历,对谢惠仁接下来的艺术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开始反省:竹琴到底应该怎么变革,才能迎合观众的现在审美?一门艺术到底怎么样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他开始在四川竹琴上下工夫、动脑筋。上台演出,从规规矩矩的扮相到穿上奇装异服,不断借鉴兄弟剧种和姊妹曲艺艺术,并运用乐理知识给四川竹琴加上很多富有旋律的唱腔。

“那时候流行霹雳舞,竹琴不受大家喜欢,领导就让我上台跳霹雳舞,我那个时候跳得有点好,但我有个要求,跳完得唱竹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谢惠仁眼中闪着光芒,“我有芭蕾舞的基础,有二胡的乐感,我唱竹琴,不是一板一眼的唱,唱得有旋律,再加上动作表演,而且年轻气盛,嗓子又好。大家很认可我的演出,霹雳舞和竹琴都很受欢迎。后来再上台,不可能遭轰下来。有回在音乐学校演出,一个节目我吃了九道巴巴掌!你说要不要得嘛!”

封面新闻记者荀超

摄影黄芯瑜实习生李林涛

名家档案

谢惠仁,1945年生,成都人。1964年拜师著名四川竹琴艺人杨庆文,国家二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四川竹琴”、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谢惠仁擅长一人分饰多角表演,除了传统的唱、念、打,还开创螃蟹步等舞蹈动作,亦唱亦演的新式竹琴大受欢迎。代表作有《水漫金山》、《包公案》、《三英战吕布》、《成都美》、《成都美前传》等。张艺谋拍摄的《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中,就有谢惠仁四川竹琴的声音。已故著名导演凌子风的电影《狂》,采用谢惠仁的四川竹琴作为电影配乐。

新闻推荐

看似正常的大客车行李舱内藏了个大活人

一名驾驶员藏在行李舱内。13日,记者从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高速公路六支队获悉,近日,一辆从广东东莞开往西昌的超载...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四川竹琴谢惠仁 江湖旧琴客 一直是潮男)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