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心、徐可意的表现明显超过对手一截摄影 王丽福
“双11”并非全民“剁手”的日子,就在11月11日这一天,为期两天的2018年全国花样游泳(U系列)俱乐部赛在山东烟台落下帷幕,来自四川新辰体育艺术学校的4名小选手一举夺得7—9岁业余组的6项冠军,惊艳全场。这是继蒋文文、蒋婷婷之后,四川花样游泳再次让人看到了希望。然而据记者昨天了解,这几位花游运动的希望之星却面临被挖角的危险,未来她们能否留在成都、留在四川还是个疑问。
跨界参赛 “游击队”打败“正规军”
本次比赛是国内首次分年龄组、跨专业度的花样游泳俱乐部国家级赛事,是选拔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比赛首次允许民间体育学校、俱乐部等非体制内社会团体组队参赛,以更加广泛地选拔人才,新辰体育的4名小运动员因此得以在国内最高等级的花游赛场一展身姿。比赛中,由徐可心、徐可意、朱志林、安斯嘉组成的新辰体育队共夺得儿童组基本姿势、50米专项游、100米仰蛙、女子单人自由自选、混合双人自由自选以及女子双人自由自选6个项目的金牌,其中双胞胎姐妹徐可心、徐可意拿下了全队6枚金牌中的5金,成为全场最引人瞩目的小明星。两位混双选手朱志林和安斯嘉同样表现惊艳,以大比分领先对手夺冠,新辰体育队的成绩甚至比很多地方专业队的选手还要出色,因此被戏称为“游击队”打败了“正规军”。
赛场奇景 徐氏姐妹遭遇围观
大家都知道,蒋文文、蒋婷婷姐妹是四川花样游泳的代表性人物,巧合的是徐可心、徐可意的教练李新双恰好也曾是蒋氏姐妹的启蒙教练。按照李新双的说法,徐氏姐妹的身体条件比当年的蒋氏姐妹还要好,她们4岁开始学游泳,8岁就拿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如果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未来的成就应该不会在文婷姐妹之下。
从这次比赛也可以看出,徐可心、徐可意的双人自由自选夺冠成绩超出第二名7分以上,在花游项目上这样巨大的差距完全可以被视为碾压式胜利。比赛现场有一个很有趣的细节:当徐可心、徐可意结束比赛后,同组其他选手——包括家长们,全都围在两姐妹身后,和她们一起等待成绩揭晓——他们要看看水平这么高的选手会得到什么样的分数。李新双表示,新辰体育参赛的4名选手都表现出了明显高出其他对手一截的实力,不光是技术水平,音乐、节目编排等也全面领先,“儿童组不少选手的参赛音乐还是儿歌,而我们已经采用了正式比赛曲目,立意上就要高出一大截,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多方挖角 希望之星前路难测
4名小选手一战成名后,立即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各种挖角也随之而来。李新双告诉记者,赛后她的电话几乎被打成热线,还有不少地方队的教练或俱乐部老总亲自找上门来,希望引进这几名队员,特别是大放异彩的徐可心、徐可意姐妹,他们开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优厚。作为四川花样游泳的前辈,李新双很希望自己培养的队员能留在四川,但各队的热情让她感到难以招架,而孩子们的家长对此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犹豫。
徐氏姐妹的父母都曾是四川游泳队运动员,父亲徐刚还入选过国家队,谈到女儿被各方挖角的问题时徐刚表示,待遇什么的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能不能让孩子全面发展。作为曾经的运动员,他很希望女儿能继承衣钵,有朝一日站在国际大赛的领奖台上,但作为父亲他也深知这条路并不好走,“我们吃过读书少的亏,所以希望孩子能一边学习一边训练,不想她们走那种老体校式的培养模式。”问题是,如果不走“老路”,就很可能进不了专业队,最终也很难再有提高。
在专业人士看来,以徐氏姐妹的成绩和实力,进入专业队完全没有问题,然而专业队一般采用传统的封闭式训练模式,文化学习很难兼顾,这正是徐刚所不能接受的。他们曾向圈内人士咨询过可否采用走读模式,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这种先例。“其实国外运动员都是一边读书一边训练,这样两边都不耽误,而我们的运动员一旦出不了成绩,文化学习也被耽误,将来就很难有所作为了。”徐刚担心的是,新辰毕竟是民间学校,随着女儿的成长,教练水平肯定会逐渐跟不上,到时候如果不能进入更高等级的专业队,恐怕就只有放弃花游了。因此,如果现在有其他地方队能提供更好的条件,满足孩子读书和训练的要求,或许离开家乡就是更好的选择。但若真到这一步,对四川花样游泳运动的发展而言无疑将是一大损失。
新闻观察
举国体制更需要“举国一致”
中国体育最大的特色无疑是举国体制,即调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和力量集中选拔培养优秀运动员。这种方式保证了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英国、日本等国借鉴,其积极意义是非常明显的。
不过,举国体制也并不完美,其主要弊端之一就是很难真正做到“举国一致”。就目前而言,竞技体育发展基本只在“体制内”。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民间体育学校、俱乐部如何与传统体制下的体校、省市专业队融合发展?这是一个很难突破的瓶颈。徐氏姐妹面临的问题其实并非个例。简单地说,举国体制运行了几十年,早已形成一套固定模式,人才培养、输送自成体系,与民间性质的体育学校、俱乐部泾渭分明,相互之间人才流动颇为不易。
很多运动队的教练以及项目管理中心负责人感叹人才难寻,优秀苗子培养不易,但同时却又因种种原因将优秀人才拒之门外,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以中国之大,人才绝对不会缺乏,缺的只是顺畅的成长通道。我们希望看到的是,绝大多数优秀运动员都能得到代表省(区)市甚至国家比赛的机会,不因他的身份是否符合要求而失去为国效力的机会。
实际上,举国体制发展到今天,一些弊端已经比较明显了,尤其是运动员选才难、出口难等几乎已成痼疾,这已严重制约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民间体育俱乐部日益成长,其力量不容忽视。以在此次全国赛上取得出色成绩的新辰体育为例,该校有21年的花样游泳教学经验,拥有十余人的音乐、舞蹈、体能、医疗团队,下一步还将从日本、俄罗斯聘请高水平教练,在花游基础培训方面并不比专业队逊色多少。显然,加强与这样的民间团队合作,将是对中国体育发展的有力助推,也符合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要求。
应该看到,近年来中国体育改革的种种举措大多以打破体制藩篱、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为目标,这表明中国体育的管理者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然而改革毕竟任重道远,体制融合并非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我们所能希望的,是举国体制有一天能真正成为“举国一致”,让更多的“蒋氏姐妹”“徐氏姐妹”站在竞技体育的最高舞台,让愿意为国效力的人都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本组稿件由记者 肖竹 采写
新闻推荐
10月底至今,政策利好不断,相关川股或将因此上演一出出好戏。分析认为,一系列政策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将改善环保公司现金流...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