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课堂
冒雨站在水池里坚持绘画
在“星空梯”合影
“彩虹桥”
九月初,四川文理学院美术馆前,一片忙碌。为给即将到来的新生带来“彩虹桥”“星空梯”礼物,一群美院学子顶着烈日赶工,有的踩在水里作画,有的光着脚趴在木板桥上作画,四天下来,衣服被各色颜料染花。
美术馆前的步梯曾多次用作开幕式活动场地,在其立面上画画,将其打造成景点,是邓旭最初的设想。邓旭是四川文理学院美术馆馆长、515艺术创窟驻会学术主持,一次去厦门文旅区参观时受到启发,认为可以利用网络文化打造城市景观,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艺术。这一构想得到了美术馆同学们和学校团委的支持。
9月8日是绘制的第一天,刚读大三的吕静是此次绘制活动的学生负责人,被同学们笑称是画场的“包工头”。从前期设计到绘制,再到最后的保存,吕静都参与其中。由于经费有限,吕静便货比三家,算好每一种颜色的耗费,最终成品下来,颜料几乎是零浪费。
谈起绘制“彩虹桥”,彭雯琦感触颇深。因为木桥三面环水,左右又各自设有高于桥面约30厘米的直角木桩立块,较之平面绘制,这无疑增加了难度。加之桥面比起学子们平时作画用的画布大了几倍,人只得蹲在桥面埋头作画。“为了保证呈现出来的效果完美,不被踩踏,同学们都是光脚上板。”彭雯琦说,“桥边缘地带铺色不便,很多女生都是踩在池子里,池底的青苔很容易让人摔跤。”
而一旁的“星空梯”绘制更是不易。四天里,同学们经常是从早上8点到中午12点顶着烈日作画,中午就坐在美术馆门口吃饭,太热了,便躲在树荫下小憩一会。
“那两天天气阴晴不定,有时候早上还是烈日,一会儿就下起雨来。”覃婷婷说,一下雨,人就要连忙往教学楼里跑。人能躲,画却躲不了,未干的颜料会被冲淡。
除了天时,人和更为重要。要把梵高这幅星空画完整呈现在步梯上,从打型到上色都是难点。
邓旭是这次活动的带队老师。据他介绍,“星空梯”由于体型大,人站在梯子上难以感受到整体感,怎么打型、在哪打型,都需要有人一直在旁指挥。为了绘制好这幅梵高名画,参与的同学们建了一个微信群,群内时常传递一些“星空”局部的分析以及对细节的解读。
“彩虹桥”“星空梯”所用的丙烯本来是防水性好的颜料,连下几天雨被泡软,踩上去就会掉色。在新生到来前最后一天,同学们慌忙四处请教,最后在成品上涂了一层透明防水清漆才终得以保存。
完成后的“彩虹桥”“星空梯”一时成了网红,校内学子几乎人人都会来此“打卡”,就连新生也感叹,终于成为了“别人家的大学”。不仅如此,此地也被师生们当作教学之地使用。“上周有一对文理学院的学生情侣就在这里完成了他们庆典策划的课程作业,花篮烟花都备齐了,还以为是求婚现场呢!”一位同学向记者介绍道。
不久前,在“星空梯”下,邓旭老师为同学们上了浪漫的一堂课。“彩虹桥”“星空梯”投入使用后,很多市民和中小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来此参观,这让邓旭和同学们很高兴,特别有成就感。
除了校内,达城各处还留下了文理学院师生用自身技艺服务地方的印记,比如大北街的文人石碑等。“巴山大剧院曾联系我们,想让同学们去画面对凤凰大道那面大梯子,预算得几十万元,没成行。”
城市不只是建设大景观,微观改变也能体现城市温度。“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去!”参与绘制“彩虹桥”“星空梯”的覃婷婷坚定地说道。
□本报记者 戴静文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新华社成都10月25日电(记者胡旭)24日,一款名为“设备仪器贷”的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在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发布。...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